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之道-先秦诸子的经世智慧》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国光。
基本介绍
- 书名:圣王之道-先秦诸子的经世智慧
- 作者:邓国光着
- ISBN:9787101072228
- 定价:¥22.00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0-5-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全书四章,论说“王道”、“理”、“圣王”与《春秋》,以显示“经世”意识的源流。第一章揭示“王道”大义来源于《尚书·洪範》,为东周以来诸子经世的根本道理。第二章揭示“理”为先秦、两汉共享的“经世”话语,开启了经世的门户,并理清了向来将之专属于宋学与清儒的争论。第三章重新发掘诸子共同期待的“圣王”的意义,这是经世思想的寄託和“道术”实践的依归。第四章阐明“王道”是《春秋》的根本,乃东周诸子共仰的信念,非儒门之“专属”。四章层层相扣,展示了先奏诸子思想的生机。
作者简介
邓国光,1955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三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师从苏文擢教授治古文,香港新亚研究所硕士,师从李云光教授、牟宗三教授、罗梦册教授研治古学,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师从陈耀南教授研治古文论。曾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文学院院长,现任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思想与文论,发表有关经学、子学与文学的专书和论文凡六十种。
图书目录
序
第一章
王道:先秦、汉初“道术”原论
叙引 王官之学与德性自觉的进程
本论一 周、秦《尚书.洪範》义的流播
(一)考察东周时代运用《洪範》的情况
(二)诸子运用《洪範》之考察
本论二 先秦“王道”义的发扬
本论三 “道术”并存的思想世界
余论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正义
第二章
经世义理:先秦、两汉载籍“理”义探勘
叙引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状况
本论一 先秦经传诸子“理”义的流变
(一)溯源:《诗三百》、《左传》、《周礼》、《逸周书》的用例
(二)秉公去私:《管子》与《孟子》的“理”义
(三)穷理尽性:本源天地的《易传》“理”义
(四)道德薰陶:《墨子》“理”义
(五)超越成见:《庄子》外、杂篇“情理”的精神世界
(六)立政行教:《苟子》的“理”义
(七)治术心法:《韩非子》的“道理”
(八)黄老治术:《黄帝四经》、《文子》的“天理”与“人理”
(九)父慈子孝:《鹧冠子》的“人情物理”
(十)政治符号:《吕氏春秋》“分理”与李斯的“理”
本论二 两汉载籍“理”义的流变
(一)暴政鉴戒:陆贾《新语》启途与贾谊《新书》“六理”的美政
(二)循理而动:《淮南子》的“理治”
(三)永恆不变: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理”义
(四)通理成德:杨雄的《法言》、《太玄》的“理”义
(五)因理制物:严遵《老子指归》的“神明之理”。
(六)徵实祛疑:王充《论衡》的“理”义
(七)心统群理:徐干《中论》的主体精神世界
结论
第三章
圣王:先秦“王道”义背景中的道术型範
叙引
原论
(一)从《尚书。洪範》溯源“圣”与“大同”义
(二)春秋、战国的“圣王”义时代思潮的探索
1.从《中山王方壶铭》说“圣王”义的思想角力
2.《左传》、《国语》“圣王”义时代思潮方向的考察
本论一 先秦载籍“圣王”义考察
(一)《管子》:圣王“心治”
(二)《晏子春秋》:“圣王之道”
(二)孔子之业
(四)《墨子》:彰“圣王”以治暴王
(五)《孟子》:“圣王”与《春秋》
(六)《荀子》:师法“圣王”
(七)《商君书》、《黄帝四经》、《韩非子》、《吕氏春秋》与战国黄帝治术:法令
本论二 汉初载籍“圣王”义考察
(一)贾谊《新书》:“圣王”治“大器”
(二)韩婴《韩诗外传》:“圣王”得“中”
结论
第四章
反本开新
一、孔子的治道
二、经艺与孔子的志业
三、《春秋》与素王
四、何休的《春秋》诠释
五、经艺的人性本质
结论
徵引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