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宁远县(湖南省宁远县)

(2021-07-11 21:00:02) 百科综合
宁远县(湖南省宁远县)

宁远县(湖南省宁远县)

宁远县,是湖南省永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东连新田、郴州市嘉禾县,南靠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道县、双牌县,北界祁阳县。宁远县获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总面积2510平方公里,全县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4个民族乡以及4个国有林场。宁远县境内有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帝陵等着名景点。

宁远县是中国粮食主产比照县、生猪调出大县、优质油茶林基地示範县、现代菸草农业整县推进试点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生态文明示範工程试点县、生态功能区补偿县、法治创建先进县、科普工作示範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是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旅游强县、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城乡环境卫生十佳县。 2018年4月23日,湖南省政府同意宁远县脱贫摘帽。2018年9月26日,宁远县荣获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宁远县
  • 外文名称:Ningyuan county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永州市
  • 下辖地区:舜陵、文庙、桐山3街道及16乡镇
  • 政府驻地:舜陵街道印山路98号
  • 电话区号:0746
  • 邮政区码:4256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南部
  • 面积:2498平方千米
  • 人口:84.5万(2013年)
  • 方言:西南官话或湘语、湘南土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帝陵等
  • 机场:距永州零陵机场120公里
  • 火车站:距永州站、道州站和郴州西站分别为130公里、56公里和127公里
  • 车牌代码:湘M

历史沿革

秦代,今宁远县境内设有舂陵、泠道二县,是为建县之始。
宁远县
西汉时,今宁远境内设营道、泠道二县和舂陵侯国,属零陵郡。初元四年(前45),舂陵侯国併入泠道县。新莽王朝时,改泠道县为泠陵县,改营道县为九疑亭。
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泠道、营道县名。
三国东吴凤凰元年(272),析泠道县置舂阳县。
晋朝永和年间,改舂阳县为舂陵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舂陵、泠道併入营道县。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萧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梁兴县为唐兴县;长寿二年(693)改为武盛县;神龙元年(705)复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延唐县。
五代后梁时改为延昌县;后唐时复为延唐县。
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延唐县为延熹县。
北宋乾德元年(963),改延熹县为宁远县,属荆湖南路道州江华郡。
明洪武元年(1368),宁远属道州府。
洪武九年(1376),宁远属湖广省永州府道州。
明崇祯十二年(1639)划境东北部南北二乡十三里置新田县,宁远仍属永州府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设湖南省,宁远县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
民国三年(1914),废府留道,宁远属衡阳道。
民国11年(1922)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宁远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16年(1927)划县境北阳明山区及新田、祁阳、桂阳等部分地,设立阳明县。
民国20年(1931)改阳明县为阳明特别区,民国22年(1933)撤销,原宁远划出地复归宁远。
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颁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暂行条例》。
民国26年(1937)12月,宁远县属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39年(1940)4月第九行政督察区改名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宁远仍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7日,宁远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宁远县属湖南省永州专员公署(后改为零陵专区)。
1952年11月并衡阳、零陵、郴州三个专区为湘南行政公署(设衡阳),宁远县属湘南专区。
1954年7月撤销湘南专区,恢复衡阳、郴州二个专区,宁远属衡阳专区。
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宁远属之。
1968年9月15日,零陵专区改设零陵地区,宁远属之。
1995年11月22日,撤销零陵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地级永州市,宁远属之。
2000年,宁远县辖12个镇、5个乡。
2000年末,宁远县辖12镇、5乡。
2013年,撤销舜陵镇,建立舜陵、文庙、桐山3个街道办事处。
2014年,撤销保全乡,设立保全镇。
2015年7月21日,设立东溪街道办事处,由文庙街道分出。
2015年8月26日,荒塘瑶族乡更名为五龙山瑶族乡。
1996年,宁远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人口73.2万人。辖12个镇、5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舜陵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湾井镇、水市镇、中和镇、冷水镇、鲤溪镇、天堂镇、禾亭镇、仁和镇、太平镇、桐木漯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九嶷山瑶族乡、荒塘瑶族乡、保全乡。县政府驻舜陵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宁远县常住总人口738259人,其中,舜陵镇120494人,天堂镇40626人,水市镇66614人,湾井镇36586人,冷水镇74030人,太平镇54242人,禾亭镇40732人,仁和镇32178人,中和镇62040人,柏家坪镇52941人,清水桥镇36590人,鲤溪镇44371人,九嶷山乡28588人,保全乡29017人,棉花坪乡4708人,桐木漯乡4439人,荒塘乡10063人。
2000年末,宁远总人口77.42万人。辖12个镇、5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舜陵镇、天堂镇、水市镇、湾井镇、冷水镇、太平镇、禾亭镇、仁和镇、中和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鲤溪镇、九疑(山)瑶族乡、保全乡、荒塘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共有698个村(居)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宁远县常住总人口702562人,其中,舜陵镇127115人,天堂镇34752人,水市镇63323人,湾井镇34222人,冷水镇71255人,太平镇48561人,禾亭镇38617人,仁和镇28869人,中和镇60547人,柏家坪镇54777人,清水桥镇34384人,鲤溪镇40843人,九疑山瑶族乡25738人,保全乡26462人,荒塘瑶族乡7690人,棉花坪瑶族乡2203人,桐木漯瑶族乡3204人。

行政区划

2016年宁远县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4个民族乡以及4个国有林场。县治驻舜陵街道。
街道办事处:舜陵街道办事处文庙街道办事处、桐山街道办事处、东溪街道办事处
镇:天堂镇、水市镇、湾井镇、冷水镇、太平镇、禾亭镇、仁和镇、中和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鲤溪镇、保全镇(原保全乡)。
民族乡:九嶷山瑶族乡、五龙山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
林场:九疑山林场、白云山林场、雾云山林场、洋塘林场。

地理环境

位置

宁远县位于湖南南部,萌渚岭北麓,南有九嶷山,北倚阳明山,东连新田县、嘉禾县、蓝山县,南接江华瑶族自治县,西邻道县、双牌县,北界祁阳县。地处东经110°42′~112°27′,北纬25°11′~26°08′之间。南北长104.7千米,东西宽52.2千米,总面积2526平方千米。
宁远县

地貌

地貌类型多样,境域四面环山,呈舟状地貌,最高海拔1959.2米,最低海拔165米。山丘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3%。 境内四面环山。南耸九嶷山,北枕阳胆山,西都岭,东亘雾云山。
九嶷山九嶷山

气候九疑山

宁远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年均日照1650小时,年均气温18.4℃,年均相对湿度79%,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水文

水系发育,泠、疑、舂、仁四水流贯全境,自南、北向西在道县注入潇水,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宁远县处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北部,湘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资源品种多、矿点多、规模小,全县已发现矿种25种、矿地72处,矿点、矿化点67处。探明有可采储量并经主管部门审批的仅有新开锑矿和清水桥铅锌矿。有色金属矿种多,多数可开採储量少,而储量大的灰岩、大理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开採利用少。共(伴)生、低品位,暂难利用的矿多,如钨、锡、铜、铅锌、钒等共(伴)生、品位较低,尚难开发利用,但开发利用潜力大。
宁远县(湖南省宁远县)
1978年以来,宁远县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铅、锌、铜、锑、铁、高岭土、水泥灰岩、砖瓦粘土等十几种。2001年,突出开发利用水泥灰岩、建筑用灰岩、砂石、砖瓦粘土铅锌、锑、炭质页岩等。矿产品除锑、铅锌销往外地外,其他均为县内利用。

水资源

南、北山区水量每平方公里110万立方米。东部岗丘地区仅61万立方米。每年从蓝山县流入水量约1.08亿立方米。1978~2003年26年中,全县年平均径流深784.2毫米,年平径流量约19.8亿立方米。经各河流分段计算,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1.24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68615千瓦,已开发35090千瓦。
宁远境内长度在5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60条,发源于县内的59条,发源于外县的1条。除黄司河流入祁阳县白水,下坠河经嘉禾、新田流入舂水外,其余河流均经县西注入潇水。
宁远县有地下河42条,流量1282.1升/秒,较大泉井336个,流量722.09升/秒。二者总流量为2004.19升/秒,其中岩溶大泉34个,流量478.12升/秒。地下水分为鬆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缝水和碳酸盐类岩溶水三种类型。

森林资源

查明有森林植物2000多种,乔木和灌木树种87科254属596种,其中有栽培价值的236种,有适用推广价值的72种。按林种分,用材林218种,经济林96种(其中果木33种),防护林152种,薪炭林130种。优势树种是杉木、马尾松和油茶。
有珍稀优良乡土树种5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水杉(引种)、摇钱树、红豆杉3种。二级保护树种有银杏、钟萼木、胡桃、福建柏、篦子三尖杉、杜仲、观光木、半枫荷8种。三级保护树种有红豆树、油杉、皂荚、黄连木、红楠、光皮树、交让木、栓皮栗、椴树、领春木、桢楠、白辛树、华南五针松、紫茎、凹叶厚朴、厚朴、油杉、红椿、南方铁杉、重阳木、三角槭、拐枣、鹅耳枥、榉树共24种。湖南省属重点保护树种有中华五加、檫木、香榧、南方红豆杉、红花木兰、金叶白兰、白克木、香桦、湖南石槠、金毛柯、湖南山核桃、小叶黄杞、穗状猕猴桃、罗汉松、滇楸等15种。

土地资源

宁远县土地类型多,耕地少;母质母岩多样,以砂岩为主;土壤分布规律明显。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末,宁远县总人口77.42万。
2013年底,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个乡、4个民族乡,总人口为84.5 万人(2013年),其中城镇人口18万人,乡村人口66万人。

民族

宁远县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散居县,除汉族以外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28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九嶷山、荒塘、桐木漯、棉花坪4个瑶族乡,5个散居瑶族村,36个民族自然村。四个瑶族乡分布在县境南北边远山区,都是典型的农业乡镇。

交通运输

宁远县距长沙、广州均在400公里以内,二广高速已建成通车,距永州零陵机场120公里,去广州只要4个小时车程;厦蓉高速也已建成通车。宁远县距永州站130公里,距郴州西站127公里,距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桂林180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
2013年新增客运班线2条,新增客运车辆14辆,新增特种载重车辆32辆、特种专用货运车辆42辆、其它货运车辆132辆。
2013年,宁远绕城公路全长8.515公里,路基宽42米,路面宽34米,总投资2.767亿元。绕城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A2标泠江大桥已完成30根/471米桩基成孔、灌注;A1标路基路面BT模式建设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建成后的绕城公路将为宁远县的一条高标準的样板路、景观路。
全长6.418公里的厦蓉高速宁远互通至九嶷山连线线建设顺利开展。全长17.66公里的S236宁远中和至县城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2013全年已完成77.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008万元,占年计画的75.1%,11月将可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经济概况

2013年宁远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在2013年分别达到101亿元、104亿元,增长11%、3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9.4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超过八亿,达到8.4亿元,增长25%。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湖南省分别较2012年提升2位、3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为25.6︰36︰38.4,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74.4%,提高0.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8.4%;税收占比7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2013年引进项目38个,到位外资7600万美元,内联引资36.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00万美元,经济外向度有所提升。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898432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273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4493 万元,同比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5666万元,同比增长12.3%。按常住人口核算的人均GDP12697元,较上年增加1476元,同比增长13.2%。

农业

2012年宁远县年末耕地面积38270公顷,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343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97426万元,同比增长3.3%;林业产值30034万元,同比增长9.0%;牧业产值 166023万元,同比增长3.7%;渔业产值24902万元,同比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958万元,同比增长15%。201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000公顷,共收穫粮食303225吨,同比增长1.5 %。经济作物中,烤菸种植面积8.3万亩,收购菸叶21.79万担(含级外菸叶12697担);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特别是油菜籽播种面积达2590公顷,产量4118吨,分别增长57%和43.2%。
宁远县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29.4万吨,建成优质稻基地10万亩。现代菸草农业稳健发展,收购菸叶20.8万担,连续两年产值超过3亿元、税收过亿元,跻身湖南省省第二。发展高产油菜10万亩、商品蔬菜18万亩、优质水果5万亩。绿化造林10万亩,连续三年永州市第一;发展油茶4万亩、千亩示範基地6个。新增规模养殖场60家,2万头规模猪场开工建设。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九嶷山兔风味食品获省农博会金奖。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农机总动力达到102万千瓦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三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太平镇鑫农合作社分获国家、省级示範社。统筹重点水利和面上水利建设,兴修“五小”水利工程3800处,清淤扩容山塘1200口;兴建集中供水工程13处,解决5.9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扶贫产业开发5120人脱贫。
宁远的特色食品一般有酿豆腐、红薯酒、血兔、宁远粽子、宁远扣肉、宁远血鸭、宁远粑粑、禾亭水粉、宁远果子、宁远地瓜乾、宁远红瓜子。

工业

2012年,宁远实现工业总产值795286万元,同比增长2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271万元,同比增长28.9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35015万元,同比增长19.93 %。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268239万元,同比增长17.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3872万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4367万元,增长5.6%。2012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其中2012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4037万元,同比增长26.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08%,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2012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县具有三级质资及以上的建筑企业增加到10家。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335万元,同比增长25.8%,实现税金总额6462万元,较上年增长95.2%,施工项目招投标推行面达到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 %
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21.6%;规模工业总产值68.5亿元,规模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到25.6%,新增入统规模企业10家;工业税收超过7000万元,同比增长40%,增幅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工业技改投入超过10亿元,企业申请专利211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4家,“三高”企业关停面超过90%。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1653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7331万元,同比增长50.21%,占全部投资的72.2%,是拉动投资的主要动力。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4322万元,增长11.57%。投资结构趋于最佳化,第一产业投资123864万元;第二产业投资245677万元,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44277万元,增长37.7%;第三产业投资402112万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16.1:31.8:52.1,第三产业比重呈逐年增大趋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商品房完工面积3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0%,商品房销售面积18.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2012年商品房销售均价为2390元/平方米,较上年增长34.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唐至清末,宁远县涌现出状元2名,进士82名,文武举人及各类贡生651人,其出类拔萃者有唐代湖广第一个状元李郃,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新中国成立后,宁远更是精英辈出,仅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就达1000余人,其中副师级以上60余人。
宁远县一中宁远县一中
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共有中国小校93所,其中:中学35所,国小58所,教学点274个;在校学生100807人,其中:中学学生32471人,国小学生68336人;教师总数7662人,其中:中学教师3502人,国小教师4160人。职业教育学校4所,教师278人,学生2398人;幼稚园 262所,教师2756人,学生33012人。

医疗卫生

2012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县级医疗服务单位3个,建制镇卫生院17所,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私营医院6所。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634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747床。

社会保障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2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04元,同比增长2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4316元,同比增长17.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37元,增长20.6%。期末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在岗职工总计25361人,比年初增加933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4795元,比上年增加6242元,增长21.86%。
截止到2012年,全县全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57005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171人,比2011年增加269人;企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14人,比上年减少234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527166人,其中新农保居民511430人,城镇居民15736人。全县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78147人,其中城镇居民153292人,职工2485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689143人。2012全年安排就业培训14218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培训5311人,失业人员培训3102 人,创业培训2636人,其他培训3169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7328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12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263户,人数达60115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55户,总人数达19906人。五保户人数736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11221人。

风景名胜

宁远县有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帝陵等着名景点。全县有主类资源8类,占全国标準比例100%;亚类资源24类,占77.42%;基本类型资源65类,占41.94%。已知旅游资源单体194个,其中达到国家五级的4处、四级的15处、三级的30处、二级的42处,一级的80处。专家认为,宁远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世界性和可拓展性、全功能性、全时性,旅游产业发展极具潜力,被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品牌协会授予“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
九嶷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辖区内已开发的景点有舜帝陵、紫霞岩、舜源峰、玉琯岩、古舜庙遗址、文庙、凤凰岩、桃花岩、永福寺、三分石、瑶寨等数十个。
夏朝时为纪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为“中华第一古陵”,历代君王祭祀不断,1999年修复一新,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祭祖朝拜的圣地。
发现新田大冠堡堡主明代石玉生墓发现新田大冠堡堡主明代石玉生墓
宁远文庙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2月在宁远县发现新田大冠堡堡主石玉生墓。

风俗民情

主食
宁远人主食以大米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前,贫苦农民主粮不足,多以红薯杂粮度日,有“红薯半年粮”之说。早餐吃蒸红薯,称之“圆猪圆羊”;中餐吃薯丝掺米饭,称之“芝麻裹糖”;晚餐吃煨红薯,称之“吹吹打打”。20世纪80年代后,稻穀产量剧增,大米真正成为主食。西乡人爱吃打粑粑,北乡人爱吃粽粑。城镇居民早餐多食米粉或麵条。
菜餚
宁远菜餚有四大特点。
一是辣椒。城乡家家都制有剁辣椒,餐餐桌上有辣椒。俗说:“进了宁远界,没有辣椒不成菜”。
二是油炸品。有油炸豆腐片、排散、油炸鱼等。
三是酸鹹菜。习惯把季节蔬菜酸製成乾湿鹹酸菜,尤以东乡为重。
四是腊味。进入冬季,家家都要凉闵吹或熏制腊肉。除猪肉外,还有鸡、鸭、鱼、狗肉等,山区尤甚。炒血鸭、焖狗肉、馅豆腐,为宁远三大传统名菜;色、香、味俱佳,为喜庆节日筵席必备佳肴。
饮酒喝茶
宁远人喜饮家酿酒,以红薯酒为普遍,有“宁远红薯酒,农民家家有”之说县北一带喜用糯米酿酒,再掺烧酒浸泡,谓之“拖缸酒”,有“西路粑粑北路酒”之说。全县各地寒冬时期喜喝热酒,爱劝酒猜拳。东南部山区习惯用饭碗饮酒喝茶.
宁远人喝茶,四乡有别。县境东部喜喝浓茶。太平、下坠、岭头源、云潭、保全一带,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茶,习惯用腌菜送饮。亲友进门,先以茶招待。尤其是妇女,日饮3—4次,早茶、午茶、晚茶和夜茶。禾亭一带喜用沙罐熬茶,以黄豆、花生、糖果送茶。县境南北,平时喝井水,很少喝茶,来了客人,亦多以井水相待,故有“南路并水东路茶”之说。

着名人物

李郃(808-873):唐代文状元,历任河南参军、贺州刺史(加龙虎将军赐绯鱼袋)、通政司佐司政、吏部侍郎授正议大夫等职。
杨齐贤(生卒年不详):南宋诗论家,试製科第一。所着《李太白诗注》(25卷)是宋元明三代最通行的李诗笺注本,另着有《蜀枢集》和《周子年谱》。
石玉生(1366-1394):江西泰和县人,明初随父由江西宦游永州,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以都指挥使司驻军镇守东堡(今大观堡)。明洪武年间,平定杜回子、奉虎晚等数万民族起义军,明太祖朱元璋御封衡永郴桂参将。石玉生于明洪武年间镇压起义,在永郴两州三县建立了48个大型古堡,是新田大冠堡堡主。
熊绣(1441-1515):明代名臣,历任陕西巡按、山东右布政使、兵部左、右侍郎、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事等,卒赠刑部尚书。
荆茂(1447-1517):明代名臣,历任河南道监督御史、广西按察使、浙江按察使、闽浙两省巡按等职。
石焕章(1815-1879):字麟祥,号玉成,清湘军将领。鹹丰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和苗族起义,光绪皇帝诏授一品荣禄大夫。
杨宗稷(1865-1933):清末民初琴学宗师。着有:《琴粹》、《琴话》、《琴学漫录》、《琴镜补》、《琴瑟全谱》、《琴学问答》、《藏琴录》等。
李韫珩(1877-1948):国民党陆军中将,第五纵队司令。
欧阳振声(1881-193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为统一共和党常务干事、国会议员。
世界举重冠军乐茂盛世界举重冠军乐茂盛
石树勛(1901-1972):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国民党总统府少将高参、中央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少将参谋长、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长等职。
乐天宇(1901-1984):着名农林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馆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委。
阙汉骞(1902-1973):国民党高级将领,第六兵团司令。败退台湾后,先后任过台北总司令,澎湖“防守”司令等职。
李治安(1908-1980):国民党起义将领,陆军少将。
欧冠 (1890-1981)号天爵,亦号天觉。宁远一中第一任校长。1948年调任衡州行政督察区专员兼衡阳市长、警备司令。1950年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高级参议。1954年开始,任湖南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参议(后改省政府参事)。
郑茂清(1945-):湖南省前副省长兼省委企业工委书记。
欧进萍(1959-):结构监测、控制与防灾减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前校长、博士生导师。
李运利(1976-):女子举重世界冠军。
乐茂盛(1978-):男子举重世界冠军。
李宏利(1980-):男子举重世界冠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