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

(2019-09-13 04:18:56) 百科综合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

过去二十年,念珠菌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

ICU患者对其高度易感,但目前尚无可靠预测和检测早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实验室标记物。未及时治疗的念珠菌菌血症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8%,英国Schelenz总结了ICU患者念珠菌病的治疗策略(J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8,61:S1,i31)。
一旦念珠菌自血流中分离或侵袭性念珠菌病被确诊,应及早(48小时以内)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多数ICU患者(87%~98%)可出现血管内原位念珠菌菌血症,应及时清除。由于不能预测感染併发症,所以对血培养阳性的无症状患者应予治疗。
选择抗真菌药物的两个依据是菌种及其药物敏感性和患者个体差异。已确诊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依据菌种和宿主因素治疗。若菌种尚未鉴定,应选用一线抗真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对于无多器官衰竭和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可选用氟康唑,而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已知有耐氟康唑菌株定植的患者,可选用广谱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广谱抗真菌药可少量穿过血脑和血眼屏障,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真菌性眼内炎。
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预防性套用氟康唑可显着减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生风险,但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预防用抗真菌药的效果尚不明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