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它原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本身具有蓬勃向上、坚忍不拔、自由自在以及生命力顽强的特性,它外表柔弱却拥有刚毅的内质(不起眼却内蕴着坚强的生命力)。因此,常青藤象徵着一种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代表一种崇尚自由、深沉含蓄、不动声色却又执着向上的精神。
常青藤文学社是一个有多年历史的老牌社团。常青藤文学社不仅在校内注重发展创新,也注重向外发展。与桂林各大高校文学社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关係,给常青藤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契机。多年以来,社团在发展校园文化事业,浓郁校园文化气息,弘扬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活动能得到学校师生的大力支持,社团成绩多次获得学校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常青藤文学社
- 性质:文学兴趣爱好组织
- 精神:“敢为人先,永不言败”
- 口号:“以墨会友,文传天下”
- 建设理念:发展与特色同行,成长与特色同在
- 成立时间:1994年5月广西桂林
- 主要部门:主席团、创作部、编辑部等
- 指导老师:叶桂郴
- 刊物:《蔓舞青藤》
- 所属高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主管部门:共青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委员会
常青藤文学社简介
桂林航院常青藤文学社成立于1994年5月,是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纯文学社团。常青藤文学社出版了本校最早的校园文学刊物《蔓舞青藤》,为众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常青藤文学社不仅在校内注重发展创新,也注重向外发展。与桂林各大高校文学社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关係,这些都给常青藤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契机。多年以来,社团在发展校园文化气息,弘扬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活动能得到学校师生的大力支持,社团成绩多次获得学校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常青藤文学社,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集体,“敢为人先,永不言败”是我们的社团精神;“以墨会友,文传天下”是我们的口号;《蔓舞青藤》是我们的文学刊物。
指导老师
叶桂郴,1966年生,湖南省永州市人。文学博士、教授、编审。毕业于湖南师範大学,代表作品《明代汉语量词研究》、《徐霞客我的旅游嚮导》等。
学习经历
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範学院零陵分院中文系。
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範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範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单位和职务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2.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广西语言学会理事。
3.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範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历程
2002年,在校内获得“优秀社团奖”;
2003年5月26日,原刊物《常青藤报》从我社分离出来,更名为《桂航青年报》。同时,在院团委的领导下抽调部分社员成立“桂航青年报社“负责《桂航青年报》的出版工作。
2006年10月~12月,主办第一届桂林高校“起点”徵文大赛;
2007年5月,创办第一期期刊——《蔓舞青藤》;
2007年11月,在校内获得“优秀社团奖”;
2007年11月10日-12月29日,主办第二届桂林高校“起点”徵文大赛;
2007年12月14日,邀请桂林文联院院长葛正忠来我校举办“文学自由谈”百场报告会;
2008年4月1日,邀请桂林市单越演讲艺术培训中心总经理来我校举办“演讲与礼仪”百场报告会;
2008年12月24日,在校内获得“优秀社团奖”;
2009年,邀请桂林日报社记者来校开展以“摄影技术”为主题的百场报告会;
2009年5月12日,举办“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悼念活动;
2014年10月27日,在校内举办“微文学徵文大赛”
主要事件
加入联盟
为促进桂林市各大高校文学社交流,进一步整合桂林高校文学社团资源,打造桂林校园文学品牌,扩展各高校文学社发展道路,桂林各高校文学社经研究决定结成联盟。2014年5月17日下午,桂林高校文学社联盟正式成立大会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区3教314教室举行。广西文学界泰斗、《桂林日报》前总编辑苏理立老师,桂林诗坛先锋诗人、灕江出版社编辑鬍子博老师,《桂林日报》及桂林广播电视台的资深编辑、记者,桂林高校文学社联盟企划顾问、广西托辅联盟秘书长、桂林小能人教育副总裁廖鑫荣老师及桂林各大高校文学社指导老师、负责人等出席了本次大会。此次桂林高校文学社联盟成立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标誌着桂林高校文学社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桂林高校文学社联盟的成立打破各高校文学社之前孤立的状态和处境,提高桂林高校文学社凝聚力与影响力,树立了桂林大学生的文化标桿,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朝气和风采,与文化底蕴深厚的桂林城相契合。此次会议也加深了大家对联盟的了解,今后,桂林高校文学社联盟也将继续为桂林各大高校同学的文学交流提供更系统化的服务平台。
进社区
2014年6月27日下午,由桂林市象山街道区域青年共建委员会与桂林文学社联盟联合举办的“大学生走进社区”文艺汇演在安新社区小广场拉开帷幕。
本次汇演旨在展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文学风采和为梦想努力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并与社区民众共享大学社团艺术发展成果。演出在飞翔文学社的原创诗朗诵《卑微的角落也有花开》中拉开序幕,随后,常青藤文学社的《壮哉青春》和争流文学社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唤起现场观众们有关青春的记忆;而一曲独唱《给未来的自己》让人心潮澎湃;汉服舞蹈《礼仪之邦》为现场观众的带来一丝优雅古典的气息,而手语表演《爱》又用一种不一样方式向人们传递着爱的诉说,大学生们精心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与好评。演出中场的有关党的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得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互动配合,也将整场演出推上了高潮。最后,一首由全体演职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现场居民合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社区与社团成为一个大家庭的感动与温暖。
本次“大学生走进社区”文艺汇演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今后,象山街道区域青年共建委员会将加强与桂林各高校社团的联繫,更好的利用高校社团的优势资源,丰富辖区青年的休闲活动,提升辖区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