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网路化信息

(2020-07-20 03:40:39) 百科综合
网路化信息

网路化信息

网路化信息是指基于网际网路技术框架下,在网路上进行生产、传播和扩散的信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化信息
  • 种类: 电子期刊、电子通讯期刊
  • 特点:大容量、高速度
  • 传播模式:时空压缩、双向互动

分类

网路化信息因其範围极其广泛,因而其类型也非常複杂多样,可以由不同的标準进行不同的划分。
1. 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
(1) 电子期刊、电子通讯期刊、图书的文本;
(2) 论文的抽印本、技术报告;
(3) 法律档案、判例、政府出版物;
(4) 数值数据、统计资料、实验数据;
(5) 网路上可用的软体、APP
(6) 图像数据、声音数据;
(7) 资料库,这里的资料库主要是指诸如SNS、入口网站等储存的用户发布内容、评论与回复以及网站发布的信息等
2. 从网路化信息的存取方式出发,可以把网路化信息分为:
(1) 邮件型;
(2) 电话型,指基于Internet协定上的通话;
(3) 揭示板型,指BBS和论坛等;
(4) 广播视频型;
(5) 图书馆型,指的是文献的数字图书馆存储方式;
(6) 书目型,流传的PDF、Word等适合数字阅读的电子书。

传播特点

高速度

网际网路以其同步实时传输功能令所有其他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只需轻点滑鼠,用户就可以在网际网路上任意连结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数秒之内便能浏览到所需的网页,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发布信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网际网路能够让用户最快捷地获知天下时事,并能帮助他们最快地作出反应。

大容量

就传播信息的容量来看,网际网路由于实现了所有联网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网路化信息的丰富性远非任何一种传统媒介可比。随便在网上输入一个关键字,搜寻出来的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条信息。昔日的信息匮乏已经被今天的信息过剩所取代,如何从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水中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成为网路时代人们面临的新的难题。

可互动

网路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局限,既继承了以往大众传媒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又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既担任着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客群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舆论的功能,又充当着网上用户之间进行人际传播的工具。它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网路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它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实现了以往传媒无法实现的互动。

跨文化

网路信息传播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带来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开放。不论背景如何、表现形式如何,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机会在网上获得展示空间。网路包容了传统文明状态下所产生的一切文化因素,各种文化形式多元并存。全球网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形态间的接触、对话,可以形成世界範围内的文化共享;信息网路化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文化参与的机会,不管人们处在什幺样的国度,拥有什幺样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可以以独立身份随时随地参与其中。

传播模式

网际网路最根本的特点即在于它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这两点就 形成了网际网路的三大基本特徵:
1. 时空压缩,指网路用户的活动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大为减少;
2. 双向互动。指网路上进行信息传递的主体之间不再是主动和被动的关係,而是双向互动的关係;
3. 虚拟空间。指由网际网路上的站点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世界。
网际网路的这些特点与网路化信息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网路上进行信息的传递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信息的传递途径,它具有以下特点:快速、广泛、低成本和互动。即通过网路化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递到广泛的目标,而且传递的成本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传递的过程还可以实现互动。由此可见,网际网路已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分层次分阶段的信息传递模式,而是形成了特有的一体化信息传递模式。
网路化信息的传播模式网路化信息的传播模式

影响

不难看出,信息网路化带给我们的主要变化是:
1. 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信息网路化既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断创造人们的消费需求
2. 导致人类交往方式的深刻变化。信息网路的逾时空性,突破了人类文明史上交往的时空限制,并使这种交往方式具有平等性、互动性、普遍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3. 引发人类教育的深刻革命。使人类构筑以主动性学习、个性化教育为特徵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可能,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知识点开始、选择任何课程
4. 对人类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信息网路化能有效解决生产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
5. 带来人类闲暇方式的变化。信息网路提供了全新的闲暇方式,尤其是信息网路的虚拟性
6. 产生更多的虚拟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既可能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7. 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信息网路化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8. 使人类面临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在信息网路化的推进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些易见或隐含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产生或多或少负面效应,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

发展现状

1. 高度分散化。
网际网路对全人类的巨大影响是它以巨量的信息、低廉的价格,随着个人网站的不断增加,内容更加混乱,这种大量分散无序的非规範化信息无限增长,使网上的信息更加分散,获取更加困难。这种情形的不断加剧,使网上信息趋向高度分散化。
2. 泛化信息的增长速度大于精品信息。
当网际网路把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伺服器联结成一体,这种自由开放的信息资源网路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是,精品化信息的获取却越来越难,这种数量和内容泛化的信息远大于精品信息的现象,将会影响人们对网路化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利用。
3. 综合化与专业化并存。
起源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网际网路,不仅包含着大量的专业化信息,而且随着网路向宽频化和智慧型化方向发展,网上综合化信息迅速增长,且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显着。
4. 信息传递超高速化。
複杂的世界经济产生的与日俱增和多变的信息需求,强烈地刺激网路技术正在向超高速化发展。千兆乙太网已套用于区域网路中,适用于多功能实时数据传输业务的新一代高速网际网路建设研究已在美国开始。
5. 加快图书馆数位化的进程。
网际网路的急剧发展和WWW浏览器的迅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数位化出版物和数字图书馆的产生。随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单位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和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实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便在世界範围内展开。

存在问题

1. 网上信息泛杂,检索效率低。
随着全世界数千万台伺服器的互连,使网上的信息丰富得几乎无所不包,加上网际网路的高度开放与自由,使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发布信息,致使网上的信息庞杂而混乱,垃圾信息也不断增加,儘管有不同领域、功能的搜寻工具可供使用,但当针对一个检索词检索出数千篇文献时,很难说这是有效检索还是无效检索。面对所检中的文献不得不进行浏览筛选,这不仅要付大量的机时通讯费,更难以接受的是耗费大量而宝贵的时间,去阅读价值不大的信息,使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大降低。
2. 高质量的精品信息少。
网上的自由和开放,使网上信息出现真伪混淆和着作权归属纠纷等问题,影响了高质量的精品科技信息在网上的发表。另一方面,由于在网际网路上发布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各网站都比较注重如何丰富网站的信息,其结果使网上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质量的精品信息越来越少。如果没有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公司来整理、精化和重组这些信息资源,用户将很难获取到高质量的精品信息。
3. 用户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影响网路化信息的有效利用。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用户从网路化信息资源中得到所需信息的能力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获取技术三个方面。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网际网路用户水平分布极度不平衡,影响网路化信息的有效利用。
4. 网路化信息着作权问题。
在网路这个虚拟社会里,无不受着现实社会各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行为的影响和渗透。网路化的数字信息的盗用、複製、传播十分方便和容易。因此,侵犯着作权成为无法遏制的问题。加上网路化信息的侵权方式、程度和表现形式较複杂,其界定较困难,相关法律也不完善,以至网路信息着作权纠纷时有发生。
5. 信息污染与信息公害。
开放自由的网路用户环境所产生过度膨胀的信息打破了理性思维空间,与其飞速发展相伴随的信息污染与信息公害日趋严重。大量的虚假信息、欺诈信息、零可信度信息以及黄色淫秽信息与病毒信息不断蔓延,不仅给人们的工作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污染网路环境,侵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在获取洁净文化、陶冶情操的同时,又遭受着污浊的侵袭。

相关概念

网路信息挖掘

网路信息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网路信息处理中的套用。网路信息挖掘是从大量训练样本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内在特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提取。网路信息挖掘技术沿用了Robot、全文检索等网路信息检索中的优秀成果,同时以知识库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工智慧、模式识别、神经网路领域的各种技术。套用网路信息挖掘技术的智慧型搜寻引擎系统能够获取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根据目标特徵信息在网路上或者信息库中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搜寻。

网路信息技术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感测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2)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3)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所谓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了一个得力工具的角色。

网路信息检索

网路信息检索(NIR: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一般指网际网路检索,是通过网路接口软体,用户可以在一终端查询各地上网的信息资源。这一类检索系统都是基于网际网路的分散式特点开发和套用的,即:数据分散式存储,大量的数据可以分散存储在不同的伺服器上;用户分散式检索,任何地方的终端用户都可以访问存储数据;数据分散式处理,任何数据都可以在网上的任何地方进行处理。
网路信息检索与在线上信息检索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网路信息检索是基于客户机/伺服器的网路支撑环境的,客户机和伺服器是同等关係,而在线上检索系统的主机和用户终端是主从关係。在客户机/伺服器模式下,一个伺服器可以被多个客户访问,一个客户也可以访问多个伺服器。网际网路就是该系统的典型,网上的主机既可以作为用户的主机里的信息,又可以作为信息源被其他终端访问。

网路信息资源

网路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路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路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网路商务信息

网路商务信息是指存储于网路并在网路上传播的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的集合,是各种网上商务活动之间相互联繫、相互作用的描述和反映,是对用户有用的网路信息,网路是其依附载体在商务活动中,信息通常指的是商业讯息、情报、数据、密码、知识等。网路商务信息限定了商务信息传递的媒体和途径。只有通过计算机网路传递的商务信息,包括文字、数据、表格、图形、影像、声音以及内容能够被人或计算机察知的符号系统,才属于网路商务信息的範畴。信息在网路空间的传递称为网路通信,在网路上停留时称为存储。

网路化製造

网路化製造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与全球化製造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它所带来的首先是企业製造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创新。计算机网路与数位化的产品设计与製造,使得企业间全球化的分工协作变得更便捷,促进了企业的管理与组织模式向更加开放和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推进网路化製造过程中,对于我国传统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将必然面临製造与管理模式变革的要求。

网路化服务

网路化服务,也被称为组织网路化(Organization Networking)。广义的组织网路化,是指一些独立的相关企业通过长期契约和股权的形式,为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等目标,发挥各自专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联结起来形成的一种合作性企业组织群体。狭义的组织结构网路化是指企业中的多个部门组合成相互合作的网路,各网路结点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繫、互利和互动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

网路化工作

网路化的工作,指在网路化组织当中,依附于信息通信技术(ICT),藉助电脑、手机、网际网路等设备远程工作,具有多方面灵活性的全新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与以往相比:工作时间、地点更为灵活;组织科层制减弱,自由度更高;家庭与工作的边界更为模糊;但也更容易产生逾时工作及员工的孤单心理。

通信网路化

通信(通讯是它的曾用名),顾名思义是指通达信息。虽然人们迄今尚未给“什幺是信息”下过一个确切的、公认的定义,但信息的可流动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通信网路化是建立环状式通信网,优点是接续迅速,可靠性高。缺点是当通信业务量少时,电路的利用率低。因此,它通常适于通信业务量大的通信点之间使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