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文版Pro/ENGINEER WildFire基础教程

(2019-08-12 19:08:39) 百科综合
中文版Pro/ENGINEER WildFire基础教程

中文版Pro/ENGINEER WildFire基础教程

《中文版Pro/ENGINEERWildFire基础教程》是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利剑。本书主要介绍有关曲面和零件设计、机械仿真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Pro/ENGINEER WildFire的新增功能,创建及修改特徵的方法,以及曲面製作、零件设计、机械仿真等的基本方法及套用技巧等。

基本介绍

  • 书名:中文版Pro/ENGINEER WildFire基础教程
  • 作者:郝利剑
  • ISBN:9787302080367
  • 定价:32元
  • 出版时间:2005-7-27
  • 装帧:平装
  • 印次:1-2

图书简介

Pro/ENGINEER是由美国PTC公司开发的顶级三维设计分析软体,其功能模组涵盖了整个机械工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全书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套用实例,使读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实例学以致用,不仅可以快速掌握Pro/ENGINEER WildFire软体的基本操作,而且为进一步提高设计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翔实,知识全面,设计实例简单明了,可读性强,适合电子、机械、模具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工程设计人员使用,同时本书也适合作为工科院校CAD/CAM设计的教材和参考书。

图书前言

Pro/ENGINEER自从由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3D CAD/CAM套用软体,广泛套用于工业设计、机械、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外观设计、家电和通信等领域。Pro/ENGINEER集零件设计、产品装配、管路设计、钣金设计、模具设计、电路设计、製造加工、机械仿真与有限元分析、应力分析、产品资料库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由于套用範围相当广泛,要求工程师完全精通是不现实的,最佳方式是按照实际使用要求,学习适用的模组。
Pro/ENGINEER最新的版本是Pro/ENGINEER WildFire版,相对于Pro/ENGINEER以前的所有版本,WildFire版在使用方式和操作界面上的变化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为了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精力熟悉新的界面和掌握新的操作方式,笔者编写了这本书,主要讲解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进行曲面和零件设计、机械动力学仿真实验的操作技巧,适合Pro/ENGINEERWildFire的初学者阅读使用。本书不仅在开篇就对最基本的或改变最明显的部分进行了精炼的描述,而且在全书的讲解过程中都将WildFire版新颖而简洁的操作步骤和精彩实用的实例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零件设计技术快速提高的同时迅速熟悉这些界面并沉浸在由WildFire版新界面所带来的工作效率显着提高的惊喜之中!
本书共分为12章,主题包括实体特徵、曲面特徵、机械仿真等,内容充实并配有大量图例。第1章简介Pro/ENGINEER系统的特色及Wildfire版的新增功能。第2章介绍草绘截面的设计基础,详细描述各项功能。第3章介绍各种基準特徵的建立方式,包括基準面、基準轴、基準坐标、基準曲线、基準点等,其中基準曲线是建立曲面的重要方式,希望读者能掌握所有产生曲线的方式。第4章介绍零件实体的设计,这是3D CAD中最为常用的基础。第5章介绍进阶实体特徵的设计,即针对複杂零件实体的创建。第6章介绍倒角特徵的创建方法,这是产品製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第7章介绍实体特徵的扩展,包括孔、筋、拔模、抽壳等特徵的介绍。第8章介绍修饰特徵,如螺纹、草绘修饰及凹槽。第9章介绍曲面特徵,它可以协助模型设计,使产品外形更富变化。第10章介绍零件的修改,包括重定义、重排序、重定参照、删除、隐含和恢复等特徵,使零件得到进一步修改而更加符合设计。第11章介绍零件设计的辅助功能,包括複製、用户自定义、解决特徵失败、模型树的使用,从而更加简化设计。第12章介绍机械仿真设计,包括机械装置的零件设计、组装、设定及仿真结果的分析和保存,使设计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零件在机械装置中的运动情况,并且通过仿真演示进行验证分析。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简介 1
1.1 新增功能 1
1.2 Pro/ENGINEER WildFire用户界面 4
1.2.1 选单栏 4
1.2.2 工具列 12
1.2.3 特徵工具列 13
1.2.4 命令提示栏 14
1.2.5 导航器 14
1.2.6 浏览器 15
1.2.7 特徵定义栏 15
1.3 Pro/ENGINEER WildFire机械仿真 15
1.4 本章小结 17
第2章 草绘截面设计 18
2.1 截面的有关概念 18
2.2 绘製截面的界面和工具介绍 19
2.2.1 工具列 20
2.2.2 特徵工具列 20
2.2.3 选单栏 22
2.3 设计草绘截面 22
2.3.1 绘製和编辑点、直线和矩形 23
2.3.2 绘製圆、椭圆与圆弧 24
2.3.3 绘製曲线 26
2.3.4 绘製文本 29
2.3.5 截面图元的缩放旋转与複製 30
2.4 尺寸标注和修改截面图形 31
2.4.1 尺寸标注 31
2.4.2 修改尺寸 34
2.4.3 修改约束条件 36
2.4.4 修剪截面图元 38
2.5 草绘截面综合设计实例 39
2.6 目的管理器 43
2.7 本章小结 44
2.8 练习 44
第3章 基準特徵 46
3.1 基準特徵的功能按钮 46
3.2 基準平面 47
3.2.1 建立基準平面 48
3.2.2 创建基準平面实例 50
3.2.3 修改基準平面 53
3.3 基準坐标系 54
3.3.1 基準坐标系的3种表示方法 54
3.3.2 设定基準坐标系的参数 54
3.3.3 建立基準坐标系实例 55
3.4 基準点 56
3.5 基準曲线 59
3.5.1 创建基準曲线的方法 59
3.5.2 基準曲线实例 62
3.6 基準轴 63
3.6.1 建立基準轴 63
3.6.2 建立基準轴实例 64
3.7 本章小结 65
3.8 练习 66
第4章 建立基础实体特徵 67
4.1 拉伸建模 67
4.1.1 拉伸建模的思想 67
4.1.2 拉伸使用方法 68
4.2 旋转建模 77
4.3 实体特徵的阵列 79
4.3.1 阵列类型 80
4.3.2 阵列选项 80
4.3.3 尺寸阵列 82
4.3.4 参照阵列 88
4.3.5 旋转阵列 90
4.4 複製实体特徵 94
4.4.1 複製方法 94
4.4.2 新参照複製 95
4.4.3 移动複製 98
4.4.4 镜像複製 101
4.5 零件镜像 102
4.5.1 零件镜像操作 102
4.5.2 零件镜像实例 104
4.6 本章小结 105
4.7 练习 106
第5章 实体特徵创建进阶 108
5.1 扫描特徵 108
5.1.1 恆定截面扫描特徵 109
5.1.2 可变截面扫描特徵 115
5.2 混合特徵 118
5.2.1 混合特徵的分类 118
5.2.2 特殊的混合特徵实例 126
5.3 扫描混合特徵 128
5.4 本章小结 130
5.5 练习 130
第6章 倒角特徵 132
6.1 倒直角特徵 132
6.1.1 边倒角特徵 132
6.1.2 拐角倒角特徵 141
6.2 倒圆角特徵 142
6.2.1 倒圆角的类型 143
6.2.2 倒圆角特徵选项设定 143
6.2.3 倒圆角实例 147
6.3 本章小结 150
6.4 练习 150
第7章 实体特徵扩展 151
7.1 孔特徵 151
7.1.1 创建孔特徵 152
7.1.2 创建孔特徵实例 156
7.2 筋特徵 160
7.2.1 筋的分类 160
7.2.2 创建筋特徵 161
7.2.3 筋特徵的实例 162
7.3 拔模特徵 165
7.3.1 拔模特徵的分类 165
7.3.2 创建拔模特徵 167
7.3.3 拔模特徵实例 171
7.4 抽壳特徵工具 177
7.4.1 创建抽壳特徵 177
7.4.2 抽壳特徵实例 178
7.5 本章小结 180
7.6 练习 180
第8章 修饰特徵 182
8.1 螺纹特徵 182
8.1.1 创建螺纹特徵 182
8.1.2 创建螺纹特徵实例 185
8.2 草绘修饰特徵 188
8.2.1 创建草绘修饰特徵 188
8.2.2 草绘修饰特徵实例 190
8.3 创建凹槽特徵 191
8.4 本章小结 193
8.5 练习 193
第9章 设计曲面特徵 194
9.1 曲面特徵的设计与操作 194
9.1.1 合併曲面 195
9.1.2 修剪曲面 198
9.1.3 曲面延伸 203
9.1.4 曲面相交 208
9.1.5 複製曲面 210
9.1.6 曲面移动 212
9.1.7 曲面镜像 215
9.1.8 曲面加厚 218
9.2 曲面的边界混合 221
9.2.1 曲面的边界混合基础 221
9.2.2 边界混合实例 225
9.3 曲面特徵综合实例 227
9.4 本章小结 231
9.5 练习 231
第10章 零件设计的修改 233
10.1 特徵之间的关係 233
10.1.1 特徵的概念 233
10.1.2 特徵之间的关係 234
10.1.3 查看特徵关係的工具 236
10.2 特徵的重定义 238
10.3 特徵的重排序 245
10.3.1 插入新特徵 246
10.3.2 特徵顺序调整 248
10.3.3 查看特徵顺序的工具 255
10.4 重定参照特徵 256
10.5 删除、隐含和恢复特徵 261
10.5.1 特徵的删除 261
10.5.2 隐含特徵 263
10.5.3 恢复隐含特徵 265
10.6 本章小结 269
10.7 练习 269
第11章 零件设计的辅助工具 271
11.1 特徵的複製 271
11.1.1 镜像複製特徵 271
11.1.2 不同参照複製特徵 273
11.1.3 相同参照複製特徵 275
11.1.4 移动複製特徵 276
11.1.5 複製特徵实例 277
11.2 套用UDF 284
11.2.1 创建UDF 284
11.2.2 放置UDF 287
11.3 解决特徵失败 298
11.3.1 【诊断失败】视窗 299
11.3.2 【求解特徵】选单管理器 299
11.4 使用模型树 301
11.5 本章小结 304
11.6 练习 304
第12章 机械仿真设计 305
12.1 机械仿真简述 305
12.2 机械仿真基础知识 306
12.3 机械仿真的套用实例 324
12.3.1 创建零件模型 325
12.3.2 组装机械装置 333
12.3.3 设定机械仿真 340
12.3.4 机械仿真结果分析及保存 342
12.4 本章小结 346
12.5 练习 346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