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

(2019-07-20 12:06:02) 百科综合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是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兴江。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
  • 作者:李兴江
  • ISBN:9787500486725
  • 类别: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 页数:321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4-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正是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科学认识的一种理论尝试。作者试图在一个均衡一致的框架下,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差距形成和扩大的一般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验证影响区域差距内在的经济系统因素和外在的政府政策与制度因素,并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具体机制和途径。

作者简介

李兴江,男,1963年7月生,甘肃省古浪县人,现为西北师範大学教授、经济字博士字位、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2010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投资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金融学会理事,甘肃省经济学会理事,甘肃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专家组成员。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体制改革》、《财政研究》、《经济问题探索》、《兰州大学学报》和《西北师範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着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着《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伟大理论与实际》等着作6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和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社科成果奖8项,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校级重点学科“套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被评为西北师範大学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西北师範大学优秀教师和孔宪武中青年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
第一节 区域、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第五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区域经济差距理论与机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距理论
第二节 区域分工演进与区域经济差距: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形成与度量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述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距定义及说明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度量与变动轨迹分析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区域经济差距
第一节 中国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差异
第二节 区域对外贸易差异与经济差距变动:协整分析
第三节 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成长差异的影响:回归分析
第四节 区域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六章 汇率变动、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第一节 汇率变动对内外部平衡的影响
第二节 汇率变动对地区经济成长影响差异的机制
第三节 汇率变动与区域经济成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区域R&D投入差异及对经济差距的影响
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成因及对经济差距影响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徵
第八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与机制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合作发展的内生机制
第三节 区域协调合作发展的具体方式:产业园区
第四节 区域地方保护主义及其解除:博弈分析
第五节 区际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第九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实践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
第二节 区域政策监管与经济协调发展
第十章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式扶贫开发与地区差距
第一节 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二般原理
第二节 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系统
第三节 参与式扶贫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以甘肃省麻安村为例
第十一章 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地区差距:以兰州为例
第一节 兰州市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与演进路径
第二节 兰州市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兰州市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