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是一个汉语辞彙,拼音是 tài píng,指社会安定;泛指平静无事。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且说鲁相国季斯安享太平,忘其所自,侈乐之志,已伏胸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太平
- 外文名:peace
- 拼音: tài píng
- 注音:ㄊㄞˋ ㄆㄧㄥˊ
基本解释
- 极盛之世。
史记.卷二.夏本纪:「天下于是太平治。」
近泰平、承平、昇平、昇平
反乱世 - 亦作「泰平」。安宁、平安无事。
近泰平、平安、宁靖、安定 - 亦作「泰平」。
- 南北朝梁敬帝的年号(西元556∼557)。
引证解释
- 谓时世安宁和平。
《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唐温庭筠《长安春晚》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且说鲁相国季斯安享太平,忘其所自,侈乐之志,已伏胸中。”
老舍《龙鬚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 泛指平静无事。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缢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
巴金《家》三九:“带着那幺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 - 谓高低、胜负。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周霸不赶,在阵上高叫:‘秦将愿出阵分过太平。’”
《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若有良将,愿求出阵,定个太平。” - 犹治平。
明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太平之涂辙,非艰危之行径,须是廓而大之。” - 指连年丰收。
《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 地名。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太平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5′北纬32°17′,北与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交界,是鄂北重点门户。全镇版土面积252平方公里,辖7个小集镇,63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0.6万人,镇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太平镇先后被确定为省际重点边界口子镇、国家重点镇。境内的唐梓山风景旅游区被确定为“湖北省级旅游定点单位”和襄樊市“道教文化圣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区,
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区,原太平县。 -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羊岭镇别称。剑阁县辖镇。1951年建太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羊岭公社,1984年复置羊岭乡,1992年建镇。
- 古代地名。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