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问题与最佳化策略2)我国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构建与完善3)我国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的设计4)分步整合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5)强化食品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监管6)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7)以建设公益性产地集销服务中心为抓手,破解我国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现代流通难题8)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激励机制、食品安全犯罪惩处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
- 类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品牌:科学出版社
- 作者:孙宝国 周应恆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355页
- 开本:5
内容简介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适合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阅读与借鉴。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第1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佳化策略的基本思路
1.1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1.2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格局
1.3当前监管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1.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佳化策略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2章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研究
2.1背景介绍
2.2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认知现状及问题
2.3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特徵与监管策略
2.4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经验借鉴与国内的成功模式
2.5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2.6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研究
2.7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2.8我国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构建与完善
2.9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和监督意愿分析
2.10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与控制研究
3.1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研究
3.2乳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建模仿真分析
3.3食品安全风险的生态环境来源及其社会机制分析
3.4基于食品安全工程的食品安全风险防範体系和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其效率研究
4.1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4.2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设计
4.3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效率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章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研究
5.1引言
5.2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法规与制度体系的借鉴研究
5.3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与能力建设的借鉴研究
5.4国际食品安全标準体系建设研究
5.5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的借鉴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
6.1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提出
6.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困境
6.3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的内涵与意义
6.4我国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的前期探索
6.5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体系的初步设计
参考文献
下篇
第7章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研究
7.1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7.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问题与创新思路
7.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策略研究
7.4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研究
7.5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参考文献
第8章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8.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8.2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8.3食品安全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8.4关于加强食品关键控制点监管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研究——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标準体系建设为例
9.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体系的构建
9.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9.3基于农产品产业链不同主体质量安全追溯行为的微观实证研究
9.4农产品质量安全标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能力
9.5最佳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体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0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
10.1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思路
10.2构建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源头监管机制
10.3改进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者激励机制
10.4强化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机制
10.5改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第11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11.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进
11.2已开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经验
11.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2章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12.1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启示
12.2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12.3国外食品安全责任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
12.4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启示
12.5国外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及启示
参考文献
前言
上篇
第1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佳化策略的基本思路
1.1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1.2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格局
1.3当前监管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1.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佳化策略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2章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研究
2.1背景介绍
2.2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认知现状及问题
2.3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特徵与监管策略
2.4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经验借鉴与国内的成功模式
2.5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2.6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研究
2.7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2.8我国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构建与完善
2.9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和监督意愿分析
2.10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与控制研究
3.1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研究
3.2乳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建模仿真分析
3.3食品安全风险的生态环境来源及其社会机制分析
3.4基于食品安全工程的食品安全风险防範体系和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其效率研究
4.1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4.2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设计
4.3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效率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章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研究
5.1引言
5.2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法规与制度体系的借鉴研究
5.3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与能力建设的借鉴研究
5.4国际食品安全标準体系建设研究
5.5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的借鉴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
6.1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提出
6.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困境
6.3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的内涵与意义
6.4我国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的前期探索
6.5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安全格线化监管体系的初步设计
参考文献
下篇
第7章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研究
7.1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7.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问题与创新思路
7.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策略研究
7.4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研究
7.5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参考文献
第8章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8.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8.2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8.3食品安全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8.4关于加强食品关键控制点监管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研究——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标準体系建设为例
9.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体系的构建
9.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9.3基于农产品产业链不同主体质量安全追溯行为的微观实证研究
9.4农产品质量安全标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能力
9.5最佳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体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0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
10.1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思路
10.2构建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源头监管机制
10.3改进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者激励机制
10.4强化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机制
10.5改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第11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11.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进
11.2已开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经验
11.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2章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12.1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启示
12.2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12.3国外食品安全责任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
12.4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启示
12.5国外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及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