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

(2019-09-20 02:34:38) 百科综合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是2009年5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法)马纪樵。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
  • 作者:(法)马纪樵 
  • 译者:许峻峰 
  • ISBN:9787113097592
  • 类别:图书 > 人文社科 > 政治与军事 > 外交、国际关係 > 中国外交
  • 页数:275 页
  • 定价:36.00
  •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5-01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简体中文
  • 用纸:胶纸板

前言

约瑟夫·马纪樵先生撰写的《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一书在中国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首先,我热烈祝贺马纪樵先生,他的大作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也是马纪樵先生多年的夙愿。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中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史,特别是1860年-1914年英法列强争夺在中国铁路权的一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更加珍惜现在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的大好机遇。
我愿意向中国读者推荐这本书,首先是因为这本书有着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视角是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的。马纪樵和他的夫人伊莲娜于1959年-1965年在外交学院教法语。马纪樵先生是法中友协的领导人之一,他们夫妇二人到外交学院教法语是受法中友协的委託。1959年-1965年,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经济上十分困难。马纪樵夫妇本来被安排居住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友谊宾馆,但是他们非常热爱中国,认为友谊宾馆离外交学院太远,作为老师,他们希望靠学校近一点。为此,他们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信,要求搬到外交学院来居住。信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周总理被感动了,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搬到外交学院来居住后,与学生更接近了,经常辅导学生的学习。中国外交战线上有相当一批讲法语的外交官都是马纪樵夫妇的学生。在中国经历的困难时期,他们没有嫌弃中国,而是选择了与中国人同甘共苦,这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对外交学院学生的热爱,对中国前途的关心。

内容简介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来自于法、英、美、德、俄等国的外交史料,系统完整地整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以及与铁路相关的外交史。《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适用于中国近代铁路史和外交史的研究者,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上篇英国人时期(1863-1885)
第1章 未果的计画(1863-1875)
1.1 上海~苏州铁路计画(1863)
1.2 斯蒂文生计画(1864)
1.3 中国铁路公司(1864-1867)
1.4 英国领事计画(1867-1875)
1.5 关于修建缅中铁路的英国计画(1858-1874)
第2章 中国统治者与铁路问题(1863-1884)
2.1 至1868年中国的官方态度
2.2 蒲安臣(Burlingame)使团及其影响(1868-1878)
2.3 关于铁路问题的奏章
第3章 首批建成的铁路(1865-1884.)
3.1 外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的失败:上海一吴淞线(1865-1877)
3.2 中国的第一次成功:开平铁路(1877-1884)
第4章 受质疑的英国霸权(1863-1884)
4.1 英国的舆论与英国外交官的立场
4.2 利奥波德二世的计画(1866-1876)
4.3 对云南的垂涎
中篇列强角逐(1885-1905)
第5章 中法战争的影响(1885-1895)
5.1 列强间的首轮争夺
5.2 关于铁路问题的第二次大争论(1884-1894)
5.3 中国铁路网的诞生
第6章 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1895-1900)
6.1 列强增加施压
6.2 卢汉铁路谈判
6.3 1898年的瓜分狂潮
6.4 风暴间的暂时平静
6.5 外国修建的铁路
6.6 中国的抵抗
第7章 从义和团运动到日俄战争(1900-1905)
7.1 义和团运动及其影响
7.2 比利时的野心
7.3 法国的迟缓
7.4 英国的捉摸不定
7.5 德国的效率
7.6 俄国的不慎重举动
下篇l中国与国际金融(1905-1914)
第8章 日俄战争的影响(1905-1908)
8.1 东北的複杂局面
8.2 由中国修建和赎回的铁路
8.3 东部地区问题
8.4 南方的铁路建设
8.5 法国的例外
8.6 起自汉口的铁路
第9章 世界主义还是国有化(1909-1911)
9.1 四国银团
9.2 东北的新乱局:东北诸铁路中立案
9.3 长江以北的铁路建设
9.4 长江以南的风潮和革命
9.5 三个月的不确定时期
第10章 民国与铁路(1912-1914)
10.1 孙中山的宏伟计画
10.2 二次革命及其影响
10.3 1913-1914年的掠夺狂潮
10.4 中国的成就
10.5 日本的扩张0
外一章 总结1914年的中国铁路网
附录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