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明·王履画集〈华山图〉》主要内容:王履的《华山图》不仅作为王履的存世孤本受到人们珍视,更以其迥异时尚的独特画风和精闢深刻的画论见解而为美术史家所注目。在元末明初画坛上,王履堪称一位别具一格、自有建树的画家。王履,江苏崑山人,元至顺三年(1332)生,明洪武十八年(1385)尚在,字安道,晚年自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其《华山图》,不仅作为王履的存世孤本受到人们珍视,更以其迥异时尚的独特画风和精闢深刻的画论见解而为美术史家所注目。在元末明初画坛上,王履堪称一位别具一格、自有建树的画家。王履结合临床经验,精究医学经典着作,主张既重视经典医着又应不拘泥于经文,所以在临床医疗实践和医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显着成就,为祖国医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兼工诗文,又精书画,多才多艺,名冠一时,堪称旷世奇才。洪武十六年游华山,回来后呕心沥血作图40幅,各书记游诗于其上,并自作记、序和跋,合为不朽之作:《华山图》册。他认为生活是艺术之源泉,作画应师法自然,绘画应表现基于形的“意”,贵在独闢蹊径。这些艺术观对绘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学着作有《溯徊集》、《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统》,均有一定见解,为历代医学所宗。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明•王履画集《华山
- 作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履
-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0512562
- 外文名:Chinese Painting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页数:72页
- 开本:8
- 品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明·王履画集《华山图》》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1.山外
2.玉泉院
3.瀑布
4.镜泉
5.摘木实如柚者
6.希夷匣
7.上方峰
8.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
9.第一关
10.近青柯坪转处
11.卧洞前石阶上
12.日月岩
13.百尺撞
14.千尺撞
15.老居离垢
16.苍龙岭下段
17.苍龙岭上段
18.苍龙岭顶
19.镇兵宫
20.巨娄迹
21.西峰顶望南峰
22.西峰顶东望玉女峰
23.松林
24.避诏岩
25.自避诏岩转至真武祠
26.真武祠
27.驾师避静处
28.坐安真人肉身之所外望南峰顶端
29.龙潭
30.水帘洞
31.南峰东面
32.龙神祠
33.行至东峰山祠途中
34.东峰顶见黄河潼关
35.明星玉女殿
36.玉女峰顶望东面莲花形
37.玉女峰顶唐玄宗抛简处
38.仙人掌
39.玉女峰后
40.都土地祠
41.画楷叙
42.诗之一
43.诗之二
44.诗之三
45.诗之四
46.诗之五
47.诗之六
48.诗之七
49.诗之八
50.诗之九
51.诗之十
52.诗之十一
53.诗之十二
54.诗之十三
55.诗之十四
56.记之一
57.记之二
58.记之三
59.记之四
60.记之五
61.记之六
62.记之七
63.记之八
64.游华山图记叙
65.重为华山图序
披图喜甚赋此之一
66.披图喜甚赋此之二
67.名人题跋之一
68.名人题跋之二
69.名人题跋之三
70.名人题跋之四
71.名人题跋之五
72.名人题跋之六
2.玉泉院
3.瀑布
4.镜泉
5.摘木实如柚者
6.希夷匣
7.上方峰
8.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
9.第一关
10.近青柯坪转处
11.卧洞前石阶上
12.日月岩
13.百尺撞
14.千尺撞
15.老居离垢
16.苍龙岭下段
17.苍龙岭上段
18.苍龙岭顶
19.镇兵宫
20.巨娄迹
21.西峰顶望南峰
22.西峰顶东望玉女峰
23.松林
24.避诏岩
25.自避诏岩转至真武祠
26.真武祠
27.驾师避静处
28.坐安真人肉身之所外望南峰顶端
29.龙潭
30.水帘洞
31.南峰东面
32.龙神祠
33.行至东峰山祠途中
34.东峰顶见黄河潼关
35.明星玉女殿
36.玉女峰顶望东面莲花形
37.玉女峰顶唐玄宗抛简处
38.仙人掌
39.玉女峰后
40.都土地祠
41.画楷叙
42.诗之一
43.诗之二
44.诗之三
45.诗之四
46.诗之五
47.诗之六
48.诗之七
49.诗之八
50.诗之九
51.诗之十
52.诗之十一
53.诗之十二
54.诗之十三
55.诗之十四
56.记之一
57.记之二
58.记之三
59.记之四
60.记之五
61.记之六
62.记之七
63.记之八
64.游华山图记叙
65.重为华山图序
披图喜甚赋此之一
66.披图喜甚赋此之二
67.名人题跋之一
68.名人题跋之二
69.名人题跋之三
70.名人题跋之四
71.名人题跋之五
72.名人题跋之六
后记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大国,中华民族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极高的智慧和才情,足令世人惊叹。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国绘画,不啻是一座华夏艺术的巨大宝库。如果把整个华夏艺术比做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美不胜收的天下奇景,那中国绘画无疑是这奇景中最迷人的画栋雕梁。漫步在这充盈着美的气息的艺术园林,人们往往会神游天外、思接古今,仿佛被古代艺术大师引导着迈向华夏艺术特有的深邃而玄妙的境界——那色彩纷呈、意境悠远的书画长廊。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魏晋南北朝之后,绘画开始分科,构图、技法、设色都朝着更娴熟的方向发展。历代画家辈出,无数优秀作品问世,成为举世瞩目的传世名作,但因历代战乱,特别是近代以后,很多名画遗失在战火之中,更有一些流失于海外。即便能倖存下来也因各收藏部门的深藏,而使广大读者很少有机会学习及研究。为了使这些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能够系统地、完整地彙辑成集,供今人及后人学习、研究,系列画集《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面世了。
《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的编辑初衷,旨在将古代各个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传世名作辑集,并请着名专家、研究者逐一地评介画家们的生平概况和艺术成就。但编选时对于各地已出版过的一些历代画家画集,将不再重複,便于更集中、更深入地投入完成那些填补空白的选集。
此套系列画集在编选体系上,以朝代为沿革顺序,选编收集历代有影响的画家之名作,或以时代辑卷,或以画派辑卷,或以画家擅长辑卷,力图给学习者、研究者、鉴赏者一个既完整而又各具特色的彙编合成卷。
《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及各方专家的鼎力合作,陆续出版,将蔚为大观,几年后成为一套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各时期、各画派、各位名家名画的重要巨帙。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魏晋南北朝之后,绘画开始分科,构图、技法、设色都朝着更娴熟的方向发展。历代画家辈出,无数优秀作品问世,成为举世瞩目的传世名作,但因历代战乱,特别是近代以后,很多名画遗失在战火之中,更有一些流失于海外。即便能倖存下来也因各收藏部门的深藏,而使广大读者很少有机会学习及研究。为了使这些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能够系统地、完整地彙辑成集,供今人及后人学习、研究,系列画集《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面世了。
《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的编辑初衷,旨在将古代各个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传世名作辑集,并请着名专家、研究者逐一地评介画家们的生平概况和艺术成就。但编选时对于各地已出版过的一些历代画家画集,将不再重複,便于更集中、更深入地投入完成那些填补空白的选集。
此套系列画集在编选体系上,以朝代为沿革顺序,选编收集历代有影响的画家之名作,或以时代辑卷,或以画派辑卷,或以画家擅长辑卷,力图给学习者、研究者、鉴赏者一个既完整而又各具特色的彙编合成卷。
《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及各方专家的鼎力合作,陆续出版,将蔚为大观,几年后成为一套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各时期、各画派、各位名家名画的重要巨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