《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强化训练》是2010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强化训练
- 页数:101页
-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 装帧:平装
- 丛书名:蓝皮语文系列
- 读者对象:11-14岁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43552005
条形码: 9787543552005
尺寸: 25.4 x 17.8 x 0.6 cm
重量: 259 g
内容简介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强化训练(第3次修订)》按照新课程标準和课改的要求,根据近年来中考的新趋势,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名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同学们每天都可以利用简短的时间来练习一篇,书后附有详细的解析和参考译文,方便同学们自练自测。
目录
第一编 文言文文本阅读
阅读导航
第一节 考点解读
第二节 命题範围
第三节 文言文命题的特点
第四节 重点知识
第五节 解题技巧
真题演练
课内文言文文本
训练1 爱莲说
训练2
训练3
训练4
训练5
训练6
训练7
训练8
训练9
训练10
训练11
训练12
训练13
训练14 桃花源记
训练15 醉翁亭记
训练16
训练17
训练18
训练19 口技(节 选)
训练20
训练21
训练22
训练23 醉翁亭记(节 选)
训练24 与朱元思书
训练25 送东阳马生序(节 选)
训练26 唐雎不辱使命(节 选)
训练27 活板
训练28 活板
训练29 马说
训练30 捕蛇者说(节 选)
训练31 岳阳楼记(节 选)
训练32 小石潭记(节 选)
训练33 桃花源记(节 选)
训练34 桃花源记(节 选)
训练35 记承天寺夜游
训练36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训练37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训练38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训练39 陈涉世家(节 选)
训练40 愚公移山(节 选)
训练41 曹刿论战
训练42 曹刿论战
训练43 出师表(节 选)
训练44 隆中对(节 选)
训练45 唐雎不辱使命(节 选)
训练46 鱼我所欲也(节 选)
训练4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外阅读文本
训练1
训练2
训练3 汉明帝尊师
训练4
训练5
训练6
训练7
训练8
训练9
训练10
训练11
训练12
训练13
训练14
训练15 能言之鸭
训练16
训练17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训练18
训练19 锦石滩
训练20
训练21 进士不读《史记》
训练22 扁鹊投石
训练23 私心
训练24 燕昭王招贤
训练25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节 选)
对比阅读文本
训练1
训练2
训练3
训练4
训练5 爱莲说
与朱元思书
训练6
训练7
训练8【甲】口技
【乙】乔山人善琴
训练9
训练10
训练11【甲】出师表
【乙】诸葛亮言家事
训练12
训练13
训练14
训练15
训练16
训练17【甲】孙权劝学
【乙】诫子书
训练18【甲】乐羊子妻
【乙】何岳得金不昧
训练19
训练20【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 选)
【乙】医扁鹊见秦王
训练21
训练22
训练23
训练24
训练25
训练26
训练27
训练28
训练29
训练30
训练31【甲】晏子使楚
【乙】晏子辞千金
训练32
训练33
训练34
训练35
训练36
训练37【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纳言
训练38
训练39
第二编 古诗词文本鉴赏
阅读导航
第一节 考点解读
第二节 命题範围
第三节 命题特点
第四节 重点知识
第五节 解题技巧
真题演练
训练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训练2 春光好
训练3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训练4 饮酒(其五)
训练5 江城子·密州出猎
训练6 过零丁洋
训练7 城南
训练8 天净沙·秋思
训练9 次北固山下
训练10 新柳
训练11
训练12湖上
训练13 江城子·密州出猎
训练14 竹石
训练15 汉江临泛
训练16 西江月
训练17 渔家傲·秋思
训练18
训练19 望岳
训练20 菊
训练21
训练22 登高
训练23 滁州西涧
训练24 春日偶成
训练25 村晚
训练26 雨过山村
训练2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训练28 夏意
训练29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
训练30 西江月
训练31 菊花
训练32 饮酒(其五)
训练33 夜雨寄北
训练3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训练3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训练36 赋得暮雨送李曹
训练37 兰溪棹歌
训练38 春游湖
训练39 春望
训练40 竹枝词二首(其一)
训练41 江畔独步寻花
训练42 山中留客
训练43 过故人庄
训练44 观沧海
训练45 登岳阳楼
训练46 渔家傲·秋思
训练47 行路难
训练48 使至塞上
训练49【甲】沁园春·雪(节 选)
【乙】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
孙叔敖纳言
原文
贾谊 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译文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弔丧,莫不是有什幺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意见),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您说的太好了,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