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昼鸣蝉

(2020-06-03 04:45:51) 百科综合

昼鸣蝉

成虫体黑色,有光泽,体长约44mm。头小,複眼大,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中胸宽大,背部隆起,腹末尖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昼鸣蝉
  • 外文名: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ulsky
  • 分布:华中、华东、华北、东北
  • 危害:悬铃木、油桐、茶、梅花等

昼鸣蝉

学名: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ulsky

分布与危害

分布华中、华东、华北、东北。危害悬铃木、油桐、茶、梅花、樱花、蜡梅、桂花、梧桐、樟、柑橘、桃、苹果、白蜡、刺槐、椿、榆、桑、杨等。

形态特徵

翅膀发达,膜质透明,翅脉明显,褐色,前翅中部有黄褐斑4个。雄成虫腹部有鸣器,雌成虫无鸣器,有发达的产卵器。卵长椭形,中部稍弯曲,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体态似成虫,无翅只有翅芽,前足为开掘足。

发生规律

发生世代不详。以若虫在土中越冬。华北地区每年7-8月为成虫盛发期,成虫有趋光性,雄成虫喜鸣叫,雌成虫产卵于树枝上,被产卵的枝条易乾枯死亡。若虫孵化后入土,为害植物根部汁液。若虫在土中生活多年后,老熟后于6-7月雨后出土上树,其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其蜕皮壳常停留在树上。

防治方法

1.黑光灯诱杀成虫。
2.人工捕捉老熟若虫和成虫。
3.及时剪除有卵枝条。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