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0-06-19 01:42:56) 百科综合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余脉与大巴山东延余脉武当山脉过渡区的汉江谷地,位于汉江上游。保护区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5103公顷,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河道型塘库生态系统及少受污染的淡水资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设立时间:2003年3月18日
  • 地理位置:汉江上游
  • 保护对象:河道型塘库生态系统
  • 级别:省级
  • 面积:45103公顷

历史沿革

2003年3月18日,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十政办发[2003]129号文批准建立丹江口库区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
2005年9月23日通过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2009年晋升为省级。
2009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画》列为西南地区重要湿地名录之一。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保护区南北两侧群峰耸立,溪谷纵横,地势陡峻,水流湍急,多险滩。中段红椿河至郧县县城,长80km,为丘陵盆地地貌。河谷宽丘矮地势平坦,汉江九曲迴环,形成一系列河湾地。河流侧蚀与下切严重,并形成柳陂离堆山与牛轭湖。东段从郧县县城至丹江口水库大坝,为丹江口水库库区,水深河宽,两岸岗地浑圆,滩涂发育。黄龙滩水库位于中段。
保护区概况保护区概况

水系

堵河为汉水中段最大支流,于汉水韩家州处入汉水,系山溪性河流,水系暴涨暴落。

气候

保护区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的秦巴小气候区,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由于保护区範围由郧西至丹江大坝,东西跨度大,地形複杂,呈现东低西高的立体气候分异现象。平均气温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西低东高的特点,气温在15.4℃~16.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20mm。

区域範围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余脉与大巴山东延余脉武当山脉过渡区的汉江谷地,位于汉江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0′~111°15′,北纬32°20′~32°52′。保护区总面积45103公顷,其中,核心区24911公顷,缓冲区9862公顷,试验区10330公顷。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河道型塘库生态系统及少受污染的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61科543属942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2属48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135科501属88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1种,即金毛狗、金钱松、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樟树、野大豆、红豆树、川黄檗、毛红椿、香果树。保护区植被有9个植被型、47个群系。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脊椎动物共363种,其中,兽类57种,鸟类191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26种,鱼类6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2种,其中一级8种,即豹、林麝、东方白鹳、金雕、白肩雕、胡兀鹫、白尾海雕、白鹤,二级54种,即兽类中的猕猴、豺、黑熊、水獭、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鬣羚、斑羚9种,鸟类中有白琵鹭、小苇鳽、疣鼻天鹅、鸳鸯、鸢、黑翅鸢、苍鹰、凤头鹰、雀鹰、松雀鹰、棕尾鵟、大鵟、普通鵟、灰脸鵟鹰、鹰鵰、白腹山雕、秃鹫、白尾鹞、鹊鹞、白腹鹞、白头鹞、蛇雕、鹗、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灰鹤、小杓鹬、草鸮、红角鸮、毛腿渔鸮、褐渔鸮、领鸺鸮、褐林鸮、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43种,两栖类中有大鲵、虎纹蛙2种。
(以上数据截至2012年)

管理措施

丹江口水库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级),内设一室4科,下设四个自然保护管理站和保护区派出所,一个科研基地。
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
保护区分核心区和实验区,核心区进行绝对保护,实验区进行适量的生物利用活动,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拟定了保护区的规章、技术标準和管理细则,实施年度管理计画,定期进行资源考察和专题调查,制定出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掌握生物资源的消长规律,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生态价值

丹江口库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坚持“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根据湿地系统多样性的特点,以正确处理湿地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係为前提,充分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净化环境、调蓄洪水、旅游观赏和科研教育等功能,探索湿地保护、利用和发展模式,力求湿地各类生物资源最有效利用,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