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2019-10-24 20:57:29) 百科综合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肯亚一家精神病院发生了精神病人集体出逃事件,参与该事件的共有75名患者,他们在制服医院保全、破坏了两扇门后,最终有40人成功逃走。警方介绍说,这些人肯定事前经过缜密策划。至于出逃原因,可能源于患者不堪忍受恶劣的医护条件,这家医院曾被曝光病房拥挤、患者受虐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 套用学科:新闻
  • 位置:  肯亚
  • 事件:精神病人集体出逃事件

内容介绍

飞越疯人院 据本次出事的藤县第三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介绍,该院的条件也不好,病房拥挤,环境差。所以看起来,本次的出逃事件似乎是上述肯亚事件的翻版。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然而不同的是,本次事件中参与策划、实施出逃的精神病人共有7人(其他30多人都是在这7人得逞后,跟着一哄而逃),这7人全部是经过公安系统送进来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两个疑惑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应该是单独作为,也就是说,在这7个精神病人进医院之前,他们互相之间应该没有联繫。那幺,为何他们进了医院后就“串联”在一起了呢?
或者,如果推翻上述前提,这7个精神病人在被送进医院前就有联繫,那幺这就更需要解释:他们是怎幺联繫在一起的?

诸多先例

飞越疯人院 以下四种情况,公安机关可以把一个人送进精神病院: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1、触犯《刑法》,经精神病学鉴定确认为无责任能力,但需要住院治疗的。
2、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予以行政拘留,经精神病学鉴定确认为无责任能力,但需要住院治疗的。
3、监管场所的在押人员,经精神病学鉴定不适宜关押,需住院治疗的。
4、显现出危害社会的风险,经精神病学鉴定,需住院治疗的。
由这样的规则可知,只要公安机关认为一个人有精神病,需要住院治疗,就可以着手将这个人送进精神病院,而拦在公安机关面前的唯一一道程式就是精神病学鉴定。可现实中,这道程式经常形同虚设。郭元荣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如图所示,该公安局仅仅根据一个人言行异常,就“证明”其精神分裂症复发。然后断章取义的引用刑法第十八条(该条款本来是针对精神病人触犯刑法,且被鉴定为无责任能力的情况,可郭元荣行为异常不代表触犯刑法,更没有经过鉴定,根本无从引用该条款。只是该条款有“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的字眼,便被单拎出来做“依据”了),就把一个人送进了精神病院。而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权力的医学鉴定呢?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证据是:2001年,“收治”郭元荣的医院曾给公安局写信,提出郭元荣可以回家休养,但是因为公安局没有点头,郭元荣又被“收治”了10年!本来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医学权威,却成了公安机关的附庸。

频发之地

飞越疯人院 藤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振光在去年8月着文《藤县当前水库移民上访情况浅析》,指出藤县是广西重点库区县之一,各种水库(水电站)达145座,全县搬迁移民和淹没耕地影响人口296634人。由于补偿标準的问题,移民重信、重访、集体访、越级访、赴邕进京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今年3月,有藤县访民发帖陈情,称去年10月15位村民代表因水电站建设淹地问题进京上访,结果被强制带走,直接押回藤县公安局大院,15人的身份证被公安机关扣押44天。
就在本次精神病人出逃前不久,藤县还发生了村民抗议稀土矿污染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可以说藤县的“维稳”压力很大。在压力之下,藤县公安局“严防死守”——2012年该局的工作亮点总结,把“维稳安保工作出色”列为头条,宣称在首都、省会设定工作组化解了多起群访事件,实现了“七个不发生”。
可在藤县如此高强度“维稳”下,难免让人担心也出现“被精神病”的情况。

相关改革

飞越疯人院 面对“被精神病”频发、而真正的精神病人又缺乏关爱的严重情况,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依靠完善相关法律来解决。千呼万唤之下,《精神卫生法》于去年10月出台,就在今年5月开始实施;限制公安机关强制收治精神病人的条款也写进了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并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似乎精神病人规範收治的春天来了。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然而仔细分析新法,可知前述公安机关决定收治精神病人的四种情况中,只有第一种出现公安机关的权力受到限制——即精神病人触犯刑法且被鉴定为无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是否被强制治疗的决定权不再属于公安机关,而赋予了法院。可上访人员一般不会触犯刑法,公安机关依旧可以拿“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显现出危害社会风险”的理由决定对其收治,这种情况下,又把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权力的任务交给了医学鉴定。
《精神卫生法》为防止医学鉴定失职,做出相应规定:精神病人对医疗机构一次诊断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二次诊断;再不服,还可以申请鉴定机构的鉴定;仍不服,最终可以诉至法院。该法并对医学鉴定的规範化做出一系列规定。可以说从表面上看,《精神卫生法》的实施确是精神病人规範收治的福音。

改革停留

飞越疯人院 然而正如长期从事精神卫生领域维权的公益律师黄雪涛所言:权利仅停留在立法词语上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成为日常实践。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儘管《精神卫生法》规範了医学鉴定,但这样的规範能否抵得住“维稳”压力还是未知数。毕竟“维稳”由政府主导,而医疗机构和鉴定机构又由政府领导,一纸法律既不能改变前者,亦不能改变后者。
《精神卫生法》还对关爱真正的精神病人提出一系列措施和要求,那幺藤县第三人民医院是否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要求,保障了精神病人的权益,也需要追问。
总之,新法实施后,有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效果如何,从本次出逃事件的发生与处理中应该可以一探究竟。
真人版“飞越疯人院”蕴涵的“故事”,会比电影版更“精彩”吗?

相关事件

飞越疯人院 尼亚首都奈洛比一家精神病院5月12日发生精神病患者集体出逃事件。目前逃跑者只有10人返回,还有30人仍下落不明。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事件发生在距离马塔拉贫民窟区附近的马塔拉精神病院。参与该事件的共有75名患者,他们在制服医院保全、破坏了两扇门后,最终有40人成功逃走。
当地警察局长塞缪尔·阿南安普介绍说,逃走的患者都是男性,目前已有2人主动回到医院,另有8人是被家人送回来的,警方还在寻找其余30名患者。阿南安普还分析说,这些人肯定事前经过缜密策划,否则不可能进行得这幺顺利。一名返回的患者说,有病友告诉他,该医院的护士正在罢工。
在发生集体出逃事件前,该精神病院患者曾抱怨医护条件差,称医生提供给他们的药物没有效果。而这家事发医院曾因2011年美国有线新闻网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封锁和遗忘》而备受关注。该纪录片的记者曾潜入医院,曝光了几个刺眼的镜头,例如,病房内非常拥挤,病人曾长期与尸体同处一室。

电影剧片

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七十年代社会政治电影的代表作,该片获得一九七五年奥斯卡奖的五项主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象这样的绝对优势,自一九三四年度《一夜风流》以来尚属首次。
中国版飞越疯人院
由于该片导演是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米洛斯.福尔曼。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表面上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国,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昔日的好莱坞电影也很喜欢涉及精神病患者的题材,但目的是渲染病态心理。《飞越疯人院》儘管撷取类似题材,却有一定的寓意,十分犀利,富于揶揄色彩。但这部电影颂扬的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最后还是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