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词典》是2009年06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丘富科。该书收录了从1961年至今国务院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18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务院首批公布的10大类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词典图文并茂,配有81幅彩版、300余幅随文插图和31幅文化遗产分布省区地图,是一部简明扼要、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工具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文化遗产词典
- 作者:丘富科
- ISBN:9787501024216
- 定价:280.00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 开本:16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遗产词典》编写过程中根据国务院、国家文物局、新华社发布的中国文化遗产相关信息,参考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文物报社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就通览》,并得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深深的谢意。本词典词条释文的编写中,对一些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的评论,迄今尚无共识的只作客观介绍,而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内容準确,言之有物。
图书目录
序
前言
凡例
词目表
正文
附录
附表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附表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
附表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
附表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
附表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
附表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
附表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附表八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附表九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附表十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附表十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词目笔画索引
……
序言
一部展示中国文化遗产概貌的工具书《中国文化遗产词典》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在古代中国,经纬天地曰“文”,改易造就曰“化”,合成“文化”一词,其含义为“文治教化”,赋有“人文”之意。在现代,“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考古学界依据出土文物所揭示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程度划分文化类型和文化期,赋予“文化”以更为具体的含义。似乎可以这样来定义“文化遗产”:它是史前以及文明时期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遗存。概言之,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我国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堪称世界之最。自古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各族人民创造传承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具有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历史传承连续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等特点。其中,国务院自1961年3月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迄今为止共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这部词典中均已全部收录。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他重要文物单位,总计2351处,它们是本词典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1985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签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等37处遗产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在本词典中作为有关省区的首选词条人选。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许多是属于“中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的顶尖文物景观。如:“万里长城”,各时代长城累计总长5万公里以上,仅现存较好的明长城即达7000多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军事防御城墙;“天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北京故宫”占地72.4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900余间,是世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颐和园”占地290万平方米,有殿阁3000余间,珍藏文物近4万件,是世界上园林造景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苑;“十三陵”共葬有明代13代帝王及23位皇后,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皇陵;“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大量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蹟,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存最丰富的文化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宫墙长达10公里,是世界上占地最广的皇家宫苑;四川“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一前251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建筑;拉萨“布达拉宫”佛教圣地海拔3。700多米,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甘肃“敦煌莫高窟”现存始建于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