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

(2019-07-14 17:02:18) 百科综合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是于2014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亚南。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
  • 作者:王亚南
  • ISBN: B00JL4044I
  • 类别:文化蓝皮书
  • 定价:58.5元
  • 出版社:社科文献
  • 出版时间:2014-02-0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全国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对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港澳台除外)的文化产业供需情况进行了评估。书中基于1991~2012年增长,以扩大人民民众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2012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应有空间”,认为,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不力导致了文化生产供给增长不足,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必须从增强“内生动力”中拓展出来。

作者简介

王亚南(1956~),男,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师範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得到国内相关学术界公认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1985年首次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2)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3)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4)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5)近几年研创出“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从2011年起主持撰着发布《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系列)。
郝朴宁(1957~),男,汉族,上海人,云南师範大学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生导师,“云南舆情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召集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学术委员,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学术方向为影视艺术、文化产业、新闻传播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文化原传介质研究”,主持完成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产业社会化与文化生态建设”。专着《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成果。参与多部电视连续剧的拍摄,担任大型电视纪录片《跨越》(六集)的策划和总撰稿。
刘婷(1978~),女,汉族,云南澄江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云南大学艺术人类学在读博士生,《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主要学术方向为艺术人类学及休闲文化、休闲产业研究,代表作为《民俗休闲文化论》,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全程参与研创“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合作发表《面向协调增长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十五”以来分析与“十二五”测算》《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系列),负责人员组织和撰稿统筹。
方彧(1984~),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民政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执行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主要学术方向为口头传统、老龄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全程参与研创“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合作发表《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路向——基于文化需求和共享的考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4万亿消费需求透析》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系列),负责文稿统改及英译审校。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文化产业面向需求与共享的发展目标
——1991年以来分析与至2020年测算【王亚南 等】/001
一 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及其相关背景增长态势/003
二 全国城乡民生基础係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09
三 全国城乡民生消费係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12
四 全国城乡文化需求係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16
五 文化消费增长空间暨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测算/021
Ⅱ 综合分析与评价
2 省域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供需协调增长空间
——2000~2012年检测与至2020年测算【王亚南 等】/027
3 中心城市文化产业与文教消费供需协调增长空间
——2005~2012年检测与至2020年测算【王亚南 等】/063
Ⅲ 省域篇
4 江苏:弥合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张 林】/099
5 上海: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陈 琤】/109
6 辽宁: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杨绍军】/119
7 广东: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田 娟】/129
8 黑龙江: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范 刚】/139
9 北京: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肖云鑫】/149
10 福建: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5位【刘娟娟】/159
11 河南: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5位【马建宇】/169
12 安徽: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4位【王国爱】/179
13 山西: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7位【张德兵】/189
14 吉林: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8位【郭 娜】/199
15 天津:弥合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9位【王 玉】/209
16 河北: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0位【蒋坤洋】/219
17 青海: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8位【宁发金】/229
18 内蒙古: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2位【杨媛媛】/239
Ⅳ 中心城市篇
19 合肥: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宫 珏】/249
20 广州: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李 雪】/259
21 福州: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孟玲美】/269
22 昆明: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2位【张 戈】/279
23 南京: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5位【平金良】/289
24 呼和浩特: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5位【代 丽】/299
25 瀋阳:支柱性产业增长目标测算第7位【赵晗君】/309
26 南昌: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4位【黄海涛】/319
27 上海: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6位【秦瑞婧】/329
28 武汉: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8位【朱建平】/339
29 济南: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8位【李珊珊】/349
30 北京:最佳比值增长目标测算第10位【辉 煌】/359
Abstract/369
Contents/371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