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走流程》(双色图解版)于2019年9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唐文君。
基本介绍
- 书名:管理就是走流程(双色图解版)
- 作者:唐文君
- ISBN:9787515518060
- 定价:58元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流程管理通过梳理企业的内部运行方式,合理规範作业,减少成本支出,降低不良损耗,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最佳化服务质量,从而扩大企业效益。本书以双色图解的形式,从流程管理的整体规划、逐级梳理、高效执行、监督管控、考核到人、细緻检查、重点最佳化等七个方面为读者逐步解读流程管理的本质,让流程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责任到人,结果到位,全员高效。本书适合企业各级管理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唐文君,心理学硕士,软体工程硕士,中国百强讲师,战略重构专家,组织与团队管理专家,沙盘模拟体验专家,香港爱思达集团董事长,天香赋沉香集团董事长,多家企业董事,总裁私人辅导顾问,EAP企业培训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领导力特训营培训导师,北京大学滙丰商学院团队建设体验课程培训导师,TPC训、练、辅三位一体系统服务模式创始人、倡导者,TAB360团队能力建设系统发展模式创始人、倡导者。主张所教即所做,以企业实际案例教学,用训、练、辅三位一体模式将知识转化为行为和工作绩效。着有图书《做中层就要这样抓落实》《极简团队》等。
核心课程有:组织行为与团队打造,极简团队,团队驾驶舱——如何打造和驾驭您的核心团队,LTC领导力特训营,企业战略重构建——“网际网路 ”时代新常态经济下的中国企业突围之道等。
目录
第一章流程管理:让一切工作变得简单
流程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影响企业的业务与绩效。流程管理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有效措施,对企业的各种流程进行梳理、整合、最佳化,确保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简洁、高效,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1.1规範操作,靠人不如靠制度
1.2提升效率,减少反覆沟通与重複执行
1.3全面监管,每项工作都能找到责任人
1.4积累经验,将个体经验梳理成书面流程
1.5构建文化,流程管理常态化
第二章整体规划:从全局角度编织企业流程网
流程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合理规划、设计流程,为流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企业流程管理涉及整个企业,所以,在规划、设计流程时要从全局角度编织企业流程网。
2.1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设计流程框架
2.2流程设计要实现端到端
2.3盘点流程清单,清晰规划逻辑
2.4流程要由归口部门设计
2.5将核心业务流程作为设计重点
2.6设计并绘製一张流程图
第三章逐级梳理:全面解决流程散、杂、乱问题
通过对企业核心流程以及各部门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评估企业流程管理与运作现状,并进行最佳化与规範,从而建立标準工作流程手册。通过梳理流程,可以理顺企业的流程网,找出流程癥结,重塑以客户为导向,建立面向客户、面向增值、面向过程的流程管理体系,使企业日常工作达到规範化管理,全面解决流程散、杂、乱问题。
3.1认清目标,实施全面的流程调研
3.2一级流程,通过组织架构划分管理功能
3.3二级流程,岗位设定要找到管理的承重点
3.4三级流程,明确岗位职责
3.5四级流程,定义每项具体工作的标準动作
第四章高效执行:谁都担负职责,谁都没有特权
没有执行,流程管理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流程的价值依靠高效执行来体现,即保证一切行动以流程为準,谁都担负职责,谁都没有特权。
4.1执行到位的流程才有价值
4.2给员工一个明确简洁的工作指令
4.3合理分工就能实现1 1>2
4.4给每项工作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4.5充分发挥流程标桿的示範作用
4.6採用执行工具提升执行效率
4.7定期、分级与员工进行沟通
第五章监督管控:保证执行效果“不跑偏”
由于对执行指令理解不準确、工作效率低下等种种问题,最终会影响流程执行的效果。所以,管理者要对流程执行过程实施一定的管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避免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失误导致“越走越偏”。
5.1利用PDCA循环实现闭环监督管控
5.2控制了节点就控制了进程
5.3事前要定责,事后要问责
5.4严格控制好关键风险环节
5.5适度授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5.6向有效监督要结果
第六章考核到人:让员工更自觉、更积极
流程是否发挥作用,有赖于员工在工作中对流程的执行程度。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更好地确保流程的执行情况,帮助管理者完成流程管理目标,真正将流程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6.1面向绩效的流程才能产生利润
6.2建立与流程挂鈎的绩效考核制
6.3既要有任务,也要有指标
6.4用完善监督促进执行
6.5持续沟通保证流程绩效考核效果
6.6做好绩效反馈,改进绩效结果
第七章细緻检查:望闻问切寻找流程“病灶”
对流程进行整体、细緻的检查,找出流程中存在的“病灶”,重点解决问题,让流程进一步得到最佳化,提升流程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7.1流程检查是手段不是目的
7.2自查、互查、专项检查
7.3用流程稽查法检查流程执行度
7.4从流程绩效看流程运行结果
7.5评估客户满意度以倾听客户评价
7.6利用流程审计给流程做全面检查
第八章重点最佳化:修复漏洞,打开癥结
为什幺企业流程会经常陷入瘫痪停滞的状态?因为流程具有生命周期,需要不断地设计、梳理、开发、调试、部署、维护、最佳化乃至淘汰。所以,管理者应该阶段性地对流程进行评估与监控,通过不断发展、完善、最佳化业务流程,保证流程的持续适用性,确保企业高效运营。
8.1流程最佳化要以产生问题的原因为重点
8.2建立流程最佳化专项小组
8.3收集、分析、整合最佳化需求
8.4用最佳化方案指导最佳化行动
8.5根据最佳化需求选择具体的最佳化工具
8.6木桶原理:识别、最佳化流程中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