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是2005年6月1日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作富。本书结合典型案例从理论上讲清、说透,为刑事司法实务提供正确适用法律的理论指导。
基本介绍
- 书名: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
- 页数:282页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6月1日
图书信息
开本: 32开
ISBN: 7503656239
条形码: 9787503656231
尺寸: 21 x 14.9 x 1.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王作富,男,1928年生,河北唐山市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谘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师範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客座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顾问、《检察实践》杂誌学术顾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顾问等多项职务。出版个人专着2部,其中《中国刑法研究》一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编、参编《刑法各论》、《刑法学》、《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下卷)等约6(啷,发表文章80余篇。
内容简介
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与每个公民和单位息息相关。修订后的《刑法》从1997年10月1日实施至今近8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刑法在实施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罪名犯罪不断出现,原有罪名在手段和形式上不断翻新;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多个刑法修正案和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刑法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新颁布的一系列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更準确地运用刑法打击新
罪名犯罪、新形式犯罪,及时有效地发挥刑法的社会秩序保护和人权保障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刑法实施以来,理论界和司法界对刑法进行了深入细緻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归纳、研究,并充分运用到司法实践工作当中尤其是犯罪案件的查办中,指导实务,为办案一线服务,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研究、梳理刑法理论,更好地指导、服务司法实践,我们编写了《刑法个罪司法适用》这套丛书。
丛书针对刑法实施以来司法办案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深人、全面、系统地研究刑法个罪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是一套“关注司法实践,服务办案一线”的实务丛书;一套帮助政法干警全面正确理解刑法个罪,促进和提高办案质量的参考书。丛书以刑法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一线办案实践为基础,以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为重心,坚持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从司法实务的角度逐一阐述刑法个罪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对个罪的分析、说理、论证,做到解难解疑,为办案一线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办案者正确把握和理解办案中罪的重点,能够正确分析、处理办案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丛书突出实用性。做到理论联繫实践,依託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件,以刑法规定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为依据,逐一研究和分析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丛书强调準确性。即对每个问题的论述,特别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所提出的观点要做到有法律根据、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
丛书追求新颖性。一是内容新颖,全书依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运用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办案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体例新颖,对于个罪不按照四个构成要件逐一论述,而是直接研究和论述犯罪构成中及司法认定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 题。
丛书以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各类罪为研究对象构成每本书。有的以刑法分则的一章构成一本书,有的以刑法分则章中的一节或数节构成一本书。丛书关注的是刑法个罪实务,各类罪需要有具体的实践基础,由于刑法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在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实践中适用较少,缺少实务研究的内容及个案,或者不属于地方司法机关管辖,因此本套丛书没有包括这三部分内容。丛书具体目录如下:
1.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司法适用
2.破坏市场管理秩序犯罪司法适用
3.妨害税收、公司(企业)管理犯罪司法适用
4.危害金融安全、利益和管理秩序犯罪司法适用
5.侵犯智慧财产权犯罪司法适用
6.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司法适用
7.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
8.扰乱公共秩序和司法活动犯罪司法适用
9.妨害国(边)境和文物管理犯罪司法适用
10.危害公共卫生和环境资源犯罪司法适用
11.毒品犯罪司法适用
12.妨害社会风化犯罪司法适用
13.贪污贿赂犯罪司法适用
14.渎职犯罪司法适用
为了保证丛书的质量,承担丛书撰稿任务的作者都是法院、检察院工作或者在有关重点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的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青年学者。採取个人独着和合着的形式完成,最后由执行总主编、总主编统一审稿、定稿。
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公安部副部长罗锋、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刘家琛、 着名刑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铭暄担任丛书顾问,对此,深表感谢。对法律出版社及其法律套用出版社社长杨克女士、编辑吴剑虹女士、孙俊甫先生对本套丛书出版的大力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媒体评论
书评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新颖性:内容新颖,丛书依据最新的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运用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办案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体例新颖,增加详目,便于读者迅速查找感兴趣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点;对个罪不再按照四个要件逐一论述,直接研究司法适用中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
实用性:丛书依託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刑事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为依据,逐一研究司法适用中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为刑事司法实务提供实用性的理论指导。
準确性:对每个问题的论述,都做到既有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目录
第一章 抢劫罪
第一节 抢劫罪概述
第二节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準抢劫罪的认定
第四节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五节 抢劫罪加重犯的认定
第六节 抢劫罪中的形态问题
第二章 盗窃罪
第一节 盗窃罪概述
第二节 盗窃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盗窃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第五节 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六节 盗窃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第三章 诈欺罪
第一节 诈欺罪概述
第二节 诈欺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诈欺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诈欺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第四章 抢夺罪
第一节 抢夺罪概述
第二节 抢夺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抢夺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五章 聚众哄抢罪
第一节 聚众哄抢罪概述
第二节 聚众哄抢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聚众哄抢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聚众哄抢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第六章 侵占罪
第一节 侵占罪概述
第二节 侵占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侵占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七章 职务侵占罪
第一节 职务侵占罪概述
第二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共同犯罪疑难问题
第八章 挪用资金罪
第一节 挪用资金罪概述
第二节 挪用资金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挪用资金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九章 挪用特定款物罪
第一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概述
第二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十章 敲诈勒索罪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概述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敲诈勒索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第十一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一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概述
第二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四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第十二章 破坏生产经营罪
第一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概述
第二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三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