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9-12-20 10:14:24) 百科综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以及直属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组成。

目前,学院拥有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套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网路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无线网路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含14个二级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创办时间:1958年
  • 现任执行院长:吴枫
  • 学院代码:210
  • 所属区域: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 杰出院友:李学龙,李世鹏,姚新,李卫平

办学规模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等4个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目前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学院的计算机软体、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系统、多媒体技术与网路通信、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现代通信与电子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微波与天线、智慧型系统、软体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教学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科学技术的前沿,接受良好的科研和工程训练。学院的学生素以活跃着称,在国内外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一贯保持重视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彆强调学生的数理、信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教育,转变传统的“工科”培养方式,着重于高技术前沿学科领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具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9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37名(博士生导师29名)、副教授88名。学院紧紧围绕无线网路通信、智慧型信息处理、信息化製造与服务、高性能计算、微电子与积体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等重要创新方向,积极开展宽频移动通信网、无线感测器网路、语音合成与识别、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下一代网际网路及内容服务、微波毫米波系统技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机器人、现代服务业信息化、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作业系统、计算智慧型与人工智慧、数模混合信号IC设计、射频IC设计、安全晶片设计、数字媒体安全、网际网路安全、无线网路安全、空天信息对抗与安全等信息科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空间科学研究基地、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组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以及直属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组成。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6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成立于 1958 年,现有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5人。
  • 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声学,生物医学
  • 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研究机构:信息处理中心,微波毫米波工程中心,统计信号处理研究室。

自动化系(10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 1958 年,首创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自动化系现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1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东琳教授兼任自动化系主任。
  • 本科专业:自动化
  • 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路传播系统与控制,信息获取与控制
  • 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

教育培养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信息获取与控制(081121)共七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三、学制及学分
1.硕士培养模式。
2.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
四、课程设定
五、作为信院下面的老社团——无线电协会,这学期怎幺能少了电子小製作这样的活动呢?了解到很多同学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亲手製作一个电子作品,还有些同学时常会觉得电子製作是一件很难很理工男的一件事,一场电子小製作活动的策划就这样产生了。关于做什幺,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最后,我们选择了既与无线电有着密切联繫,也难度适中的电子项目——对讲机。

科学研究

信息学院的学科体系完整,专业方向瞄準国际科技前沿,瞄準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中科大理工结合的优势,在语音信息处理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国内语音及语言技术的发展。在若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如无线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网路体系结构与新媒体套用、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毫米波工程技术、过程先进控制与系统建模、国家新一代音视频标準等。在上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学院大量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还与许多国内外着名企业有紧密合作。近年来取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8项,授权专利57项。
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余玉刚教授及其课题组对仓储系统的分类存储策略模型进行了重建与最佳化,发现了系统存取货物所需时间与分类数量之间在一般情景下的“碗形曲线”关係(图中“Our model”曲线),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无论货物仓储数量多少,货物分类个数控制在3-5类总能实现仓储效率的最最佳化,解决了近40年理论与实践不一致之谜。该成果的主要结论发表在管理学顶级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5, Vol 24, Issue 8: 1235-1247]上,管理学院郭晓龙博士与荷兰的Rene de Koster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作者。

荣誉奖项

科技

  • 2015年,《图像非均匀计算理论与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2年,《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的理论方法《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2年,《风能太阳能转化、存储及套用的智慧型控制技术》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11年,《智慧型语音互动关键技术及套用开发平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1年,《面向複杂最佳化问题的自适应集成进化计算理论与方法》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03年,《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02年,《KD系列汉语文语转换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比赛

  • 2015年,CCF全国青年大数据创新大赛综合特等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