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渣与下渣

(2019-07-23 23:18:09) 百科综合

上渣与下渣

根据高炉出渣程式的不同,高炉矿渣又可分为上渣与下渣两种。

上渣系高炉每隔一定时间从出渣口放出的矿渣;下渣系每次出铁时,尾随铁水从出铁口流出的矿渣。一般下渣含有少许生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渣与下渣
  • 外文名:cinder and slag
  • 分类依据:高炉出渣程式的不同
  • 类别:高炉炉渣
  • 领域:冶金

简介

根据高炉出渣程式的不同,高炉矿渣又可分为上渣与下渣两种。
上渣系高炉每隔一定时间从出渣口放出的矿渣;下渣系每次出铁时,尾随铁水从出铁口流出的矿渣。一般下渣含有少许生铁。

上渣

当上次出完铁30min后,由于装料和冶炼过程的继续,积聚在炉缸内的熔渣渣面逐渐上升,当达到渣口水平时即可放渣。由于这部分渣是在两次出铁中间从渣口放出的,称这部分渣为上渣。高炉有两个渣口,一般先放低渣口的渣,后放高渣口的渣。在低渣口放渣过程中,炉缸内的熔渣会因冶炼过程的继续而使渣面逐渐上升,当达到高渣口水平时,就可以打开高渣口放出高上渣。因此高炉高渣口上渣和低渣口上渣的放渣过程有一段同时放渣的搭接时间,这段搭接时间一般为10min,但是当出铁次数增加到一定数时(九次以上),放渣时间就相应缩短,为了保证高炉有足够的放渣时间,应保证低渣口、高渣口各有不少于60min的放渣时间,为此就需要延长低渣口、高渣口同时放渣时的搭接时间。所以对大型高炉来说,两次上渣持续流渣时间一般在110min左右。
为了减轻炉渣对铁口的侵蚀,每次出铁前必须将上渣出净,一般应等到有煤气从渣口喷出后,才能堵渣口。

下渣

高炉下渣是直接浮在铁水表面的炉渣,它是通过出铁口和铁水同时放出的。这部分渣从铁口出来后顺着铁沟流入撇渣器,由于铁和渣的比重不同,铁沉底并从撇渣器底部小孔流入铁沟,而聚集在撇渣器前的下渣进入渣沟并流入下渣罐车。
高沪渣量的波动是很大的,这取决于矿石(烧结矿)的性质及其他操作上的原因。渣铁比通常在0.5~0.8左右。为了减少渣对铁口的侵蚀,出渣时应使渣儘可能从渣口放出,以减少铁口的出渣量,因此在有的炼铁厂,下渣量仅为全部渣量的30%左右。

注意事项

在高炉数目较多的炼铁车间,几座高炉的出铁、出渣时间要错开,以减少铁、渣罐车的数量,提高运用率,保证炼钢和铸铁机均衡地生产。
高炉熔渣在採用铁路运输时,一般用渣罐车来装运。由于炉渣不需要保温,渣罐车的罐体不砌砖衬,仅在使用后喷涂石灰浆,以备下次使用。根据渣罐车本身有无运动倾翻装置,渣罐车分为机动和非机动两类。机动罐依靠电动机传动装置倾翻罐体,故称为电罐,非机动罐靠吊车倾翻,一般称为方罐。每次出铁所需的渣罐数量,按每次出铁的渣量,上、下渣分配係数,所选择的渣罐车类型以及装载情况等,通过计算确定。
炼铁车间特种车运输组织工作与炼铁生产工艺过程密切联繫着,为做好总图运输设计和运输组织工作,设计人员和铁路运输工作人员均应了解高炉出铁、出渣的工艺过程以使运输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为了进行炉渣、铁水、碎焦、瓦斯灰以及出铁场材料的运输,当这些货物採用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时,就需要在高炉出铁两侧布置多条铁路线路,这样就不仅使炉下调车作业繁忙,而且运输秩序及安全性均较差。因此,为改善炉下运输,炉前採用水力沖渣和水淬渣的水力管道运输方式,以减轻铁路运输的负担。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