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2019-08-19 16:08:56) 百科综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亦称“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简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中国近代的主要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用“半封建”这个概念表述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正在逐步瓦解、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正在逐步发展的时期的经济状况。列宁还用这个概念表述处于这种经济状况的国家的性质。“半殖民地”是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状况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世界上存在的一种国家形式及这类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处于一般依附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中间状况,从前者演变到后者的过渡状况。“半”,谓处在某事物转变为另一事物的过渡状态,即某事物已不完全或不完整的状态。列宁称中国是半封建国家,后又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中国近代经济是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主要特徵是: (1)社会生产力开始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近代生产力发展缓慢,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在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中,现代生产力极少,绝大部分生产停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近代工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很小。在近代工业中,主要的是轻工业。没有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力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处于长期的慢性危机之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发达,处于半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2) 财政经济命脉被多个西方列强所操纵。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军事威胁、外交诈欺等手段,在中国取得控制海关、协定关税、沿海和内河航运、盘踞租界、政治贷款、投资设厂等各种特权,操纵中国的财政、金融、对外贸易、国内商业、交通、工业,并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的地位。(3) 多种所有制并存。封建土地制度及建立于其上的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活动,自然经济基础的局部解体,造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阻碍,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帝国主义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即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其中,前3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它们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生产关係。(4) 各个地区之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各个行业、产业之间,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到处表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有的呈现畸形发展。这除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原来就存在不平衡现象之外,主要是由多个帝国主义统治和经济侵略造成的。(5) 广大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日益贫困,过着饑寒交迫的生活。大批破产者无以为生。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发生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并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