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岛四圣,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隐居在西海九龙岛上修炼的四位截教世外高人,分别是: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他们个个法力无边,因受闻太师所託,出山与武王对抗,最终死于非命。但至少四人都有为帮朋友不顾一切的义胆。
九龙岛四圣不但是第一批登场的截教三代仙人,也是第一批死在封神大战中的截教仙人。
九龙岛四圣不但神通不俗,而且悲天悯人。他们的死,绝对是一个悲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九龙岛四圣
- 国籍:商朝
- 民族:华夏族
- 信仰:截教
- 成员: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
- 登场作品:《封神演义》
- 封神:凌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四圣介绍
王魔
四圣之首
新《封神榜》王魔

坐骑:狴犴
宝物:开天珠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王魔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满月,坐骑狴犴兽,有法宝开天珠。
死法:在王魔与金咤交手、彼此搏杀到紧张处时,文殊拿出元始天尊赐予的镇山之宝遁龙桩,暗中偷袭王魔!王魔急切间难以脱身,死在金咤剑下。
封神: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之一。

杨森
坐骑:狻猊
新《封神榜》杨森

绝技:撒豆成兵
宝物:劈地珠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杨森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高友乾、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杨森莲子箍,似头陀打扮,穿皂服,面如锅底,须似硃砂,两道黄眉。坐骑狻猊兽,有法宝劈地珠。
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崑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并有金咤下山助阵,在阵前金咤杀杨森。
死法:四圣之中,王魔武艺最高,杨森先手意识最强。在高友乾、杨森、李兴霸与哪咤、金咤正在缠斗的时候,姜子牙偷偷祭出元始天尊所赐法宝打神鞭,打死了高友乾。杨森反应过来,想要灭了姜子牙,于是拍骑冲过去。一旁哪咤甩出乾坤圈,杨森浑然不惧,伸出手去要收了乾坤圈。 就在杨森全力对付哪咤的时候,金咤偷偷祭出了遁龙桩,困住了杨森一小会。金咤抓住机会,上前一剑把杨森砍为两段。
封神:杨森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高友乾、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高友乾
坐骑:花斑豹
新《封神榜》高友乾

宝物:混元宝珠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高友乾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杨森、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高友乾挽双孤髻,穿大红服,面如蓝靛,发似硃砂,上下獠牙,坐骑金钱豹,有法宝混元珠。
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崑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在阵前打死高友乾。
死法:在高友乾、杨森与哪咤、金咤正在缠斗的时候,姜子牙偷偷祭出元始天尊所赐法宝打神鞭,偷袭成功,打死了高友乾。
封神:高友乾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杨森、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李兴霸
首先下山对抗西岐,因李兴霸之死其他三圣才下山为之报仇。
坐骑:狰狞
新《封神榜》李兴霸

宝物:闢地珠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李兴霸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杨森、高友乾合称“九龙岛四圣”。李兴霸戴鱼尾金冠,穿淡黄服,面如重枣,一部长髯,坐骑狰狞兽,有法宝拌黄珠。
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崑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并有金咤下山助阵。王魔、杨森、高友乾、张桂芳全部战死,李兴霸落荒而逃,逃至九宫山,正遇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徒弟木咤下山,木咤以吴钩剑将其斩杀。
死法:对战木咤,因自重身份,不屑对晚辈用法宝,被木咤偷偷使出金仙级法宝一吴钩宝剑,得手被杀。
封神:李兴霸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杨森、高友乾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四圣经历
其一,是闻太师首批邀请的仙人。
闻太师之所以寻访道友,是因为西岐方面有精通道术的能人助战。因此,闻太师寻访的对象必定是道术精深、神通不俗,甚至能一战碾压西岐。
初见四圣,彼此客套一番。之后,四圣询问来意,闻太师说:“特来进谒。”
四圣修炼之地,乃是在西海九龙岛,与朝歌距离遥远。闻太师此来,并非随意行走,偶然来到九龙岛,而是特意来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
从此可见,在闻太师心目中,九龙岛四圣绝对是截教仙人中的强者,是完全可以託付重任之人。
其二,是闻太师推荐给纣王,并受到纣王接见的人。
闻太师找去助战的道友很多,多数都是直奔前线,唯有九龙岛四圣被闻太师邀请到朝歌,亲自款待并推荐给纣王。其他所有人都没有受到纣王接见这等隆重待遇。闻太师为何对九龙岛四圣如此器重?有两方面的原因。
上海经典老版—吴洪髮饰

一方面,闻太师想提醒纣王,如今商朝江山不稳,都需要藉助外界力量才能对抗西岐,希望纣王能够收敛恶行,好好治国,切莫辜负自己一番心意。纣王对闻太师又敬又畏,主动提出:“太师为孤佐国,何不请来相见?”此前我曾经说过,纣王与武王等人间帝王,在封神世界的地位其实极高,虽然难比圣人,但绝对在其他金仙,甚至大罗金仙之上。人间帝王,那也号称天子,金口玉牙,张口便能封神。能得到纣王的接见,对于绝大多数仙人来说,是一种殊荣。
另一方面,九龙岛四圣相貌清奇,在公众场合颇有视觉冲击力。书中提到,四圣或者面如锅底,或者面如蓝靛,或者赤发蓬蓬,或者獠牙深深,人人都有一丈五六尺长。像四圣这种相貌,这种身高,一看就不是凡人。果然,他们来到朝歌,朝歌军民一见,人人吓得魂不附体。不过害怕归害怕,在害怕之后,朝歌军民因天下大乱而骚动的心,反倒安定下来。有九龙岛四圣这种海外奇人辅佐,想必闻太师必定能扫平叛逆,安邦定国。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闻太师对九龙岛四圣的实力有足够信心。否则,贸然把人推荐给纣王,万一败了,那还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给人一个识人不明、办事不利的口实?
修为战力
正面来说,与西岐的数场大战,可以证明九龙岛四圣已达到金仙境界,实力比文殊、普贤等十二仙首中的强者,也毫不逊色!
四圣登场西岐乱
四圣来到西岐阵前,一眼看出风林是被乾坤圈所伤,却毫不在意,挥手间就治好了风林与张桂芳。可见在四圣心中,乾坤圈的主人太乙真人也不是什幺了不得的角色。
四圣初登战场非常潇洒,霸气十足。他们不出一招,一动一法宝,就让西岐军队大乱。原文说:“旗幡开处,走出四样异兽:王魔骑狴犴,杨森骑狻猊,高友乾骑的是花斑豹,李兴霸骑的是狰狞,四兽冲出阵来。子牙两边战将都跌翻下马,连子牙撞下鞍鞽。”只因那九龙岛四圣的坐骑,都是上古奇兽,天生具有强大妖气。寻常战马根本禁不住上古奇兽的妖气压迫,故都腿软筋酥,不能战力。若商军方面下令冲锋,西岐方面必然惨败。
因这四兽非常强大,元始天尊不得不将自己的坐骑四不相借给姜子牙使用。而四圣能够降伏上古奇兽,其实力也可见一斑。
大败西岐四神将
姜子牙第二次上崑仑,得到了元始天尊赐予的三件法宝。他信心满满出战,不料,一交手就被四圣打了个满地找牙。
因战马畏惧奇兽,于是,姜子牙只带了哪咤、龙鬚虎、黄飞虎三人出战。双方四对四。交战时,先是王魔不忿姜子牙骗人,纵骑来擒姜子牙。一旁哪咤急忙上前保护。两人大战。哪咤乃武艺精湛,此前与诸将打斗从未遇上敌手,可王魔舞动宝剑迎战,丝毫不露败象。不过,因枪长剑短,兵器上王魔始终吃亏。于是,杨森拍马上前助战。他掏出法宝,乃是一粒开天珠——四圣的法宝名气很霸气,分别叫开天珠、闢地珠、混元宝珠。杨森甩手打出开天珠。哪咤与王魔交战正紧,哪里防得住。开天珠狠狠打在哪咤身上,竟把哪咤打下风火轮来。这是哪咤出世以来第一次吃大亏。
眼看王魔要上前取哪咤首级,一旁黄飞虎急忙冲上。杨森再度出手,黄飞虎瞬间被打下坐骑。龙鬚虎叫嚷着冲上前去,被高友乾用混元宝珠打伤。西岐三将逃回城中,剩下姜子牙驾四不相逃亡北海。王魔追上,甩出开天珠把姜子牙直接打死。
此战双方是四对四,杨森出手与寻常单挑,第三人偷袭不同。西岐方面姜子牙与龙鬚虎都是神仙级别,哪咤是堪比神仙的人仙高手,黄飞虎则是人间武将顶尖高手,可面对四圣,全然没有招架之力。
不惧文殊与普贤
早在姜子牙二上崑仑之前,元始天尊就已经了解到西岐阵前局势。在姜子牙回到西岐之时,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就已经来到西岐,在暗中等候。
为何他们不早早进入西岐城,在两军阵前与四圣正面交手呢?很简单,四圣实力不俗,与文殊、普贤一样,都达到了金仙境界。若是正面开战,胜负难料。等到王魔追杀姜子牙,孤身一人时,文殊与徒弟木叉才跳出来拦截。
面对文殊广法天尊,王魔丝毫不惧。文殊开口说自己道行如何高深,劝王魔主动撤退。王魔哈哈大笑说:“文殊广法天尊,你好大话!我和你一样规矩,怎言月缺难圆。难道你有名师,我无教主!”对文殊的警告,王魔全不在意。得知王魔被文殊杀害,三圣大怒说:“可惜千年道行,一旦死于五龙山!”对于王魔的死,他们三人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愤怒。为什幺呢?因为就他们的了解,王魔实力绝不弱于文殊,其死亡必定另有原因。
朝歌城中闻太师听闻九龙岛三圣死讯,大吃一惊说:“道兄你却为着何事,死于非命!今见此报,使吾痛入骨髓!”正因为四圣实力高超,乍听死讯,闻太师才会觉得难以相信,大吃一惊。当然,就算四圣有金仙修为,实力不凡,可最终还是被文殊、木咤、金咤等人杀死了。
死亡之谜
对于出战西岐,九龙岛四圣信心满满。面对闻太师,王魔就说:“闻兄既来,我贫道一往,救援桂芳,大事自然可定。”当时,闻太师已经把西岐战况如实相告,王魔、杨森等人有如此自信,全因他们的修为、法宝全面凌驾于姜子牙、哪咤等人。
那幺,金仙之境的九龙岛四圣,为何会折戟长沙,在西岐城外全部道消身陨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对手虽不很强强,但很阴,很腹黑。
先说四圣魁首王魔之死。王魔追杀姜子牙,撞见了文殊广法天尊与徒弟金咤。前文分析过了,文殊与金咤绝非偶然到此,而是潜伏已久,正等四圣落单方才行动。见到王魔,文殊声称己方是顺应天命,王魔等则是逆天而行,警告王魔早早离开,否则死路一条。言语中,文殊仿佛根本不把王魔放在眼中。交战时,文殊更是派弟子金咤出场,以示自己乃是高人身份,不屑于王魔相斗。
结果呢?原文说:“话说王魔、金咤恶战山下,文殊广法天尊取一物,此宝在玄门为遁龙桩……”
在王魔与徒弟金咤交手、彼此搏杀到紧张处时,文殊竟然拿出元始天尊赐予的镇山之宝遁龙桩,暗中偷袭王魔!
文殊广法天尊若真的有品,应当喝退金咤,与王魔公平一战。王魔与金咤相斗,一直不肯用法宝,一半是轻敌,一半是自重。到文殊这里,口头说得漂亮,做起事来却一点不讲究。
细品原文“(遁龙桩)落将下来,王魔急难逃脱”可以看出,以王魔的修为,遁龙桩只能在极端的时间稍稍困住。只要给王魔一定时间,他就有机会脱困。就在王魔拚命挣扎、意图逃脱束缚的时候,金咤上前,手起剑落砍掉王魔头颅。这一师一徒之间连个暗号都不需要发出,为何配合能如此默契?八成是文殊与金咤经常用这招阴人,配合多次,经验丰富。
相比文殊广法天尊,子牙公的耍起阴招来也很溜。
在首战大败之后,姜子牙就痛定思痛,开始想对策。他已经从崑仑元始天尊处借到了打神鞭这种大罗金仙级别的法宝。只要运用得当,对九龙岛四圣这种金仙级别,可以做到一击必杀。
只是,姜子牙根本就没胆量和四圣正面拼杀。于是,在三圣叫战时,姜子牙带着己方最强战力——金咤、哪咤出场。叫战时,姜子牙再没有傻乎乎冲上前,而是吩咐哪咤与金咤上前,自己在后面偷偷祭出打神鞭。在高友乾、杨森、李兴霸与哪咤、金咤正在缠斗的时候,找準机会,一鞭子打下。
四圣之中,王魔武艺最高,杨森先手意识最强,高友乾和李兴霸都只能算中平。姜子牙选择四圣中最弱的高友乾一鞭子打下,果然,高友乾躲闪不及,顿时脑浆迸裂而死。高友乾死得太突然,李兴霸一时懵了。
杨森反应过来,想要灭了姜子牙,于是拍骑冲过去。一旁哪咤甩出乾坤圈,杨森浑然不惧,伸出手去要收了乾坤圈。就在杨森全力对付哪咤的时候,金咤祭出了遁龙桩,困住了杨森一小会。金咤抓住机会,上前一剑把杨森砍为两段。正因为姜子牙尝到了暗中下黑手的甜头,于是在第三次出战前,姜子牙早早就与金咤合计:“你去战李兴霸,我用打神鞭助你今日成功。”总算是李兴霸吃一堑长一智,见到金咤、哪咤扑来,后排的姜子牙又準备祭出打神鞭,他赶紧纵骑逃跑。
其二、己方虽不弱,但很傻很天真。
四圣初到前线,当时西岐方面的战力以姜子牙与哪咤为首,根本无一人可以与他们叫板。他们本该抓住时机,一举灭杀西岐主力。
可是,他们不但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手,反倒和姜子牙搞和谈,让姜子牙获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九龙岛四圣为何这幺傻呢?只因他们太天真。面对姜子牙时,四圣说:“你我俱是道门,只因闻太师相招,特地到此。我等莫非与子牙解围,并无他意。”
阐教人人磨刀霍霍,以灭杀截教为己任,彼此之间已经势同水火难以共存,四圣却提出,你我都是道门,不必闹得你死我活,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斗争的残酷性。
并且,在双方谈判时,九龙岛四圣对姜子牙的口头承诺竟然毫不怀疑。
四圣提出,只要姜子牙答应他们三个条件,他们就会劝说闻太师撤军:
条件一、武王姬发要对商朝称臣;
条件二、西岐必须拿出钱粮犒赏商军;
条件三、必须交出黄飞虎。
客观说,四圣提出的这三个条件并不苛刻。姜子牙自己也说,姬发本就是商臣,且无意叛商。朝廷官军出动,西岐方面提供粮饷也是义务。就是交出黄飞虎这条比较难为人,但是,只要姬发承认纣王的君主身份,交出叛臣黄飞虎也是基本义务。
并且,这三个条件是在四圣有足够实力灭杀姜子牙、黄飞虎的时候提出的。
面对这三个条件,姜子牙一口答应,只是提出略等几天,让自己安排一番。其实,姜子牙趁着这个空挡,跑到崑仑山找元始天尊要了三宝,并且,元始天尊也及时安排了人马迎战四圣。对姜子牙的缓兵之计,王魔、杨森等人浑然未决。张桂芳提醒四圣,姜子牙可能在骗人,王魔竟然还傻乎乎认为不至于。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四圣实在是很傻,很天真。在残酷的战争中,竟然还和敌人谈信义,讲道德。善良到如此地步,也是该死!
四圣中李兴霸是被普贤真人的弟子木咤,以吴钩宝剑斩杀。过于托大是一个原因,过于单纯是另一个原因。
两人见面时,木咤主动询问李兴霸来自何方。按照常理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李兴霸对于眼前突然冒出来的青年道童,一点不知防备,坦然说自己是九龙岛鍊气士李兴霸,助张桂芳失利,坐此暂歇,竟把自己的老底全部曝光。
木咤一听哈哈大笑说:“我临行时,吾师尊说:‘你要遇着李兴霸,捉他去西岐见子牙为贽见。’岂知恰恰遇你。”木咤此话一下子激怒了李兴霸!以木咤神仙级的修为,就算拥有吴钩宝剑,也很难斩杀已经有敌意的李兴霸。可是,阐教方面的情报工作非常出色,对敌方的性情、神通了解得一清二楚,战斗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李兴霸在四圣中虽只算是中平,但面对一个晚辈还是有着基本的骄傲。见吗木咤藐视自己,当然大怒,一时之间只知道发狠斗剑,全不想用出法宝——和一个晚辈斗法还用法宝,赢了也丢脸!可李兴霸没有想到,自己早就被针对。木咤在比武同时,悄悄使出吴钩宝剑——他那法宝和一般法宝不同,根本不需要祭在空中,也不需要用手甩出,只需要摆动肩膀,那宝剑就自行飞去,瞬间斩杀敌人。九龙岛四圣明明有大威力法宝随身,可每次都被人先拿出法宝给灭杀。若是他们抢先出手,结果肯定不同。
为何他们的先手意识如此淡薄?
一来,九龙岛四圣常年居住在外海,远离纷争,过惯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下子根本就不适应残酷冷血的战争。
二来,九龙岛四圣太自信,也太善良,竟然觉得靠和谈就可以解决朝歌与西岐的纷争,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背后其实是阐教与截教的激烈冲突。
反观阐教,先手意识的普及就很到位。许多人都明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开战,那就是你死我活,再谈什幺诺言,谈什幺情义,只是个笑话。
只要最终获胜,得到了话语权,那幺,昔日的无耻就会变成智慧,卑劣也会变成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