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喇嘛洞黄昏翼龙

(2021-07-07 10:00:04) 百科综合
喇嘛洞黄昏翼龙

喇嘛洞黄昏翼龙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辽宁建昌喇嘛洞九佛堂组发现一种新的蛙嘴翼龙类化石,将其命名为喇嘛洞黄昏翼龙。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喇嘛洞黄昏翼龙
  • 拉丁学名:Vesperopterylus lamadongensi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翼龙目
  • :黄昏翼龙
  • 分布区域:中国辽宁

物种学史

蛙嘴翼龙是一类非常奇特的翼龙类群,它们的个体较小、头骨短而宽、吻端宽阔,有类似青蛙的嘴,嘴里长有类似针的牙齿,是适合以昆虫为食的翼龙类。它们的第五趾延长、颈部短等特徵,类似喙嘴翼龙科。
蛙嘴翼龙类主要发现在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我国辽西的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地层中。目前共发现5个属:蛙嘴翼龙、蛙颌翼龙、宁城翼龙、树翼龙及黄昏翼龙。

形态特徵

黄昏翼龙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是目前世界上地质年代最新的蛙嘴翼龙类,它具有明显的尾巴,且独特之处在于其脚拇指呈対握状态,这在是蛙嘴翼龙也是翼龙类中首次发现。
黄昏翼龙対握的脚拇指显示它可能具有适应抓握状的功能,适于爬树捕抓昆虫,弯曲的尾部也可能帮助其倒挂在树枝上,类似于现生的某些蝙蝠类。
黄昏翼龙头骨相对较小,长度与宽度之比为79.1%;头骨的后部圆滑,尾部具有小于15个尾椎;第I至III掌骨长度相等;第IV附跖骨短于第II及第III;乌喙骨稍微长于肩胛骨;肱骨、第3翼指骨及胫骨长度相当以及脚拇指呈対握状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