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

(2019-07-19 06:11:46) 百科综合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套装共2册)》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塑造一系列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表现作者和大众追求美好人生、追求心灵自由与解放的人生理想,批判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丑恶。在艺术手法上,《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套装共2册)》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
  •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页数:534页
  • 开本:16
  • 定价:48.00
  • 作者:蒲松龄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31837781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聊斋志异(套装共2册)》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聊斋志异(上)》目录:
卷之一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种梨
劳山道士
长清僧
狐嫁女
娇娜
妖术
叶生
成仙
王成
青凤
画皮
贾儿
董生
陆判
卷之二
婴宁
聂小倩
水莽草
凤阳士人
珠儿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侠女
酒友
莲香
阿宝
任秀
张诚
巧娘
伏狐
三仙
蛙曲
鼠戏
赵城虎
小人
梁彦
卷之三
红玉
林四娘
鲁公女
道士
胡氏
王者
陈云栖
织成
竹青
乐仲
香玉
大男
石清虚
曾友于
嘉平公子
苗生
姊妹易嫁
番僧
李司鑒
保住
水灾
诸城某甲
戏缢
卷之四
阿纤
瑞云
龙飞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恆娘
葛巾
黄英
书痴
齐天大圣
青蛙神

晚霞
白秋练
金和尚
丐僧
蛰龙
小髻
霍生
卷之五
狐谐
续黄梁
小猎犬
辛十四娘
白莲教
胡四相公
仇大娘
李伯言
黄九郎
金陵女子
连琐
白于玉
夜叉国
老饕
姬生
大力将军
卷之六
刘海石
犬灯
连城
汪士秀
小二
庚娘
宫梦弼
狐妾
雷曹
赌符
阿霞
毛狐
青梅
田七郎
罗剎海市
公孙九娘
狐联
卷之七
翩翩
促织
向杲
鸽异
江城
八大王
邵女
巩仙
梅女
郭秀才
阿英
牛成章
青娥
鸦头
余德
卷之八
封三娘
狐梦
章阿端
花姑子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荷花三娘子
金生色
彭海秋
新郎
仙人岛
胡四娘
僧术
柳生
聂政
二商
禄数
卷之九
云萝公主
甄后
宦娘
阿绣
小翠
细柳
钟生
梦狼
天宫
冤狱
刘夫人
神女
湘裙
罗祖
橘树
木雕美人
金永年
孝子
狮子
梓潼令
卷之十
贾奉雉
三生

长亭
席方平
素秋
乔女
马介甫
云翠仙
颜氏
小谢
蕙芳
萧七
顾生
周克昌
鄱阳神
钱流
杨疤眼
龙戏蛛
役鬼
三朝元老
夜明
鸟语
卷之十一
菱角
邢子仪
陆押官
陈锡九
于去恶
凤仙
佟客
爱奴
小梅
绩女
张鸿渐
嫦娥
褚生
霍女
布商
彭二挣
跳神
铁布衫法
美人首
山神
厍将军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
《聊斋志异(下)》

序言

非前言
什幺是神话?通俗地说,神话就是反映原始人类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表达了原始初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正是这种虽然“不自觉”但却是“艺术”的加工,使神话与生俱来地就具有了一种始终不变的最根本属性——文学。
神话对后世的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之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作为重要的文学样武的小说就是导源于神话,至于神话小说和神话之间的血缘关係就更加直接了。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会西王母之事。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滥觞。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小说,专谈神异灵怪的志怪小说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就是东晋乾宝所作的《搜神记》。不仅如此,六朝志怪小说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唐传奇、俗体文学,一直到文言小说如《聊斋志异》等,都产生过极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我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幻想最奇妙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已列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出版。这里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绿野仙蹤》、《阅微草堂笔记》、《镜花缘》、《济公全传》等神话和带有神话元素的几部作品整理出版,呈献给读者。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塑造一系列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表现作者和大众追求美好人生、追求心灵自由与解放的人生理想,批判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丑恶。在艺术手法上,《聊斋志异》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淄博市临淄区)人。19岁为诸生,深受着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后屡试不第,到71岁时才援例为岁贡生。作过幕宾、塾师。30岁后开始写作,直至晚年才集腋成裘,写成此孤愤之作。
  

标 签聊斋志异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