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境之旅:寻秘香格里拉》讲述了有一片乐土,它让世界上许多人寻找了半个多世纪吗?有个神奇的地方不仅可以呼风唤雨,还能呼唤泉水吗?这个神奇的地方诱惑了着名美籍地理学家、探险家洛克,不惜代价租飞机拍摄一个峡谷;让着名诗人、作家晓雪惊叹“在如此壮丽神奇的景观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惨白无力”!这个美丽神奇、吉祥如意的地方就是“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以大山、大江、大峡谷、大草原的雄奇、壮丽震撼心魄!作者以动情的笔触抒写了香格里拉景物之美,不仅有优美、幽默、情趣,还有期待与悬念。小心啊,一打开书,不经意间她就会把你诱惑到去香格里拉的路上!当然不必害怕过度破费,书中有抠门的绝招(有的信息比网路还超前),比如,你没有自驾车,书中会告诉你通往各景区的班车。更重要的是领你走一条环形线,由东方出发,从西方返回,不走回头路,不花冤枉钱,不出冤枉力。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秘境之旅:寻秘香格里拉
- 作者:张俊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3248962
- 外文名:Seeking the Secret Shangri-La
-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 页数:160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旅游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寻秘香格里拉(吉祥如意的地方)》由张俊所着,本书将用生动鲜活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对迪庆县城及周边、北部、南部、东部的旅游资源、人文风情、文化底蕴进行立体解读。全书按照方位分篇,共有四卷内容,香格里拉的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和空气点缀其间,读者会随着作者的笔触缓缓揭开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纱,全方位的感受香格里拉神秘的光与影、山与湖、草和木、人和事。出版理由:1.迎合旅游热点,市场空间广阔。2.同类书竞争较小,市场需求潜力大。3.推介迪庆旅游,获得经济收益。4.宣传香格里拉,产生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张俊,作者多年来混迹于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族艺术研究会、地方志学会、蒙学研究会等省级文入聚会之所。以徐霞客为师,乘宏扬云南文化之机而经常游山玩水,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跨越万水千山,扫描了中华十余个省市、欧亚十余个国家,赚得“霞客张”和“学者型作家”虚名。蒙各路评审、编辑反覆错爱:发表了有关云南旅游、历史、民俗文化的论文、散文、随笔等类文章600余篇,摄影图片1400余幅;其摄影作品、文章和个人简历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全集》(第一卷)、《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华诗词大全》等数十种书籍、画册;摄影作品曾走出国门在美国、法国、巴西等城市巡展。写作了《秘境腾冲》、《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寻梦丽江》等书(含与人合作);《云南古桥建筑》(上下册)、《云南古塔建筑》(上下册),赢得全国优秀图书铜奖、“云南优秀出版物”一等奖和云南重点图书奖,因两书同时印有外文,而有幸被国内外多家图书馆收藏。
图书目录
序言:天地有大美
迪庆概览
卷一 香格里拉县
走进独克宗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古城中“年纪”最大的阿布老屋
世界上不数一也数三的转经筒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经堂
行走在月光古城
在独克宗古城“蘸吧”
五凤山下赛马节
云南最大的藏传佛寺
远眺松赞棘寺的最佳处
“藏族艺术博物馆”与“小布达拉官”
依拉草原与纳帕海
高原上的“冬原夏海”
融入草原天地间
氂牛与闹过国际笑话的风景
狼毒美丽后面的恐怖
漏水湖与“地球之肾”
与黑颈鹤共舞
石卡雪山览胜
高山之巅,雪山奔至眼底
景观多样四季不同
普达措国家公园·属都湖
是水墨画还是梦幻世界
罕见的金秋“油画”
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
寻宝与登仙
“活化石”鱼与“醉鱼”
走进香格里拉大峡谷
比呼风唤雨还罕见的“神通”
比“月亮峡谷”更美的地方
东巴教圣地——白水台
徒步虎跳峡
世界着名的大峡谷
老虎跨江的地方
白天的“满天星”
长江第一湾——石鼓
长江为什幺在这里急转弯
看长江第一湾的最佳处
神奇的石头鼓
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茶马古道重镇——石鼓
卷二 德钦县
翻越白茫雪山
白茫雪山美呆了
例行通道成了醉人“画廊”
白茫雪山的有关“档案”
东竹林寺珍藏多
一夜飞来的佛寺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太子十三峰
世界上最美的山
动人心魄的“日照金山”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两景
应该当“第一湾”的金沙江大拐弯
梅里十三塔好观景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明永冰川
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冰川
半驴半人走冰川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
“驴子”骑骡子
天书,“五树同根”,环境检测器
神瀑彩虹层叠层
雨崩空留大本营
雪山中的明珠——冰湖
大峡谷中的茨中教堂
又土又洋的教堂
法国绝迹的葡萄在茨中变酒
卷三 维西县
悬崖上的古寺达摩祖师洞
走进国宝滇金丝猴的“餐厅”
昆明世博会上的“明星”
能与滇金丝猴“约会”吗
原生态的同乐村与阿尺目刮
木楞房主人轮番居住四处住房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
寿国寺,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
在少数民族地区看汉族古戏
在边城盛开的中原之花
“大词戏团”快变成“越剧团”了
大词戏这朵花还没有衰败
塔城的正统古典热巴舞
把妖魔迷得神魂颠倒的舞
能迷妖魔更迷人
附录1:迪庆旅游资讯
交通指南
旅游线路参考
景区旅游资讯
迪庆旅游须知
美食
购物
住宿参考
常用电话
附录2:周边景点——丽江、稻城旅游简介
迪庆概览
卷一 香格里拉县
走进独克宗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古城中“年纪”最大的阿布老屋
世界上不数一也数三的转经筒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经堂
行走在月光古城
在独克宗古城“蘸吧”
五凤山下赛马节
云南最大的藏传佛寺
远眺松赞棘寺的最佳处
“藏族艺术博物馆”与“小布达拉官”
依拉草原与纳帕海
高原上的“冬原夏海”
融入草原天地间
氂牛与闹过国际笑话的风景
狼毒美丽后面的恐怖
漏水湖与“地球之肾”
与黑颈鹤共舞
石卡雪山览胜
高山之巅,雪山奔至眼底
景观多样四季不同
普达措国家公园·属都湖
是水墨画还是梦幻世界
罕见的金秋“油画”
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
寻宝与登仙
“活化石”鱼与“醉鱼”
走进香格里拉大峡谷
比呼风唤雨还罕见的“神通”
比“月亮峡谷”更美的地方
东巴教圣地——白水台
徒步虎跳峡
世界着名的大峡谷
老虎跨江的地方
白天的“满天星”
长江第一湾——石鼓
长江为什幺在这里急转弯
看长江第一湾的最佳处
神奇的石头鼓
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茶马古道重镇——石鼓
卷二 德钦县
翻越白茫雪山
白茫雪山美呆了
例行通道成了醉人“画廊”
白茫雪山的有关“档案”
东竹林寺珍藏多
一夜飞来的佛寺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太子十三峰
世界上最美的山
动人心魄的“日照金山”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两景
应该当“第一湾”的金沙江大拐弯
梅里十三塔好观景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明永冰川
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冰川
半驴半人走冰川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
“驴子”骑骡子
天书,“五树同根”,环境检测器
神瀑彩虹层叠层
雨崩空留大本营
雪山中的明珠——冰湖
大峡谷中的茨中教堂
又土又洋的教堂
法国绝迹的葡萄在茨中变酒
卷三 维西县
悬崖上的古寺达摩祖师洞
走进国宝滇金丝猴的“餐厅”
昆明世博会上的“明星”
能与滇金丝猴“约会”吗
原生态的同乐村与阿尺目刮
木楞房主人轮番居住四处住房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
寿国寺,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
在少数民族地区看汉族古戏
在边城盛开的中原之花
“大词戏团”快变成“越剧团”了
大词戏这朵花还没有衰败
塔城的正统古典热巴舞
把妖魔迷得神魂颠倒的舞
能迷妖魔更迷人
附录1:迪庆旅游资讯
交通指南
旅游线路参考
景区旅游资讯
迪庆旅游须知
美食
购物
住宿参考
常用电话
附录2:周边景点——丽江、稻城旅游简介
序言
你知道有一片乐土,它吸引了世界上许多人半个多世纪吗?
它像童话一样纯洁,像天堂一样令人嚮往。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和纯净的空气那里没有仇恨、战争、猜忌和嗜血的欲望;那里就是美与宁静、安然、知足、和谐的天堂。
这片乐土叫“香格里拉”!
虽然它出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令人嚮往的人间天堂,可是许多痴心的中外人士一直相信它并非无中生有的幻想,它的“蓝本”在中国,相信它并没有消失。为找到这人间天堂,人们一直苦苦地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直至1997年才传出了振奋人心的讯息,云南省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香格里拉”的概念,可以泛指整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甚至包括其周边的更广大的地区。《英藏汉大辞典》也解读为“迪庆就是香格里拉”。本书的“香格里拉”也泛指迪庆藏族自治州。为防误读,作为县名的“香格里拉”则写作“香格里拉县”。
这“世外桃源”还真有许多不寻常!
你知道世界上不数一也数二的转经筒在哪里?
你知道香格里拉不仅让游人醉,也能让游鱼醉吗?
你知道在香格里拉有的地方不仅可以呼风唤雨,还可以呼唤泉水吗?
为什幺“柔情似水”的说法被虎跳峡颠覆了?
为什幺2005年独克宗古城被央视评为“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
为什幺300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能寻访到虎跳峡,却没留下翔实的描述?
为什幺80年前着名地理学家、探险家洛克,不惜代价租飞机拍摄一个峡谷?
为什幺我们在一些高山上“不敢高声语”,是“恐惊天上人”吗?
为什幺一直闯蕩世界的洛克,讚誉梅里雪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山”?
为什幺着名诗人、作家晓雪先生在雪山前惊叹“在如此壮丽神奇的景观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为什幺着名作家冯牧先生说“谁要是到了云南而没有去过碧塔海,谁就不能说真正领略了云南的无比奇妙的自然风光”?
为什幺自1997年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地涌八这里“朝圣”?
为什幺这片净土让我醉,又让我畏呢?
香格里拉最震撼我的是大山、大江、大峡谷、大草原!这是一种天地的大美,一种原始、古朴、狂野的阳刚之美。它似一部豪爽、激昂、奔放的天地交响曲,让我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也令我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油然而生敬畏自然之心!
现代的某些景区被标榜为原汁原昧,然而常常充满了脂粉味、奶油味、雎琢味,却嗅不出它的本味。香格里拉既有豪迈彪悍的一面,又有未经雕琢自然天成的一面。
香格里拉也不乏阴柔之美,它有云雾中神秘莫测的雪峰,雾霭里若隐若现的湖畔。
我以为香格里拉之美更受“驴友”(旅友的谐音)青睐,因为他们更喜欢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原始、古朴、狂野之大自然;他们更有吃苦耐劳精神,能走、能驮、能背。
有人说旅游好似钓鱼,好钓者其目的不完全在于钓到鱼,吃到鱼。旅游也一样,旅途中的等待、期盼、惊喜,“驴友”间的交流、互助之乐,有时并不亚于到达目的地本身。当今的“驴友”可谓深得旅游之妙,旅途中苦中之乐与到达目的地之乐,这是享受双重之乐。
作为“驴友”中的一员,我还是一名“好摄之徒”,我和哥们热衷于背着摄影包深入不毛之地寻幽探奇,已走遍了云南各州市的奇山异水、村村寨寨。
执笔神游之际,不仅香格里拉的雪山草原让我激情澎湃,与我多次走进这净土的影友和当地友人的音容笑貌也总是伴随着山山水水浮现到我的显示屏上。于是我有时连人带景定格于文稿之中。书中徒步梅里雪山和虎跳峡就是“好摄之徒”的“驴行”写照。
其实这种笔法正好与书名《寻秘香格里拉》扣题,寻的功夫与时间得花不少在路上。能定下这一书名,还得感谢深谙旅游之道的出版社编辑的创意。
笔者行文一贯喜欢寓庄于谐,力求真实、準确,新颖、生动、有趣、实用。
据两位文友反馈:他们看重此书的两点。一是如读波浪迭起的游记散文,不仅见美景,还被悬念所牵,而进入书中与作者和游伴一起惊,一同喜。二是如有导游全天候陪伴,从行前準备到景区的交通、线路、里程、门票等,随问随答。也有人抱怨,要是早日见到书中的环形旅游线,他的四五天时间和千把块钱就不会白搭进去了。我不敢说这条线是我的发现,因为近年公路线正日益变得四通八达,那是客观摆在迪庆大地上的。也许在此之前,已有人提出来了,只是我所见有限罢了。
在此我要感谢云南的多位摄影家为本书的观赏性做出的贡献,其中有被称为“昆明摄影界掌门人”的摄影名家扬长福先生,还有曹国忠、周国能、刘扬武、王德佩、于建明、张佐、余志等先生。
因时间、资料和作者的学识所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事关探秘“人间天堂”的大事,望专家与读者不吝赐教!
它像童话一样纯洁,像天堂一样令人嚮往。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和纯净的空气那里没有仇恨、战争、猜忌和嗜血的欲望;那里就是美与宁静、安然、知足、和谐的天堂。
这片乐土叫“香格里拉”!
虽然它出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令人嚮往的人间天堂,可是许多痴心的中外人士一直相信它并非无中生有的幻想,它的“蓝本”在中国,相信它并没有消失。为找到这人间天堂,人们一直苦苦地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直至1997年才传出了振奋人心的讯息,云南省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香格里拉”的概念,可以泛指整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甚至包括其周边的更广大的地区。《英藏汉大辞典》也解读为“迪庆就是香格里拉”。本书的“香格里拉”也泛指迪庆藏族自治州。为防误读,作为县名的“香格里拉”则写作“香格里拉县”。
这“世外桃源”还真有许多不寻常!
你知道世界上不数一也数二的转经筒在哪里?
你知道香格里拉不仅让游人醉,也能让游鱼醉吗?
你知道在香格里拉有的地方不仅可以呼风唤雨,还可以呼唤泉水吗?
为什幺“柔情似水”的说法被虎跳峡颠覆了?
为什幺2005年独克宗古城被央视评为“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
为什幺300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能寻访到虎跳峡,却没留下翔实的描述?
为什幺80年前着名地理学家、探险家洛克,不惜代价租飞机拍摄一个峡谷?
为什幺我们在一些高山上“不敢高声语”,是“恐惊天上人”吗?
为什幺一直闯蕩世界的洛克,讚誉梅里雪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山”?
为什幺着名诗人、作家晓雪先生在雪山前惊叹“在如此壮丽神奇的景观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为什幺着名作家冯牧先生说“谁要是到了云南而没有去过碧塔海,谁就不能说真正领略了云南的无比奇妙的自然风光”?
为什幺自1997年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地涌八这里“朝圣”?
为什幺这片净土让我醉,又让我畏呢?
香格里拉最震撼我的是大山、大江、大峡谷、大草原!这是一种天地的大美,一种原始、古朴、狂野的阳刚之美。它似一部豪爽、激昂、奔放的天地交响曲,让我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也令我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油然而生敬畏自然之心!
现代的某些景区被标榜为原汁原昧,然而常常充满了脂粉味、奶油味、雎琢味,却嗅不出它的本味。香格里拉既有豪迈彪悍的一面,又有未经雕琢自然天成的一面。
香格里拉也不乏阴柔之美,它有云雾中神秘莫测的雪峰,雾霭里若隐若现的湖畔。
我以为香格里拉之美更受“驴友”(旅友的谐音)青睐,因为他们更喜欢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原始、古朴、狂野之大自然;他们更有吃苦耐劳精神,能走、能驮、能背。
有人说旅游好似钓鱼,好钓者其目的不完全在于钓到鱼,吃到鱼。旅游也一样,旅途中的等待、期盼、惊喜,“驴友”间的交流、互助之乐,有时并不亚于到达目的地本身。当今的“驴友”可谓深得旅游之妙,旅途中苦中之乐与到达目的地之乐,这是享受双重之乐。
作为“驴友”中的一员,我还是一名“好摄之徒”,我和哥们热衷于背着摄影包深入不毛之地寻幽探奇,已走遍了云南各州市的奇山异水、村村寨寨。
执笔神游之际,不仅香格里拉的雪山草原让我激情澎湃,与我多次走进这净土的影友和当地友人的音容笑貌也总是伴随着山山水水浮现到我的显示屏上。于是我有时连人带景定格于文稿之中。书中徒步梅里雪山和虎跳峡就是“好摄之徒”的“驴行”写照。
其实这种笔法正好与书名《寻秘香格里拉》扣题,寻的功夫与时间得花不少在路上。能定下这一书名,还得感谢深谙旅游之道的出版社编辑的创意。
笔者行文一贯喜欢寓庄于谐,力求真实、準确,新颖、生动、有趣、实用。
据两位文友反馈:他们看重此书的两点。一是如读波浪迭起的游记散文,不仅见美景,还被悬念所牵,而进入书中与作者和游伴一起惊,一同喜。二是如有导游全天候陪伴,从行前準备到景区的交通、线路、里程、门票等,随问随答。也有人抱怨,要是早日见到书中的环形旅游线,他的四五天时间和千把块钱就不会白搭进去了。我不敢说这条线是我的发现,因为近年公路线正日益变得四通八达,那是客观摆在迪庆大地上的。也许在此之前,已有人提出来了,只是我所见有限罢了。
在此我要感谢云南的多位摄影家为本书的观赏性做出的贡献,其中有被称为“昆明摄影界掌门人”的摄影名家扬长福先生,还有曹国忠、周国能、刘扬武、王德佩、于建明、张佐、余志等先生。
因时间、资料和作者的学识所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事关探秘“人间天堂”的大事,望专家与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