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诗学专着选读

(2019-12-05 17:44:02) 百科综合
中国诗学专着选读

中国诗学专着选读

《中国诗学专着选读》是2006年11月1日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寅彭。本书选辑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着作,所收录的以专着为主,有别于专收短篇书信、序跋的权威读本《中国历代文论选》。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诗学专着选读
  • 作者:张寅彭
  • ISBN:9787563362967
  • 页数:269
  • 定价:35.00
  • 出版社: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1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ASIN:B0011CFLL4
  • 商品尺寸:23 x 15.5 x 1.4 cm
  • 商品重量:358 g

图书简介

此书品评自汉至南朝之诗人凡一百二十三家(含《古诗》一家),其中上品十二家,中品三十九家,下品七十二家,以此分出优劣。而“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但同一世代之先后排列,仍或寓高下之意,如建安诗人首列曹植,太康诗人首列陆机等。品评原则除了散见于各家之评语外,主要集中于序文中。合而观之,大要有二:一日“自然英旨,罕值其人”,一日“有滋味”。作者对于“诗”的基本看法与许多具体要求,多从“自然英旨”出。如诗的性质,认为诗是物候、遭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自然结果;诗的声音,认为诗“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轻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而王融、沈约等所创“永明体”声病之说,“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真美”也就是“自然”之意;诗意的表达,认为诗既“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种“直寻”而非“补假”之作,便是“自然英旨”的範例。但“直寻”、“自然”并非纯任原始、“淡乎寡味”,故又提出“滋味”之说。“味”属自然之物,无形而又确实存在,且美臭之内蕴极为丰富,用以喻诗,十分恰当。魏晋以后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等均已使用,渐含审美之意,至此书,则又在重新解释“兴、比、赋”三义时发展出“余味”之新意。《序》云:“诗有三义焉:一日兴,二日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这里约汉儒释《诗》提出的“六义”为三义,又变“赋、比、兴”的次序为“兴、比、赋”,而最可注意的是对于“兴”的纯审美的诠释,完全不从汉儒政教或训诂的立场立论。此或为“比兴”说的别解,但却首次确凿地道出了中国诗以小见大的基本审美特徵之一,是唐宋诗学“兴象”、“意在言外”诸说的滥觞,关係极大。与此相关,作者对于“吟咏情性”的看法,也不同于汉儒强调美刺讽喻的旧说,而是顺应当时诗赋创作普遍书写日常生活情景的倾向,侧重于情性的自然、日常的内容,尤其重视怨情的表达。如在列举的各种社会生活题材“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武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中,除末一种外,都属哀怨之情;在品评诗人时,也每每不惮其烦,具体指出各种哀怨的特 ……

编辑推荐

《中国诗学专着选读》收辑原则是创体和创论之作兼重,全部得二十种,可谓我国古典诗学专着最基本的可读之目。入录之作一般儘量保持其完整性,或全部、或按卷择其精华(唯《随园诗话》一种除外),庶免割裂之弊。每一种后面均作有一说明,要言不烦,每有选辑者多年来治诗学的一些心得,与选目同为《中国诗学专着选读》的用心之处。

作者简介

张寅彭,着名作家,1950年7月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範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清民诗文研究中心及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诗学、清代诗学、民国旧体诗及其诗学,以及日本汉诗学的,研究。着有《新订清人诗学书目》,辑有《民国诗话丛编》,编校有《梧门诗话合校》等。

目录

导言
诗品·上品/钟嵘
诗式(一卷本)/释皎然
本事诗(节选)/孟綮
诗人主客图·广大教化/张为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诗话/欧阳修
唐诗纪事(节选)/计有功
岁寒堂诗话(节选)/张戒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沧浪诗话·诗辩/严羽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谈艺录/徐祯卿
诗薮(节选)/胡应麟
原诗·内篇/叶燮
带经堂诗话·悬解门/王士稹张宗柟
谈龙录/赵执信
随园诗话(节选)/袁枚
瓯北诗话(节选)/赵翼
石洲诗话(节选)/翁方纲
艺概·诗概/刘熙载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