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战略》内容简介:无可否认,中国过去3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绝大多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这期间,中国从人均国民收入2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长了约10倍。但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和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这不是靠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解决的。
基本介绍
- 外文名:Strategic Thinking on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 书名:国民收入分配战略
- 作者:王小鲁
-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页数:297页
- 开本:16
- 品牌:海南出版社
- 类型:经济管理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4701029
内容简介
《国民收入分配战略》指出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必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带来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王小鲁,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文革”期间长期在农村、矿山、工厂劳动。1978年起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刊物《未定稿》和《中国社会科学》杂誌编辑、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成员、《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杂誌主编和研究室主任。1989年赴国外访问、学习,曾为多家国际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访问学者、访问教授、研究员,承担过多项国际组织研究课题。1998年加入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早期研究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成长、城市化、市场化改革、收入分配等问题。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百篇。曾两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中国软科学奖。被《财经国家周刊》评为2010年度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人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视角
第一节 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历史回顾/3
第二节 已开发国家的收入分配转型:美国模式与欧洲模式/13
第三节 “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与东亚模式的反差/27
第四节 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收入分配模式/31
第二章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改革前后的收入差距变化/37
第二节 城乡、地区、阶层间的居民收入差距/41
第三节 劳动报酬比重为什幺长期偏低/47
第四节居民、企业、政府间的收入分配/52
第五节农村贫困与公共服务/58
第六节哪些因素影响收入差距/68
第三章收入分配失衡与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收入分配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81
第二节 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失衡/93
第三节有没有一个“黄金储蓄率”/103
第四章收入差距与灰色收入
第一节 数据冲突背后的隐性收入/113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119
第三节 求解真实的居民收入/129
第四节 重新审视国民收入结构/139
第五节 巨额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说明什幺/146
第五章影响收入分配的体制与政策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政府权力与腐败/153
第二节 土地的资本化/164
第三节 垄断性行业的收益分配/174
第四节 企业与市场/188
第五节城市化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206
第六章推进改革,最佳化分配的战略思考
第一节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225
第二节 改革生产要素收益分配製度/237
第三节 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途径/247
第四节走向民主与法制的政权建设/254
第七章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
第一节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257
第二节 建立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265
第三节 改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72
第四节 改革教育体制,提升人力资本/277
第五节 同舟共济,和谐发展/285
后记
参考文献
第一章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视角
第一节 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历史回顾/3
第二节 已开发国家的收入分配转型:美国模式与欧洲模式/13
第三节 “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与东亚模式的反差/27
第四节 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收入分配模式/31
第二章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改革前后的收入差距变化/37
第二节 城乡、地区、阶层间的居民收入差距/41
第三节 劳动报酬比重为什幺长期偏低/47
第四节居民、企业、政府间的收入分配/52
第五节农村贫困与公共服务/58
第六节哪些因素影响收入差距/68
第三章收入分配失衡与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收入分配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81
第二节 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失衡/93
第三节有没有一个“黄金储蓄率”/103
第四章收入差距与灰色收入
第一节 数据冲突背后的隐性收入/113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119
第三节 求解真实的居民收入/129
第四节 重新审视国民收入结构/139
第五节 巨额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说明什幺/146
第五章影响收入分配的体制与政策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政府权力与腐败/153
第二节 土地的资本化/164
第三节 垄断性行业的收益分配/174
第四节 企业与市场/188
第五节城市化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206
第六章推进改革,最佳化分配的战略思考
第一节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225
第二节 改革生产要素收益分配製度/237
第三节 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途径/247
第四节走向民主与法制的政权建设/254
第七章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
第一节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257
第二节 建立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265
第三节 改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72
第四节 改革教育体制,提升人力资本/277
第五节 同舟共济,和谐发展/285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