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板栗之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汉儿庄乡)

(2019-07-03 13:43:22) 百科综合
中国板栗之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汉儿庄乡)

中国板栗之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汉儿庄乡)

中国板栗之乡,有湖北麻城、广西南宁隆安、河北迁西、河北邢台、山东临沂、湖北罗田、河北遵化、北京怀柔、宽城满族自治县,陕西镇安,安徽广德。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河北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产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板栗之乡
  • 产地: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
  • 销售地:北京怀柔
  • 位置:河北
  • 着名产区:湖北麻城

迁西板栗

2008年3月,迁西板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迁西县地处北纬39°57′15″~40°27′48″、东经118°6′49′~118°37′19″,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昼暖夜凉,这种气候为栗树栽培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主要表现为气温适宜,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降水丰富。迁西县境内板栗种类及品种很多。但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通过科学选种和嫁接,培育出了几个优良品种
迁西板栗外形美观,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它地区的板栗硬、实,故有东方“珍珠”和“紫玉”之美称,宋代诗人晁公溯曾有“风陨栗房开紫玉”之诗句;果仁呈米黄色,易剥、不粘内皮;经科学测定,迁西板栗果仁含水52%以下,蛋白质4%左右,碳水化合物38%以上,膳食纤维2%以上,维生素E40mg/kg以上,钙150mg/kg以上,铁4.5mg/kg以上,维生素C230mg/kg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胡萝蔔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胺基酸。主要有利于人体的指标均居全国各地板栗之首。
宽城满族自治县隶属河北承德,是全国板栗标準化栽培示範区。宽城板栗是中国着名特产,有 “ 东方珍珠 ” 之美誉,荣获 “ 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称号 ” 。作为享誉中外的板栗品牌,宽城板栗 2011 年总产值达 2.6 亿元人民币,出口量占板栗总产量 30% ,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地区)。
宽城“四季分明、温差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和“光照充足、土质疏鬆、土壤微量元素丰富”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板栗生长。宽城板栗果实整齐,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糖,并富含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与其它地区的板栗相比,“宣软蓬鬆、甜度适中、回味余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这得益于一方水土养一方特产。
据了解,栗子树需要含铁的土壤才生长的更好。宽城由于地处燕山深处,土壤富含铁、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适宜板栗生长。所长出来的板栗果面褐红油光,果肉黄白适宜,果实饱满,粒大均匀。

迁西板栗历史

1957年,迁西县板栗发展到9.5万亩,年产板栗412.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近l倍。60年代初期,全县加快建设板栗基地,到1965年,全县板栗发展到13万亩、158万株,年产板栗750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4倍。1967年夏季遭受一场严重的风灾,毁伤栗树2万多株,当年产板栗560万公斤。70年代初由于暴雨、修水库等又毁栗树8万余株。
1973年,全县再掀发展林业生产高潮,提出到1975年板栗产量达到l万吨的目标。1974年3月,长春电影製片厂科教片组在迁西县拍摄了《板栗》科教片。
1978年以后,县内实行各种形式的林果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板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1980年7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迁西县为“板栗生产基地县”,虽因自然灾害和潘家口、大黑汀两大水库拦坝蓄水,以及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工程占地等,前后共砍伐栗树56万株,但到1984年,板栗产量增加到136.8万公斤,成为全国唯一年产板栗超万吨县。
当时占全国总产量的13%。河北省的35.8%。以后全县逐年加快发展以板栗为主的林果生产,并探索出了“围山转”工程开发模式,先后在板栗基地进行了选种、栽培、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低产园改造、板栗花期喷硼、综合丰产技术等试验、示範、推广等,迁西板栗生产有了质的飞跃,巩固了全国最大商品栗生产县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县。
1993年4月,林业部确定迁西县为“优质板栗基地示範县”。1995年,迁西县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全县板栗栽培总面积已达55万亩,2300多万株,常年产量1600多万公斤,出口1000万公斤,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河北省出口总量的近二分之一。

获得荣誉

迁西县具有千年的板栗栽培史和百年的出口史,板栗产品销往国内17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4000万株,常年产量3.5万吨,板栗产业已成为迁西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早在建国前迁西板栗就出口日本。1990年6月,迁西板栗被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林业部、农业部确定为标誌产品。
1998年迁西板栗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十大特色区域名牌产品”.2008年3月,“迁西板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板栗行业第一个地理标誌驰名商标。
2008年以“神栗”为代表的宽城板栗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原产地地理标誌认证和日本有机JAS认证。2010年2月取得了以“宽城板栗”为商标的地理标誌认证,3月取得了欧盟EC有机产品认证和美国NOP“100%有机”产品认证。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百年金栗”商标“宽城板栗”正在向国际化知名品牌迈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