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根草(学名: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缩短,纤细鬚根。茎直立,高可达43厘米,四棱形,密被白色长硬毛,单叶或三出羽状複叶,单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草质,上面被长硬毛,下面沿脉被长硬毛余部无毛,複叶卵圆状椭圆形,侧生小叶最小,卵圆 形;轮伞花序,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极小,披针形,全缘,花萼钟形,带紫色,外面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喉部有长硬毛 环,二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比上唇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青紫色,外面略被微柔 毛,冠筒筒状,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 裂,中裂片较大,先端微缺,边缘波状,侧裂片卵圆形,能育雄蕊,外伸,退化雄蕊线形,短小。花柱外伸,先端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 形,长1.3毫米,淡棕色。6-8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
在中国广西红根草用全草入药,主治菌痢,腹泻,腹痛,感冒。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红根草
- 学名: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管状花目
- 科:唇形科
- 亚科:野芝麻亚科
- 族:鼠尾草族
- 属:鼠尾草属
- 亚属:荔枝草亚属
- 组:丹参组
- 种:红根草
-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68
形态特徵
一年生草本;主根缩短,具多数纤细的鬚根。茎直立,高20-43厘米,四棱形,具四槽,密被白色长硬毛,单一或少分枝。叶大多数基出,也有茎生的,单叶或三出羽状複叶,单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宽1.3-4.5厘米,先端钝或圆形或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粗圆齿,草质,上面被长硬毛,下面沿脉被长硬毛余部无毛,複叶的顶生小叶最大,卵圆状椭圆形,长可达9厘米,宽达5厘米,侧生小叶最小,卵圆形;叶柄长1.5-6厘米,腹凹背凸,密被白色长硬毛。
轮伞花序6-14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极小,披针形,比花梗短或与其等长,全缘,被长柔毛;花梗长1-2毫米,下弯,密被短柔毛,花序轴密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带紫色,长约4毫米,外面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喉部有长硬毛环,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宽约2毫米,下唇比上唇长,长约1毫米,宽3毫米,深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青紫色,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冠筒中部有斜向完全的小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长约5.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2.1毫米,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长约2毫米,宽达6毫米,先端微缺,边缘波状,侧裂片卵圆形,宽1-1.5毫米。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3毫米,药隔长约5毫米,上臂较长,长3.5毫米,略弯曲,下臂短而扁,顶端联合。退化雄蕊线形,短小。花柱外伸,长约13毫米,先端2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1.3毫米,直径0.7毫米,淡棕色。花期6-8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
红根草

红根草生长能适应较大的气温变幅,既耐严寒又耐酷暑,可耐40℃极端高温,在-16.1℃的极端低温情况下无冻害发生。红根草栽培对水湿条件要求较高,喜湿润,但怕淹渍。在光照较强的乾旱地植株长势较差,低矮,分枝率低,开花结实亦少。空旷地种植红根草天然更新能力差。红根草对光照要求不强,需一定的遮阴。在不同光照下的植株,长势差异较大。红根草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低洼草地沙壤土、低丘疏林草地红壤土,以及石灰岩漕谷山脚坡积土均可生长,但以酸红壤或中壤土较适宜。
繁殖方法
红根草果实从6月上旬开始成熟,7月下旬为果熟盛期。成熟后极易脱落,应及时分期採收。小坚果椭圆形,淡棕色,千粒重0.2克,生活力极低,经TTC法测定为8-10%左右。种子含油脂,忌暴晒,否则易造成水分丧失和脂肪氧化而降低发芽率。红根草种子在9.9℃以上即可发芽,可即采即播或贮藏至翌年春播,发芽率低且不整齐。通常播种至发芽需37-47天,发芽持续时间为7-8个月;发芽率最高为25.5%,一般在10-15%之间。
红根草

栽培技术
红根草实生苗需第2年才能抽茎开花,而分蔸繁殖苗当年即可开花。开花结实量随立地条件及栽培措施而异。红根草可全荫棚栽培及与甜茶套种。
红根草基生叶片的增长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历时40天左右,5月中、下旬进入开花结实阶段后,由于消耗养分过多,叶片部分或全部枯萎。因此,红根草的採收期宜在开花前。
红根草

主要价值
红根草中国民间广泛使用,收载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为中成药“複方红根草片”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抗菌解毒、清热除湿,活血调经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咯血、痢疾、痛经、白带、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肝炎、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炎、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红根草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结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