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共十一章内容。在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从人才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投融资战略、学习战略、产业升级战略、信息化战略、管理体制创新战略、智慧财产权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等方面构造提升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战略体系,实现从“中国製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可以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也可供高校师生、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借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填写人物中文名或其中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译名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页数:280页
- 开本:16
- 作者:林莉 董美霞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414597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针对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产业发展战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细緻研究,但鑒于研究视角各有不同,恳请专家和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共同进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从“中国创造”的角度阐述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战略创新,相比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着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具有涵盖内容全面,论述深入,贴合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实际的特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内容是一个整体,但同时各章又自成体系,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选择性阅读。
作者简介
董美霞,女,1976年生,山东日照人,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内部控制。参与翻译多部着作和研究报告,并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省部级课题多项。林莉 教授,大连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上海交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计画(第一层次)、新世纪百千人才辽宁省“千层次”人才。大连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大连“海天.辽海”讲坛主讲人。主要从事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迄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画项目”中国高端装备製造业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模式.战略及政策研究”。辽宁省伏秀天才支持计画“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等各级各类项目刃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专着3部,获得省、市级奖项10余次。葛继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产学研合作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複合材料、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为各类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多项谘询服务,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着4部,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图书目录
第1章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1.1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概况
1.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1.42004~2010年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第2章人才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人才支持体系
2.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人力资源的供需分析
2.2就业前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人才开发体系
2.3就业后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人才培养
第3章技术创新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
3.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3.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3.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模式
3.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5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3.6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第4章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创新竞合博弈
4.1相关理论
4.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合作模式
4.3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
4.4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模型
4.5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的管理对策
第5章投融资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5.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现状
5.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特点
5.3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策略
5.4中国南车多元融资实例分析
第6章学习战略:提升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6.1组织学习战略理论
6.2组织学习机制的构建
6.3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策略
第7章管理创新战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管理机制研究
7.1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现状分析
7.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理论创新
7.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机制创新策略
第8章产业升级战略: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产业价值链
8.1创新方式与产业组织发展路径的关係
8.2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产业链结构
8.3产业集中与绩效改善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8.4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式创新的国内产业价值链
第9章信息化战略:实现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
9.1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9.2两化融合促进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分析
9.3基于熵权法的信息化与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企业融合评价
9.4基于两化融合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
9.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企业与信息化融合下的流程再造分析
9.6基于协同管理理念的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两化融合路径研究
第10章智慧财产权战略:提高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智慧财产权管理的能力
10.1智慧财产权战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10.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智慧财产权的现状分析
10.3实施智慧财产权战略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竞争力
第11章国际化战略:合力打造中国自主品牌
11.1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概况
11.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SWOT分析
11.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国际化现状及与国外的比较差距
11.4各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实施国际化的特点比较
11.5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11.6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1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概况
1.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1.42004~2010年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第2章人才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人才支持体系
2.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人力资源的供需分析
2.2就业前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人才开发体系
2.3就业后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人才培养
第3章技术创新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
3.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3.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3.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模式
3.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5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3.6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第4章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创新竞合博弈
4.1相关理论
4.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合作模式
4.3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
4.4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模型
4.5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的管理对策
第5章投融资战略:构建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5.1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现状
5.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特点
5.3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投融资策略
5.4中国南车多元融资实例分析
第6章学习战略:提升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6.1组织学习战略理论
6.2组织学习机制的构建
6.3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策略
第7章管理创新战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管理机制研究
7.1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现状分析
7.2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理论创新
7.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管理机制创新策略
第8章产业升级战略: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产业价值链
8.1创新方式与产业组织发展路径的关係
8.2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产业链结构
8.3产业集中与绩效改善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8.4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式创新的国内产业价值链
第9章信息化战略:实现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
9.1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9.2两化融合促进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分析
9.3基于熵权法的信息化与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企业融合评价
9.4基于两化融合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发展战略
9.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企业与信息化融合下的流程再造分析
9.6基于协同管理理念的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两化融合路径研究
第10章智慧财产权战略:提高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智慧财产权管理的能力
10.1智慧财产权战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10.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智慧财产权的现状分析
10.3实施智慧财产权战略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竞争力
第11章国际化战略:合力打造中国自主品牌
11.1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概况
11.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SWOT分析
11.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国际化现状及与国外的比较差距
11.4各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实施国际化的特点比较
11.5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11.6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製造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