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文版AutoCAD工程製图(2005版)

(2019-10-06 21:22:47) 百科综合
中文版AutoCAD工程製图(2005版)

中文版AutoCAD工程製图(2005版)

《中文版AutoCAD工程製图(2005版)》是工业大学出版的图书,ISBN是9787302094357

基本介绍

  • 书名:中文版AutoCAD工程製图(2005版)
  • 作者:崔洪斌
  • ISBN:9787302094357
  • 定价:29.8元
  • 出版社: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12-28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印次:1-3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翔实地介绍了使用AutoCAD2005进行工程製图的方法。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2005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绘製与编辑二维图形、图层操作、图形显示控制、精确绘图、填充图案、标注文字、标注尺寸、创建表格、创建块与属性、各种绘图工具、列印图形、三维绘图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创建和编辑三维模型、创建複杂实体模型以及渲染等。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工程设计中常用的AutoCAD命令与操作,并安排有多个综合性的工程製图套用实例。此外,每章还配有习题。习题一般由选择题、上机练习题等组成。选择题有助于学生和自学者对所介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机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和自学者的绘图效率与技能。

图书前言

AutoCAD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 最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软体包之一。由于AutoCAD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AutoCAD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近20次的升级,从而使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如今,AutoCAD已广泛套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土木工程、冶金、农业气象、纺织、轻工等领域,我国许多院校的相关专业将AutoCAD作为重点介绍的CAD套用软体之一。
Autodesk公司于2004年推出了AutoCAD的最新产品——AutoCAD 2005。为了使广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儘快掌握该软体,本人在多年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书。本书全面翔实地介绍了AutoCAD 2005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可以使读者快速、全面地掌握AutoCAD 2005,并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套用之目的。概括起来,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在每一章的开始概要说明了本章将介绍的内容,使学习者做到心中有数;介绍每一个AutoCAD命令时,首先介绍此命令的功能、执行该命令的方式,然后介绍命令执行过程,介绍过程中配有插图给予说明;在各章的最后还有对应的小结,总结本章介绍的内容,前后呼应,系统性强。
按照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製图的方法与顺序,从基本绘图设定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使用AutoCAD 2005进行工程製图的操作步骤、绘图技巧,并在各章配有精心选择的套用实例,这些实例既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每一章最后提供有习题。习题包括选择题、上机习题等部分。这些习题紧扣该章介绍的内容。通过完成选择题,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本章介绍的基本概念;通过上机练习完成各绘图习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绘图效率与技能。
本书共分15章,第1章介绍AutoCAD的发展及特点;第2章介绍AutoCAD 2005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第3、4章分别介绍二维绘图、二维编辑功能;第5章介绍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第6章介绍图形显示控制及常用精确绘图工具;第7章介绍绘製、编辑複杂图形对象方面的内容;第8章介绍图案填充;第9章介绍文字标注、创建表格;第10章介绍尺寸标注;第11章介绍块与属性的概念与操作;第12章介绍AutoCAD 2005提供的高级工具,如设计中心、特性选项板、工具选项板,以及样板档案、图形数据查询、图形列印等;第13章介绍三维绘图基础;第14章介绍创建表面模型、实体模型;第15章介绍三维编辑、创建複杂实体模型、渲染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AutoCAD发展历史 1
1.2 AutoCAD 2005的主要功能 2
1.3 本章小结 4
1.4 习题 5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 6
2.1 安装、启动AutoCAD 2005 6
2.1.1 AutoCAD 2005的系统需求 6
2.1.2 安装与启动AutoCAD 2005 7
2.2 AutoCAD 2005的工作界面 8
2.3 AutoCAD命令 11
2.3.1 执行AutoCAD命令的方式 11
2.3.2 透明命令 11
2.4 图形档案管理 12
2.4.1 创建新图形 12
2.4.2 打开图形 13
2.4.3 保存图形 13
2.5 点的确定方式 14
2.5.1 绝对坐标 15
2.5.2 相对坐标 16
2.6 绘图基本设定与操作 16
2.6.1 设定绘图界限 16
2.6.2 设定绘图单位 17
2.6.3 设定绘图环境 19
2.6.4 系统变数 21
2.6.5 绘图视窗与文本视窗的切换 21
2.7 帮助 22
2.8 本章小结 23
2.9 习题 23
第3章 绘基本二维图形 26
3.1 绘线 26
3.1.1 绘直线 26
3.1.2 绘射线 28
3.1.3 绘构造线 29
3.2 绘矩形和等边多边形 31
3.2.1 绘矩形 31
3.2.2 绘等边多边形 33
3.3 绘曲线 35
3.3.1 绘圆 35
3.3.2 绘圆环 38
3.3.3 绘圆弧 39
3.3.4 绘椭圆和椭圆弧 43
3.4 绘点 45
3.4.1 绘点 46
3.4.2 设定点的样式与大小 46
3.4.3 绘定数等分点 47
3.4.4 绘定距等分点 47
3.5 本章小结 49
3.6 习题 49
第4章 编辑图形 52
4.1 选择对象 52
4.2 删除对象 55
4.3 移动对象 56
4.4 複製对象 57
4.5 旋转对象 57
4.6 缩放对象 59
4.7 偏移对象 60
4.8 镜像对象 61
4.9 阵列对象 62
4.10 拉伸对象 65
4.11 修改对象的长度 67
4.12 修剪对象 69
4.13 延伸对象 71
4.14 对齐对象 73
4.15 打断对象 74
4.16 倒角 75
4.17 创建圆角 77
4.18 利用夹点功能编辑图形 79
4.19 套用实例 82
4.20 本章小结 87
4.21 习题 87
第5章 线型、线宽、颜色及图层 90
5.1 线型、线宽、颜色和图层的基本概念 90
5.1.1 线型 90
5.1.2 线宽 92
5.1.3 颜色 92
5.1.4 图层 92
5.2 线型设定 93
5.3 线宽设定 95
5.4 颜色设定 96
5.5 图层管理 97
5.6 “对象特性”工具列 102
5.7 套用实例 103
5.8 本章小结 105
5.9 习题 106
第6章 图形显示控制、精确绘图 108
6.1 图形显示缩放 108
6.1.1 利用ZOOM命令实现缩放 108
6.1.2 快速缩放 111
6.2 图形显示移动 112
6.3 栅格捕捉、栅格显示 113
6.4 正交功能 114
6.5 对象捕捉 115
6.6 自动对象捕捉 120
6.7 极轴追蹤 121
6.8 对象捕捉追蹤 123
6.9 套用实例 124
6.10 本章小结 129
6.11 习题 129
第7章 绘製、编辑複杂图形对象 132
7.1 绘製、编辑多段线 132
7.1.1 绘多段线 132
7.1.2 编辑多段线 136
7.2 绘製、编辑样条曲线 141
7.2.1 绘样条曲线 141
7.2.2 编辑样条曲线 143
7.3 绘製、编辑多线 147
7.3.1 绘多线 147
7.3.2 定义多线样式 148
7.3.3 编辑多线 150
7.4 套用实例 152
7.5 本章小结 155
7.6 习题 155
第8章 填充与编辑图案 157
8.1 填充图案 157
8.2 编辑图案 163
8.2.1 利用对话框编辑图案 163
8.2.2 利用夹点功能编辑填充图案 164
8.3 套用实例 165
8.4 本章小结 166
8.5 习题 167
第9章 标注文字、创建表格 168
9.1 定义文字样式 168
9.2 标注文字 172
9.2.1 用DTEXT命令标注文字 172
9.2.2 利用文字编辑器标注文字 176
9.3 编辑文字 181
9.3.1 用DDEDIT命令编辑文字 181
9.3.2 同时修改多个文字串的比例 182
9.4 创建表格 183
9.4.1 创建表格的方法 183
9.4.2 创建表格样式 185
9.5 套用实例 187
9.6 本章小结 191
9.7 习题 192
第10章 标注尺寸 194
10.1 基本概念 194
10.2 定义尺寸标注样式 194
10.3 标注尺寸 205
10.3.1 线性标注 205
10.3.2 对齐标注 208
10.3.3 角度标注 209
10.3.4 直径标注 211
10.3.5 半径标注 212
10.3.6 连续标注 212
10.3.7 基线标注 214
10.3.8 引线标注 215
10.3.9 绘圆心标记 218
10.4 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219
10.4.1 标注尺寸公差 219
10.4.2 标注形位公差 220
10.5 编辑尺寸 222
10.5.1 修改尺寸文字 222
10.5.2 修改尺寸文字的位置 223
10.5.3 用DIMEDIT命令编辑尺寸 223
10.6 套用实例 224
10.7 本章小结 226
10.8 习题 226
第11章 块与属性 229
11.1 定义块 229
11.1.1 块的基本概念 229
11.1.2 定义块的方法 230
11.1.3 定义外部块 231
11.2 插入块 232
11.3 属性 234
11.3.1 定义属性 234
11.3.2 修改属性定义 237
11.3.3 属性显示控制 237
11.3.4 利用对话框编辑属性 238
11.4 套用实例 239
11.5 本章小结 240
11.6 习题 240
第12章 高级绘图工具、样板档案、数据查询、列印图形 242
12.1 特性选项板 242
12.2 设计中心 243
12.2.1 设计中心的组成 244
12.2.2 利用设计中心插入对象 245
12.3 工具选项板 247
12.3.1 使用工具选项板 247
12.3.2 定製工具选项板 248
12.4 样板档案 248
12.5 数据查询 249
12.5.1 查询距离 249
12.5.2 查询面积 250
12.5.3 查询点的坐标 252
12.5.4 列表显示 252
12.6 列印图形 253
12.6.1 页面设定 253
12.6.2 列印图形 255
12.7 套用实例 256
12.8 本章小结 263
12.9 习题 264
第13章 三维绘图基础 266
13.1 用户坐标系 266
13.2 视点 270
13.2.1 设定视点 270
13.2.2 设定UCS平面视图 271
13.2.3 利用对话框设定视点 272
12.2.4 快速设定特殊视点 272
13.3 视口 272
13.4 消隐 275
13.5 绘简单三维对象 276
13.5.1 三维多段线的绘製与编辑 276
13.5.2 三维样条曲线的绘製与编辑 277
13.5.3 绘其他图形 277
13.6 套用实例 278
13.7 本章小结 279
13.8 习题 280
第14章 创建表面模型、实体模型 281
14.1 创建表面模型 281
14.1.1 创建基本表面模型 281
14.1.2 用3DFACE命令创建三维面 286
14.1.3 创建旋转曲面 287
14.1.4 创建平移曲面 288
14.1.5 创建直纹曲面 288
14.1.6 创建边界曲面 289
14.2 创建实体模型 290
14.2.1 创建长方体 291
14.2.2 创建楔体 292
14.2.3 创建球体 294
14.2.4 创建圆柱体 295
14.2.5 创建圆锥体 296
14.2.6 创建圆环体 297
14.2.7 通过旋转二维对象创建实体 297
14.2.8 通过拉伸创建实体 299
14.3 三维实体查询 299
14.3.1 查询质量特性 300
14.3.2 实体列表 301
14.4 套用实例 301
14.5 本章小结 302
14.6 习题 303
第15章 三维编辑、创建複杂实体模型、渲染 305
15.1 三维编辑 305
15.1.1 三维旋转 305
15.1.2 三维镜像 307
15.1.3 三维阵列 308
15.1.4 对齐 309
15.1.5 倒角 310
15.1.6 创建圆角 311
15.2 布尔操作 311
15.2.1 并集操作 311
15.2.2 差集操作 312
15.2.3 交集操作 313
15.3 创建複杂实体模型 313
15.4 着色与渲染 316
15.4.1 着色处理 316
15.4.2 渲染 317
15.4.3 光源、材质、背景、场景 318
15.5 套用实例 319
15.6 本章小结 324
15.7 习题 325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