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分支哈达岭余脉,辉发河上游,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东南与梅河口市毗邻,西南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西部与辽宁西丰县以山为界,北与伊通县隔河相望。清代被闢为盛京围场,史称“皇家鹿苑”。1902年8月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一日)设定建县,现隶属于吉林省辽源市。素有“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 基地县,全国三个民间绘画画乡之一。平均海拔374米,幅员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全县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0万人。2015年5月份北京举办的第三届生态城乡科学发展年会暨生态城乡科学发展成果评估活动会上,东丰县凭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和生态城乡建设的丰硕成果,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东丰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辽源市
- 下辖地区:12个镇、2个乡
- 政府驻地:东丰镇
- 电话区号:0437
- 邮政区码:136300
- 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中南部
- 面积:2522.24平方公里
- 人口:40.6万人
- 着名景点:西断梁山遗址等
- 火车站:东丰南站
- 车牌代码:吉D
- 行政代码:220421
基础设施
东丰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距长春机场仅158公里,距瀋阳机场268公里,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集锡线四平至白山国家一级公路、东丰至长春省级二级公路、东丰至西丰、东丰至辽宁省草市线等多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229个村已有80%以上通油路或水泥路。东北地区最大的变电枢纽“东丰五十万变电所”距县城10公里,“22万变电所”距县城1公里。通讯设施齐全,全县有邮政局(所)30处,固定电话用户51978户,行动电话用户100000户,网际网路和传真遍布全县城乡。
行政区划
全县辖1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东丰镇、大阳镇、横道河镇、那丹伯镇、猴石镇、杨木林镇、小四平镇、黄河镇、拉拉河镇、沙河镇、南屯基镇、大兴镇、三合满族朝鲜族乡、二龙山乡。共有6个社区、229个行政村。
东丰地图

资源
特色资源
东丰县养鹿历史悠久,素有“梅花鹿之乡”的美誉。清朝初期闢为皇家禁垦围场,野生梅花鹿在这里生息繁衍。清光绪初年,被列为“养鹿官山”,开始人工驯养,以贡于朝。历经200余年,养鹿业大兴。鹿存栏已达8万余只,年产鹿茸50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久负盛名的“马记鹿茸”,以其解剖结构好、外观形状优美、药用保健价值高,被国家确定为出口免检商品,畅销美国、英国和东南亚地区。清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全国政协常委溥杰先生亲自题词“神州鹿苑”。着名爱国将领张学良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省委书记王云坤题词“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
中国梅花鹿之乡

林业
东丰县林业生产在全国享有盛名,境内森林繁茂,面积达11.38万公顷,其中万亩以上人工林15处,森林覆盖率42.07%,活立木蓄积量466万立方米,年均採伐量1.6万立方米,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
农业
东丰县处在亚洲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耕地面积110万亩,粮食常年产量55万吨,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形成了以特种高产玉米、绿色水稻、高油大豆为主的特色精品种植业,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
野生资源
东丰县野生资源丰富,盛产山菜野果,野生药用植物有101科431种,总储量为500万公斤以上。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500公顷,主要品种有:人参、西洋参、桔梗、黄芪、贝母、细辛、月苋草、柴胡、龙胆草等。已被省列为无公害中药材示範基地。
畜牧业
东丰县畜牧业发展较快,饲养量、交易量都位居全省前列,是吉林省畜牧业先进县之一。那丹伯镇黄牛交易市场是东北非牧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已达到10万头,全县黄牛达47万头。以年5000万只屠宰加工能力的鹏翔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肉鸡业发展达到1000万只以上。
文化资源
东丰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西断梁山遗址、龙头山山城遗址以及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邱家沟石棺群等5处文物古蹟,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西周至春秋前后、汉代、辽金时期的器饰等文物,极具历史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具有东丰特色的农民画与上海金山县、陕西户县齐名,多次成功举办画展,享誉国内外。全县共有吉林省江城森林植物园、龙头水库旅游区、南照山公园旅游区、野生梅花鹿保护旅游区、农家山庄、度假村等多处旅游景点,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工业
东丰县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医药、机械、冶金、建材、化工、食品、饲料等众多行业。环保锅炉、PVC防声胶、前列回春胶囊、绿色优质大米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矿产资源
东丰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铁、锰、铝、铜、煤、沙金、石灰石、泥炭土、白粘土、花岗石等20余种,其中石灰石、花岗石、泥炭土储量都在数十亿吨以上,开发价值极高。已探明5处矿泉水资源,均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型,含锶、锌等21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年流量达50万吨。
历史变革
东丰县为内陆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分支哈达岭余脉,辉发河上游。地处东经125°3'~125°50'和北纬42°18'~43°14'之间,因地形南北长,东西窄而得名“大肚川”,是个五山、四水、一分田的低山丘陵区农业县份。面积2521.5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5个居民委员会、229个村民委员会、1682个村民小组。汉魏属玄菟,晋为高句丽地。清兵入关后被闢为盛京围场,史称“皇家鹿苑”。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一日(1902年8月4日)置为东平县,择围心大肚川(今东丰镇)设县衙,属奉天省海龙府。1914年改称东丰县,直属辽宁省。1945年9月建县民主政府,1945年11月属辽北省西安专区。1946年4月属辽宁省海龙专区,5月迁驻四平村,1947年6月迁驻东丰镇。1949年4月属辽东省,1949年5月改称东丰县人民政府,驻地东丰镇。1954年8月直属吉林省,1956年7月划属吉林省通化专员公署,1958年9月属吉林省四平专员公属,1983年8月属 吉林省辽源市。
东丰县庆祝中国成立大会
周恩来颁发给东丰县奖状


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
2001年有人口405081人,其中汉族占86.8%,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等其他11个少数民族占13.2%。农业人口296358人。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74米,南部多山,东北多丘陵,中部为岗丘平台,为低山丘陵地貌。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656.4小时,年平均气温4.5°C,年平均降雨量672.9毫米,无霜期128天。属第二松花江流域辉发河水系和饮马河水系,有水域12899公顷,境内河流主要有伊通河、大沙河、沙河、梅河、大横道河。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物种繁多。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现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锰、铝、铜、煤、沙金、石灰石、石英石、草炭土、花岗石等20余种,其中石灰石、草炭土储量都在数十亿吨以上,开发价值很高。已探明5处矿泉水资源,均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型,含锶、锌等21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年流量达50万吨。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集锡线四平至白山国家一级公路、东丰至长春省级二级公路、东丰至西丰、东丰至辽宁省草市线等多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乡镇均通公路。东北地区最大的变电枢纽“东丰五十万变电所”距县城10公里,“22万变电所”距县城1公里。通讯设施齐全,10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及世界各地,无线电话、网际网路和传真遍布全县城乡。拥有五道岗、环丰城、那丹伯、大兴工贸小区等四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以农业为主,有宜农耕地73674公顷,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薯类等,年粮食总产量在55万吨左右,其中商品粮40万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人参、蔬菜等,是吉林省政府确定的长白山人参开发区。拥有省级无公害北柴胡栽培示範基地1处,是吉林省10个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养殖示範基地之一。林果业主要有金红苹果、大慈梨、葡萄、哈密瓜,有吉林省最大的哈密瓜栽培示範基地。养殖业主要以黄牛、肉鸡、金定鸭、大鹅为主。其中黄牛饲养量、交易量在吉林省位居前列,是吉林省畜牧先进县之一,那丹伯黄牛交易市场是东北非牧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有医药、机械、冶金、建材、化工、食品、饲料等七大门类。特别是2001年以来,新上了冰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东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10户投资超千万的骨干支柱企业,扩大了工业经济总量。其中东丰药业股份公司已跻身吉林省医药工业20强的第16强、小巨人企业第17位,其主导产品前列回春销售量和疗效分别居全国同类产品的榜首。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202267万元,工业总产值122390万元,农业总产值10326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17万元,财政收入71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有各类学校258所,医疗机构27所。有图书馆1座。是中国三个民间绘画画乡之一,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齐名,先后2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东丰农民画展,19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08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参观旅游景点有南照山公园、龙头水库、淋漉生态旅游度假村等3处风景区。文物古蹟有西断梁山遗址、龙头山遗址、城址山山城遗址,以及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邱家沟石棺群等5处,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西周至春秋前后、汉代、辽金时期的器饰等文物。是解方、佟连杰等数位将军的出生地,也是房维中、宋德敏等省、部级领导同志的故乡。曾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城市环境治理优秀县城、全国村民自治模範县等称号,多次获全国双拥模範县城称号。
宁舍一顿饭 不捨二人转

自然资源
有林地103466公顷,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42.07%,活木蓄积量466万立方米,曾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森林防火先进县。有野生药用动植物101科448种,其中成片分布的药用植物31种,储量150多万公斤。特产有猕猴桃、山野菜、寒葱。有雉鸡、斑翅、山鸡、雕等主要鸟类13种。人工饲养梅花鹿已有2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就被列为“养鹿官山”,已有私人养鹿圈2户。《辞海》记载东丰“以产鹿茸着称,有全国较早的养鹿场”。曾受皇封的“马记鹿茸”作为国家免检产品而驰名中外。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已故全国人大常委溥杰先生曾亲笔题词“神州鹿苑”,已故着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也为东丰县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2001年,鹿存栏已达25000头,年产鹿茸12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
现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锰、铝、铜、煤、沙金、石灰石、石英石、草炭土、花岗石等20余种,其中石灰石、草炭土储量都在数十亿吨以上,开发价值很高。已探明5处矿泉水资源,均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型,含锶、锌等21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年流量达50万吨。
交通运输
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集锡线四平至白山国家一级公路、东丰至长春长营高速、营东高速公路、东丰至西丰、东丰至辽宁省草市线等多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乡镇均通公路。通讯设施齐全,10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及世界各地,无线电话、网际网路和传真遍布全县城乡。东北地区最大的变电枢纽“东丰五十万变电所”距县城10公里,“22万变电所”距县城1公里。
社会事业
东丰县有各类学校258所,医疗机构27所。有图书馆1座。是中国三个民间绘画画乡之一,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齐名,先后2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东丰农民画展,19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08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参观旅游景点有南照山公园、龙头水库、淋漉生态旅游度假村等3处风景区。文物古蹟有西断梁山遗址、龙头山遗址、城址山山城遗址,以及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邱家沟石棺群等5处,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西周至春秋前后、汉代、辽金时期的器饰等文物。是解方、佟连杰等数位将军的出生地,也是房维中、宋德敏等省、部级领导同志的故乡。曾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城市环境治理优秀县城、全国村民自治模範县等称号,多次获全国双拥模範县城称号。
行政区划
东丰县人民政府驻东丰镇东风路。全县辖1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东丰镇、大阳镇、横道河镇、那丹伯镇、猴石镇、杨木林镇、小四平镇、黄河镇、拉拉河镇、沙河镇、南屯基镇、大兴镇、三合满族朝鲜族乡、二龙山乡。共有6个社区、229个行政村。
东丰镇
面积163.77平方千米。人口92797人。镇政府驻东风路。辖6个社区、21个村。
原为清朝皇家盛家周场的阿布巴拉洪阔围,光绪二十八年始成为东丰县的政治中心,是县衙驻地。1912年为东丰城厢属,日伪统治时期为东丰衙公所。1947年解放后为东丰城厢区人民政府。1951年……
大阳镇
面积296.6平方千米。人口41606人。镇政府驻大阳街。辖23个村。
1903年(光绪29年)时名大阳岁,是建制前的满语地名译成汉语是绕道的意思。民国初年开发。日伪统治时期为增福村……1956年……
横道河镇
面积289.58平方千米。人口40729人。镇政府驻姜大房。辖16个村。
因横道河得名。1902至1931年,称西四乡,属东丰县管辖。1931年至于1947年,改称为五区六合村,归东丰县管……
那丹伯镇
面积151.53平方千米。人口19034人。镇政府驻那丹伯。辖15个村。
光绪年间,此地是皇帝的围场。民国、日伪时期归奉天管辖。解放初期称东丰县第八区。1956分为东丰县十八道乡,二道河子乡……
猴石镇
面积126.93平方千米。人口16433人。镇政府驻猴石屯。辖12个村。
由乡所在地的西山头上有块岩石远看像似一尊猴,因此而得名猴石。……原为东丰县第二区,……
杨木林镇
面积135.27平方千米。人口14050人。镇政府驻杨木林。辖13个村。
此地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杨树林子,光绪年间开荒。1947年土改时,此地是双兴区驻地,后改名叫杨木林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名为杨木林乡。1961年将……
小四平镇
面积214.3平方千米。人口22993人。镇政府驻小四平屯。辖16个村。
清朝为禁垦围场,光绪二十年后开发,1895年猎户赵允吉在此地建房,形成屯落。民国时期成立四平警察所,日伪时期成立四平警察署归东丰县辖。1947年成立四平区,后改称农民会,归东丰……
黄泥河镇(Huangnihe Zhen)
面积204.77平方千米。人口23903人。镇政府驻黄泥河街。辖12个村?(21个村?)。
原为阿兰阿力本围,约在光绪13年开荒。东丰县设县后,为北二乡。民国时期为太河村,归八区辖。1947年解放后为太河区,……
民族人口
全县有18个民族。除汉族外,在17个少数民族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为世居民族。全县有1个少数民族乡(三合满族朝鲜族乡)。4个朝鲜族聚居村(横道河镇鲜光村、黄河镇鲜农村、拉拉河镇鲜丰村、三合满族朝鲜族乡鲜明村),7个聚居组。除以上聚居情况外,大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处于混居状态。到2000年末,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44312人,占全县人口总数10.84%。
到2000年底,东丰县的总人口为40.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1620人,占人口比例的51.78%;女性人口197059人,占人口比例的48.22%。非农业人口116275人,占人口总数的28.45%,农业人口292404人,占人口总数的71.55%。少数民族人口45304人,占总人口11.1%。全县青年人口179848人,占总人口44%。全县受国小以上教育的369982人,受教育面占总人口的90.5%。全县有知识人口和科技人口541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2%。
民俗文化
梅花鹿之乡
东丰县素以“梅花鹿之乡”着称于世,公元1619年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皇家鹿苑”,
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东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方,中国鹿业发展史也从这里写下了光辉的开篇。
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这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经济优势,日益吸引着世人的观注。1992年,爱新觉罗·溥杰先生缅怀当年鹿苑,奋笔书写了“神州鹿苑”四个大字题赠东丰,寄託了他对东丰鹿业发展的殷切希望。1995年,身居海外的张学良将军,追思当年跟随父帅戎马关东、与鹿苑结下不解之缘的历历往事,亲笔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墨宝赠给家乡父老,并附一张亲笔签名的近照托人带回东丰,表达了少帅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美好祝愿。2000年,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坤到东丰县视察梅花鹿产业发展情况时欣然挥笔:“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
1996年,东丰县举办盛大庆典活动,隆重纪念东丰县人工养鹿200周年,宋德敏(原全国政协常委、秘书长)、郭布罗润麒(爱新觉罗·溥仪先生内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章帆(解方将军夫人)、张仲群(张学良将军之侄、张学思将军之子)、解海南(解方将军之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全国知名人士前来参加了庆典活动。2004年,全国春季鹿业研讨暨第三届中韩科技交流会在东丰县隆重召开。会上,中国农学会特色经济专业委员会正式授予东丰县“中国梅花鹿之乡”称号。
农民画
东丰县农民画创作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87年东丰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多年来,广大农民画作者以关东民俗为养份,以自身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新颖、粗犷豪放、凝重和谐的佳作,形成了独具东北地域特色的农民画艺术风格,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东丰县农民画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有97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15件荣获国家各种奖励,1000余件被国际友人收藏。东丰县农民画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
中国生态魅力县
2015年5月份,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生态城乡科学发展年会暨生态城乡科学发展成果评估活动会上,东丰县凭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和生态城乡建设的丰硕成果,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
近年来,东丰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通过实施“蓝天”“碧水”“青山”三大工程,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倾力打造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的生态宜居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8%,空气品质稳定在国家空气品质二级标準水平,年均空气品质优良天数达到290天以上。
东丰县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抓手,深化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使东丰县生态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近年来,东丰县先后荣获“2011中国宜居生态示範城市”“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县”“吉林省卫生城”“吉林省文明县城”等称号。
“中国生态魅力县”称号的取得,将进一步夯实东丰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健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