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2019-09-09 22:04:54) 百科综合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创办于1980年,于1981年开始评奖,每年举办一届,原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为电视类的“政府奖”,是对上一年(或两年度)电视剧思想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从2005年,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电视金鹰奖隔年举办。

飞天奖是国内创办时间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奖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外文名:Flying Apsaras Award
  • 主办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承办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 创办时间:1981年
  • 原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
  • 颁奖周期:两年一次
  • 性质:政府奖

评奖规则

参评作品为上一年度由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电视製作单位摄製的、在全国地市级(含)以上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艺术领导部门推荐选送。颁奖典礼暨文艺晚会,除第十七届(1997年)在郑州举行、第十九届(1999年)在长沙举行、第三十届(2015年)在杭州举行、第三十一届(2018年)在宁波举行之外,其他各届都在北京举办。
飞天奖飞天奖
按“飞天奖”惯例,由该年度获奖最多、影响最大的电视剧製作单位所在地政府承办颁奖典礼暨文艺晚会。评审会成员由有成就的电视艺术家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奖方法为:按篇幅和题材分为长篇电视剧(9集以上,含9集)、中篇电视剧(3-8集)、短篇电视剧(1-2集)、少儿连续剧、少儿短篇电视剧、戏曲连续剧、戏曲短篇电视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另外还有“电视短剧奖”、“合拍电视剧奖”、“译製片奖”以及各单项奖,包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摄像奖”、“优秀美术奖”、“优秀照明奖”、“优秀剪辑奖”、“优秀音乐奖”、“优秀音响奖”、“优秀男、女演员奖”等。

历史沿革

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设立“全国优秀电视剧评奖”。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託《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金鹰奖并称为中国电视双奖,前者代表政府最高表彰,后者代表行业最高成就。奖盃形态定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女神形象。
1984年,增设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四个个人单项奖。
1992年,更为现用名“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93年,增设导演、编剧、摄影、音乐等个人单项奖。
1998年,取消男女配角奖。
2005年,根据中宣部出台的全国文艺评奖政策,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轮流举办,飞天奖定于每奇数年颁发,金鹰奖则是偶数年颁发。并且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星光奖一起组成“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作为政府对电视剧、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领域的最高表彰。
2013年,由于今年8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发布的“晚会节俭令”影响,第29届飞天奖延后,12月26日在央视新大楼与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合併举行颁奖仪式,本次典礼一切从简,不设红毯。

奖项设定

优秀连续剧
优秀导演优秀编剧
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优秀音乐奖
优秀音像奖
优秀剪辑奖
优秀美术奖
优秀摄像奖

历届回顾

历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回顾
第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视帝视后

年份届数优秀男演员奖优秀女演员奖
1981年
第01届
1982年
第02届
1983年
第03届
1984年
第04届
位北原《燃烧的心》
田成仁《道是无情却有情》
相虹《生命的故事》
范艳华《她从画中走出来》
1985年
第05届
陈剑飞《夜幕下的哈尔滨》
1986年
第06届
李法曾《诸葛亮》
1987年
第07届
侯永生《努尔哈赤》
方青卓《雪野》
1988年
第08届
李保田《葛掌柜》
马兰《严凤英》
1989年
第09届
陈道明《末代皇帝》
1990年
第10届
严翔《上海的早晨》
吴冕《汉正街》
1991年
第11届
陈道明《围城》
李羚《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
1992年
第12届
高强《赵尚志》
吕丽萍《编辑部的故事》
1993年
第13届
高明《擎天柱》
宋春丽《风雨丽人》
1994年
第14届
王志文《过把瘾》
左翎《情满珠江》
1995年
第15届
鲍国安《三国演义》
空缺
1996年
第16届
陶泽如《天网》
吕中《邓颖超和她的妈妈》
1997年
第17届
张丰毅《和平年代》
陈瑾《校园先锋》
1998年
第18届
魏启明《马寅初》
姜华《人间正道》
萨日娜《情感的守望》
王玉梅《儿女情长》
1999年
第19届
焦晃《雍正王朝》
吴若甫《牵手》
丁嘉丽《无言的爱》
蒋雯丽《牵手》
2000年
第20届
唐国强《开国领袖毛泽东》
杜雨露《突出重围》
张小磊《儿科医生》
宋佳(大)《嫂娘》
2001年
第21届
梁冠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杨树林《公家人》
陈瑾《嫂子》《非常代价》《相依年年》
奚美娟《红色康乃馨》
2002年
第22届
唐国强《长征》
孙海英《激情燃烧的岁月》
陶虹《空镜子》
江珊《永不放弃》
2003年
第23届
李保田《神医喜来乐》
程煜《希望的田野》
徐帆《青衣》
王海燕《誓言无声》
2004年
第24届
陈建斌《结婚十年》
侯勇《大染坊》
剧雪《亲情树》
王茜华《当家的女人》
2005年
第25届
陈宝国《汉武大帝》
张丰毅《历史的天空》
鲁园《守望幸福》
2007年
第26届
李幼斌《亮剑》
王伍福《八路军》
刘佳《任长霞》
蒋勤勤《乔家大院》
2009年
第27届
张国立《金婚》
孙红雷《潜伏》
萨日娜《闯关东》
闫妮《北风那个吹》
2011年
第28届
陈宝国《茶馆》《钢铁年代》
黄志忠《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
蒋雯丽《幸福来敲门》
海清《媳妇的美好时代》
2013年
第29届
张嘉译《营盘镇警事》《悬崖》《心术》《浮沉》
孙维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
殷桃《温州一家人》《延安爱情》
马苏《北京青年》《厂花》
2015年
第30届
陈宝国《北平无战事》《原乡》《大河儿女》《湄公河大案》《老农民》
梅婷《父母爱情》
2018年
第31届
张桐《绝命后卫师》
孙俪《那年花开月正圆》

历届之最

历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之最
获奖最多的导演:张绍林
张绍林
先后于1990年第10届《有这样一个民警》、1995年第15届《沟里人》、2013年第29届《永远的忠诚》、《杨善洲》三度夺得优秀导演奖。作为摄像,凭藉1995年第15届《沟里人》、2003年第23届《军中最后一个马帮》两度夺得优秀摄像奖。此外还于2009年第27届获得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艺术家奖。
获得最佳(优秀)导演奖的女导演:杨阳、胡玫、陈力
杨阳
先后于1999年第19届《牵手》、2006年第23届《记忆的证明》获得两届最佳导演奖。
胡玫
先后于2005年第25届、2007年第26届凭《汉武大帝》、《乔家大院》两部影片蝉联优秀导演奖。
陈力
2018年第31届凭《海棠依旧》获得优秀导演奖。
获奖最多的编剧:王朝柱
王朝柱
先后于2001年第20届《开国领袖毛泽东》、2003年第22届《长征》、2004年第24届《延安颂》、2013年第29届《辛亥革命》四度获得优秀编剧奖。
获得视帝最多的男演员:陈宝国
陈宝国
先后于2005年第25届《汉武大帝》、2011年第28届《茶馆》、《钢铁年代》、2015年第30届《北平无战事》、《老农民》、《原乡》、《大河儿女》、《湄公河大案》三度获得优秀(最佳)男演员奖,此前曾于1996年第16届《咱爸咱妈》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此外还于2009年第27届获得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艺术家奖。
获得视后最多的女演员:萨日娜、陈瑾、蒋雯丽
萨日娜
先后于1998年第18届《情感的守望》、2009年第27届《闯关东》两度获得优秀(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还于2009年第27届获得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艺术家奖。
陈瑾
先后于1997年第17届《校园先锋》、2002年第21届《嫂子》、《非常代价》、《相依年年》两度获得最佳(优秀)女演员奖。
蒋雯丽
先后于1999年第19届《牵手》、2011年第28届《幸福来敲门》两度获得最佳(优秀)女演员奖。
跨届获奖(既获得演员奖又获得导演奖):唐国强
唐国强
先后于2001年第20届《开国领袖毛泽东》、2003年第22届《长征》获得两届优秀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03年第22届凭《长征》获得优秀导演奖。
第一位80后视后:马苏
马苏
2013年第29届凭《北京青年》《厂花》获得优秀女演员奖,从而成为第一位获奖的80后女演员,也是截止2017年之前唯一的一位80后视后。2018年第31届,比马苏小一岁的孙俪凭《那年花开月正圆》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第一位80后视帝:张桐
张桐
2018年第31届凭《绝命后卫师》获得优秀男演员奖,从而成为第一位获奖的80后男演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80后视帝。
获得飞天奖的演员夫妻:陈宝国与赵奎娥、张国立与邓婕、陈建斌与蒋勤勤、张嘉译与王海燕
陈宝国
赵奎娥
陈宝国先后于2005年第25届《汉武大帝》、2011年第28届《茶馆》/《钢铁年代》、2015年第30届《北平无战事》/《老农民》/《原乡》/《大河儿女》/《湄公河大案》三度获得优秀(最佳)男演员奖,此前曾于1996年第16届《咱爸咱妈》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此外还于2009年第27届获得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艺术家奖,赵奎娥于1989年第10届凭《有这样一个民警》获得最佳女配角奖,他们是娱乐圈最早先后获得飞天奖的夫妻。
张国立
邓婕
邓婕先于1987年第7届凭《红楼梦》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张国立于2009年第27届凭《金婚》获得优秀男演员奖,同时还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杰出贡献人物。
陈建斌
蒋勤勤
陈建斌于2004年第24届凭《结婚十年》获得优秀男演员奖,蒋勤勤于2007年第26届凭《乔家大院》获得优秀女演员奖,这也是两人的定情之作。
张嘉译
王海燕
王海燕于2003年第23届凭《誓言无声》获得优秀女演员奖,而张嘉译则于2013年第29届凭《营盘镇警事》《悬崖》《心术》《浮沉》四部电视剧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是飞天奖历史上第二对同获视帝视后的演员夫妻。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