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单位之一,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专业结构比较全面、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
- 简称:地大海洋学院
- 创办时间:2016年11月8日
- 所属地区:中国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2016年11月8日正式成立。2016年8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回响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优势,正式组建海洋学院。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单位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郝诒纯院士为首的研究集体相继在西沙海槽和沖绳海槽开展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的工作,李思田教授等在莺歌海盆地、珠江口盆地等中国近海海区开展含油气盆地及海洋油气勘探分析与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学校先后有6名科学家参加了国际海洋领域最高水平的大洋钻探项目ODP和IODP的科学调查,90年代中后期起,学校将海洋科学学科的发展列入整体规划,通过“211”一、二期工程予以重点支持,学校将该学科确定为大力扶持的学科群之一,海洋地质学科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以该校学者牵头或作为骨干成员主持或参加了海洋“863”高科技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大洋协会项目、海洋油气总公司项目及大批省部级项目,在边缘海构造演化、深海油气形成和赋存机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海底快速化学探查等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推动了学科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

1999年4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中心成立,2001年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海洋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海洋地质”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连续3次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人事部批准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成为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首批联合共建的17所涉海院校之一。2011年获得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已构建了本学科“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格局,形成了以“海洋地质与资源”为主要特色并带动相关海洋专业方向的学科体系。
目前海洋学院已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专业结构比较全面、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2001年开始招收海洋地质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2015年开始招收“海洋科学菁英班”。近年来开设有关海洋科学类课程30余门,招收培养各类学生240余名。在2006年全国50多个单位参评的学科排名中,海洋地质学的排名第5,在2007年的同类评比中排名第4;在2009年教育部主持的全国学科排名中,全国学科排名第4;2013年1月29日,在教育部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科排名全国第五。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