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朝花夕拾

(2019-12-30 06:00:55) 百科综合
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朝花夕拾

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朝花夕拾

《青少年名着: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亦舒也有同名小说《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同时也是一部港产电影的名称。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朝花夕拾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页数:112页
  • 开本:16
  • 定价:9.00
  • 作者:鲁迅 太田知惠
  •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2272617, 7532272613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朝花夕拾(青少年版)》编辑推荐:在我们年少时,总会读过几本好书,它们或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或帮我们慰藉了失落的心灵,或让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为了将这份感动和领悟传承下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安徽智之虎文化有限公司2012联袂奉献出一套传世经典——《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2012升级版)。108本巨着本本经典,古今中外大师佳作云集,为孩子们承托起了一片真善美的天空!

作者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髮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鬍鬚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着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图书目录

《朝花夕拾》小引 1
狗·猫·鼠 3
阿长与《山海经》 13
《二十四孝图》 21
五猖会 29
无常 3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3
父亲的病 49
琐记 56
藤野先生 65
范爱农 73
后记 83
附录:鲁迅先生年谱 100

文摘

《朝花夕拾》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幺离奇,心里是这幺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範,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呜叫,竞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人,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lq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幺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幺?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幺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0.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幺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会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幺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樑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樑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P1-4

序言

本书是作者1926年写成的回忆散文的结集,也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1927年,先生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并改名为《朝花夕拾》。
1926年,先生45岁,而《朝花夕拾》中回忆的是先生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想来,先生在1927年结集出版时将《旧事重提》改名为《朝花夕拾》,似乎别有一番用意:清晨的花等到傍晚时再去摘,是否更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这也奠定了这本回忆集的基调:淡淡的温情。
在人们一般的记忆中,鲁迅似乎总是一位“怒目金刚”似的英雄人物,一位总是对社会怀有浓重忧患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黑暗社会现实投枪针砭的斗士。而这本《朝花夕拾》则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作品记述了作者追忆那些年少时分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笔触温情细腻,叙述娓娓道来,那份纯真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充满童趣的画面:一个调皮的孩子,在百草园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在阿长买来《山海经》时,开心不已;在父亲的呵斥下无法看五猖会时,失望难过……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的心中永远装着民族装着社会,于是,即使是在这样一部温情的作品中,他也不自觉地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但是,不管怎幺说,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要认识的是一个不一样的鲁迅。翻过这页,小读者们,你们就将看到一个充满温情的回忆世界,一个有关成长的温情故事。
编者
2011年3月

标 签朝花夕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