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CSCB)成立于1980年7月,是由细胞生物学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据2018年10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官网显示,该学会拥有会员12000余人,有地方学会22个;设立7个工作委员会和18个专业分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外文名:Chinese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 简称:CSCB
- 创办时间:1980年7月
- 类型:社会团体
- 属性:非营利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现任领导:理事长:陈晔光
秘书长:王纲 -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 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统一信用代码:51100000500009968A
历史沿革
197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所长庄孝僡、副所长姚錱和汪德耀,罗士韦,郑国锠等中国国内细胞生物学家筹备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1979年3月,经原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席团批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在1980年7月正式成立。
1983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在厦门召开。
1986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
1989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992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1995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安徽召开。
1999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2003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2007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2011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5年4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与第一届监事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全国学术大会·深圳上成立。
组织体系
机构设定
-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準;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如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奖励和表彰活动等。
-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注销和更名;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决定荣誉职务的设立及人选;
(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 分支机构
据2018年10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官网显示,学会设立7个工作委员会和18个专业分会。
工作委员会 | 学术工作委员会 | 青年工作委员会 |
奖励工作委员会 | 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 | |
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 | 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 |
院校企业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 | ------------ | |
专业分会 | 细胞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分会 | 细胞信号转导分会 |
细胞结构与细胞行为分会 | 染色质生物学分会 | |
发育生物学分会 | 免疫细胞生物学分会 | |
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 | 神经细胞生物学分会 | |
功能基因组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分会 | 干细胞生物学分会 | |
植物器官发生分会 | 再生细胞生物学分会 | |
生物节律分会 | 细胞治疗研究与套用分会 | |
肿瘤细胞生物学分会 | 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 | |
细胞代谢分会 | 细胞器生物学分会 | |
参考资料来源 |
组织会员
据2018年10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官网显示,该学会拥有会员12000余人;有地方学会22个。
北京市细胞生物学学会 | 河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重庆市细胞生物学学会 | 吉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 | 江苏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天津市细胞生物学学会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安徽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内蒙古细胞生物学学会 |
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山东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广东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陕西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贵州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四川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湖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云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
黑龙江细胞生物学学会 | 香港细胞生物学学会 |
参考资料来源 |
- 会员种类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会员种类,有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有正式会员(M)、学生会员(A)、资深会员(S)、荣誉会员(H)和外籍会员(F)。
- 入会条件
申请加入学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学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学会的意愿;
(三)在学会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正式会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从事细胞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师及相当于中级专业职称以上技术职务或职称的科技人员。2、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3、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在研究、教学、生产、企事业单位、科学教育组织管理部门从事本学科工作五年以上,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者;或虽非高等院校本科毕业,但己具有相当于本条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和技术革新家。4、热心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从事有关学科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
(五)学生会员应是在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六)资深会员应满足正式会员条件,且在学会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内具有一定的影响,经学会理事会评选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七)外籍会员应是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对我国持友好态度,愿与本会进行联繫、交流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外籍会员入会,须由本会两名会员介绍,经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核批准并报中国科协备案。外籍会员可优惠获得本会出版的刊物和有关资料,可应邀参加本会在国内主办的学术会议并获得相关的其他服务。本章程以下规定不含外籍会员。
(八)与细胞生物学学科或专业相关,具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愿意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可申请为单位会员。
- 入会程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或其授权的机构根据学会会员条件进行审核;
(三)通过审核的,由会员在学会网站自行上传照片,列印会员证。
-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学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学会的活动;
(三)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的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向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协助开展国际学术活动;推荐有关专家来华讲学等。
- 退会说明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会员如果1年不缴纳会费或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业务资产
- 业务範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业务範围,主要围绕细胞生物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範围内开展以下非营利性业务活动: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活动。
(二)编辑出版《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及其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和科普性书籍及细胞生物学学术领域内的中外文期刊。编辑出版、公开或内部发行的专业会议摘要、论文彙编及细胞生物学领域内的音像製品。
(三)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积极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经验。
(四)对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政策和问题发挥谘询作用,积极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中国国内外的细胞生物学学术团体和科学家的友好联繫。
(六)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举办培训班、讲习班或进修班,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并积极发现人才,向有关部门推荐。
(七)推荐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奖励活动。
- 经费来源:
(一)政府资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拨款);
(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资助;
(三)捐赠;
(四)会费;
(五)在核准的业务範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活动交流
- 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
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已故姚錱院士与台湾“中研院”吴成文院长于1996年组织发起的学术会议。目的是为了交流两岸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生物学科技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会议秉着科学研究跨越疆界,学术自由的原则,参会双方均以科学家身份参加,参加者必须作学术报告,不涉及其它政治问题。会议规模在50人左右,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台湾、大陆轮流组织召开。应海峡两岸科技工作者要求,2012年起,研讨会将每3年举行2届。
截至2018年7月,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已举办十三届。

- 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
为促进中国从事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育种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研讨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共同主办“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该研讨会由四个学会轮流承办,规定一个主题,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集中研讨和交流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农业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7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开幕现场

截至2017年10月,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已举办八届。
-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信号转导分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结构与细胞行为分会共同主办,是学会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每两年举办一届。会议地点为全国各大名山,会议规模在150人左右,限定参会代表必须为受邀代表。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

截至2016年8月,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已举办六届。
报刊资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Cell Research》《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Cell Discovery》《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ell Research》是中科双效期刊,被CA化学文摘(美)(2014)、SCI科学引文索引(美)(2017)、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3)、Pж(AJ)文摘杂誌(俄)(2014)、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资料库收录。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暂停刊,曾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3)、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
人才培养
奖项设定
- 终身贡献奖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用于表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主要面对年龄为60岁以上的细胞生物学工作者。该奖项2019年起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人,由奖励委员会委员提名,在全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上颁发奖金和奖盃。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奖项设定

- 杰出成就奖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用于表彰近5年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内获得重要研究成果,促进中国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会员。该奖项2019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人。由奖励委员会委员提名,在全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上颁发奖金和奖盃。
- 青年研究员奖
该奖项为了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他们为中国国内细胞生物学发展带来的新鲜活力和作出的贡献。主要面向年轻PI,需为学会会员,在中国国内建立实验室不满5年者,其主要获奖工作在中国国内完成。该奖2018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人,由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从中遴选5位候选人,经学会奖励委员会评估后确定最终获奖者。
- 青年优秀论文奖
(1)评选条件:参选者须是在读研究生或者博后(至2017年12月31日未满35周岁,第一作者,论文标注单位必须是中国国内单位),系学会会员,参选论文须是在中国国内完成,并在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之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2)由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评审,获奖者将在细胞生物学全国学术大会上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并减免大会注册费,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可在分会场上作学术报告。
-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
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每年都举办一次教学研讨会,每次设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进行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从投稿中遴选出5位参赛者进行现场报告,评审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金和证书。
- 优秀墙报奖
为了让参会者得到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大会设立墙报交流,并设优秀墙报奖以资鼓励。由大会优秀墙报评选委员会投票选出20位获奖者。
- 普洛麦格创新奖
普洛麦格创新奖于2013年设立,奖励在过去五年中在细胞生物学各领域有重要创新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在评奖当年不超过45周岁(含45周岁)的中国青年科学家(PI)),在过去五年内对细胞生物学某一领域中作出杰出创新工作,其工作主要在中国国内完成,推动了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2-3人,在全国学术大会上颁发奖金和奖盃。
教育培训
- 细胞黄浦(WLLA)研修班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新PI团队管理运行研修班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发起主办,每年2次,主要面向中国国内高校和研究所40岁以下、从事细胞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已经全职到位并在近2年内建立实验室的独立新PI。
细胞黄浦(WLLA)研修班

研修班邀请细胞研究领域资深PI分享管理经验、专业管理培训机构教授管理课程,并邀请嘉宾对期刊投稿、基金申请等青年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解读报告,旨在帮助青年研究人员获得科研经费和同行支持,儘快组织起高效团结的研究团队,取得科研上的重大突破。同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通过研修班了解当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发现并吸引优秀青年人才,促进学会发展。
- 骨干教师培训班
截至2015年7月骨干教师研修班已举办三届。
2015年7月,为进一步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骨干教师学术及教学水平,加强生命科学各相关单位的交流,受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託,由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组织承办的第三届“高校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及基础实验示範骨干教师研修班”在四川成都举办。
科普活动
- 实验室开放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是由学会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向学会理事、分支机构及各个地方细胞生物学学会倡议和组织的一个全国範围内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定于每年的5月份科技活动周前后集中开展,以此向参观者展示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科学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社会效益,拉近公众与科学家的距离。
- 诺贝尔奖解读
2017年12月份诺年尔奖颁奖前后,为了使学界同行乃至社会公众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其对自然科学的长远影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地方细胞生物学会、学会专业分会在在全国9个省市共开展22场“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解读”活动,约5000人次参与,影响範围及客群人数逐年提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徽含义:首先,左右两侧的图形是两个字母“c”,取自学会的英文名中“Chinese”和“Cell”的缩写。
其次,绿色象徵了生命,中间的绿色圆形被字母包围组合成一个细胞的形状。圆形和中间留白的负形组合成了一个“中”字,对应了中国细胞学学会的地域特性,中间部分的留白象徵呼吸的充满生命力的细胞。
标誌整体造型优美自然形似中国的灯笼,再次暗喻“中国”,此标誌清新脱俗寓意深刻,过目不忘。
学会宗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共同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繁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促进科技战线出成果,出人才,为加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名誉理事长 | 裴钢 |
理事长 | 陈晔光 |
副理事长 | 丁小燕、韩家淮、李朝军、宋纯鹏、张旭、周琪 |
秘书长 | 王纲 |
副秘书长 | 陈佺、李劲松、杨瑾、张传茂 |
参考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届次 | 任职时间 | 理事长姓名 |
第十届 | 2011年 | 裴钢 |
第九届 | 2007年 | 裴钢 |
第八届 | 2003年 | 裴钢 |
第七届 | 1999年 | 许智宏 |
第六届 | 1995年 | 姚錱 |
第五届 | 1992年 | 王亚辉 |
第四届 | 1989年 | 王亚辉 |
第三届 | 1986年 | 王亚辉 |
第二届 | 1983年 | 姚錱 |
成立 | 1980年 | 庄孝僡 |
参考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