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2020-06-18 14:15:54) 百科综合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信电工程学院是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 创办时间:1994年
  • 类别:大学
  • 主要院系:信电工程系

历史沿革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94年的彭城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2002年6月教育部批准在彭城职业大学与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併组建徐州工程学院,2002年7月,学校进行专业调整后成立信电工程系,2006年7月,学校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将信电工程系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併成立信电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专业设定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体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 “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学院获批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各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2168人。

教职工

学院教职工9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教师中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
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校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徐州市工程机械虚拟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徐州市机器视觉套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虚拟现实与多维信息处理徐州市重点实验室。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4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85篇,其中SCI、EI、CPCI收录3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79项,获软体着作权116项。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教材6部,省十二五重点教材1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3项。
学院“软体与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江苏省实践教育示範中心。电气信息综合实验中心实际使用面积46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1256余万元。

师资力量

总体概述
信电工程学院经过近几年努力,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使学院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均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为主,老中青结合、综合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发展趋势良好的骨干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04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在读博士11人,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超过75%,教师中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计算机硬体类课程教学团队为校优秀教学团队。在校本、专科学生1900多人。
教授 唐翔(博士) 代月明 姜代红 鲍蓉(博士) 邵晓根
副教授 李德杰 程红林 戴磊 王立文(博士) 李爱梅 吕兴军 周维武 刘红玲 吴涛 浦江 翁东风 吴长春 乔淑云 樊兆峰 黄为勇(博士) 高玉芹 鞠训光(博士) 席建中 周宏生 王建颖(博士) 武长柱 焦炳连
讲师 周鼎 李烨阳 于民莲 阮少伟 胡波 徐亚峰 宋红君 侯雷 厉丹(博士) 陈苏海 韩迎朝 孙艳红 陈维宁 郝心耀 陆杨 任春美 申珅 武蕾娜 侯晶晶 宋蕊 李子龙 张丽娜 乔良才 党向盈 孙天凯 田隽(博士) 孙金萍 孔磊 肖洋 王朝阳 康晓凤 王逢州 杨兴运 胡局新 丁宾(博士) 赵文婧 田传耕 田秀玲 陈豹 潘晓博 丁洪影 贾燕玲 朱永红 张艳华 王义 徐晓菊 陈奎(博士) 于蕾 肖理庆 王仁丽(博士) 王海洋 韩成春(博士) 周慧 吴晓楠 朱卫东 林青眉 黄刚 王小磊 朱淼
助教 庄金鑫 王烁 刘妍 沈忻 靳艳辉 程曦 周洁 徐玮玮
高级实验师 王建川
中级实验师 赵海峰
实验员 徐俊 袁媛
其他 王德志 佟恆乐 高鹏 胥斌 安媛 纪素艳

学院领导

院党委书记、院长 邵晓根教授
副院长 鲍蓉 教授
副院长 席建中 副教授
党委副书记 朱淼

职能部门

部门
部门负责人
职务
学院领导
邵晓根
党委书记、院长
朱 淼
党委副书记
鲍 蓉
副院长
席建中
副院长
综合办公室
王小磊
主任
教务科
李 巍
副科长
学生科
黄 刚
副科长
团总支
周 慧
副书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丁 宾
主任
胡局新
副主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陈 奎
主任
徐晓菊
副主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樊兆峰
主任
韩成春
副主任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乔淑云
主任
党向盈
副主任
专业实验中心
赵海峰
主任
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
陈苏海
主任

所获荣誉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体类)教育培养计画
学院201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批准为 “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教育成果

信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套用技术学科为校重点培育建设学科,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80多篇,EI收录12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6部。主持获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3项,校科研课题31项,校教学研究课题20项,横向协作课题8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70多万元。获市级以上科研奖16项。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教材1部,省立项精品教材建设1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基础设施

信电工程学院专业实验中心现下设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软体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网路工程实验室、ARM实验室、DSP原理及套用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感测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等实验室。专业实验中心实际使用面积2000多平方米,800元以上的各类教学实验仪器1126多台套。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微机近1000台。

专业设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开发和维护计算机套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程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软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具备软体系统的综合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主流软体工具的套用能力,能够从事软体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的高级套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软体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採取校企共建、联合培养模式,针对软体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特点和人才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服务外包工作的专业技能、了解服务外包行业和企业运营管理流程、具备服务外包企业要求的员工素质,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体开发、软体测试、软体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软体开发能力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电子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套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能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从事开发、套用和设计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级语言程式设计、通信原理、计算机网路、信号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MATLAB程式设计、可程式器件及套用、单片机原理及套用、DSP原理及套用、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ZIGBEE网路原理与套用开发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系统、厚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工业自动化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综合套用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系统、厚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系统的相关设计工作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课程实验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系统、厚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化工程教育经历,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和自动控制有关的设备製造、系统设计、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等工作,具备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套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地址

徐州工程学院中心校区(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
徐州工程学院中心校区

优秀活动

第三届“我是校园大力士”比赛
“你好,地球”关爱濒危动物之旅-信电工程学院中文百科俱乐部心繫动物温暖彭城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