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V. tricolor L. var. hortensis DC.]的全草。全国各地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小儿瘰疬,咳嗽。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三色堇
- 别称:蝴蝶花、游蝶花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科:堇菜科
- 属:堇菜属
- 种:三色堇
-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採收时间:5-7月当果实成熟时,採收全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经。(《中华药海》下部)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
主治
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小儿瘰疬,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採集加工
5-7月当果实成熟期时,採收全草,去净泥土,晒乾。
形态特徵
三色堇,又名三色堇菜。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地上茎较粗,直立或稍倾斜,有棱,单一或分枝。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状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圆或钝,基部圆,边缘具稀疏的圆锯齿或钝锯齿;上部叶叶柄较长,下部者较短;托叶大型,叶状,羽状深裂。花大,直径约3.5-6cm,每个茎上有3-10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花梗稍粗,单生叶腋;小苞片对生,极小,卵状三角形;萼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发达;上方花瓣紫堇色,侧方及下方花瓣均为三色;距较细,长5-8mm。蒴果椭圆形,长8-12mm,无毛。花期4-7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栽培引种,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药材性状
叶多皱缩着生在茎上,托叶较大,羽状分裂,叶片宽披针形,基生叶有长柄。花较大,多色。气微香,味微苦。
药理作用
1、叶有缓泻作用;
2、全草製剂有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稀释黏液作用;
3、抗呼吸道炎症作用;
4、全草有促尿作用;
5、减少葡萄糖转运和蔗糖的水解速度。
相关论述
1、《中国药植图鉴》:“止咳。治小儿瘰疬。”(《中华药海》下部)
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止咳剂,苏联民间用治小儿瘰疬。”
3、《湖南药物志》:“解毒清血。”
4、《台湾药用植物志》:“全草对小儿皮肤病患者,为清血药;昔日用为利尿药及发汗药,或作轻泻剂。治皮肤病(湿疹),腺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