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宙学史》是科学出版社2012-5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志超。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宇宙学史
- 作者:李志超
- ISBN:9787030340108
- 类别:科学史
- 页数:221页
- 定价:45.00元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5
- 开本:16开
- 版次:2012-05-01 第1次印刷
内容简介
《中国宇宙学史》内容丰富,适合科技史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参阅,也适合对中国宇宙学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李志超编着的《中国宇宙学史》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宇宙学思想,以天地 万物的物理模型为首,并为此引入适量基础性天文曆法内容。 《中国宇宙学史》内容按作者为中国宇宙学发展史立下的时标顺序展开 。第一个时标——汉武帝太初改历,浑天说取代盖天说,这是中国最大的一 次科学革命;第二个时标是张衡创製多圈浑仪和水运浑象,开闢精密天文学 ;第三个时标是欧阳修作《新五代史》废黜星占家语,预示理学的兴起。另 外,还有两个时标,一是上古的武王伐纣时间表,作者为之作了训诂考定; 二是利玛窦来华传人地心说,为中国进入现代物理学準备了条件,这一条不作详说。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宇宙学概说
一、宇宙学是什幺?
二、宇宙学源流
第二章 远古先秦宇宙观——天地对等
一、远古传说的宇宙观念及武王伐纣时日
二、阴阳家与平天说
三、上古天文曆法的岁时概念
第三章 早期儒道哲学宇宙论
一、时空观
二、《老子》开篇创名解
三、《墨经》的时空观
四、《墨经》有无论
五、《列子》的时空观和物质观
六、宇宙构成的物料——元气说及其前史
七、天人观
第四章 汉代的宇宙学革命
一、太初改历——科学革命
二、《周髀》——终结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三、浑天说的宇宙模型
四、浑天仪象的创作
五、石氏星度年代问题
六、月食预报问题
第五章 从汉到唐的宇宙学争鸣
一、汉代学人论天道常变
二、《淮南子》的天地生成论
三、宣夜说与元气
四、从董仲殊唯整合论到王充唯还原论
五、并驱腾沸的宇宙学争鸣
六、汉魏六朝的历学争鸣
七、一行的困惑与高见
第六章 近古期——天地不等观的发生
一、宋代社会文化以及星占的衰微
二、邵雍象数学与北宋理学
三、沈括的矛盾和疑虑
四、朱熹的贡献
五、元明二代宇宙学
结束语——中国传统思维的扬弃
附录夏商周断代又一时标——夏仲康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