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部分航空电子设备的研发、测试及验证都在地面综合实验室。通过模拟仿真形式进行,航空飞行实验室(AFL)概念的提出能让这些研发工作在真实飞行环境下进行,能有效的提高研发效率。像新研製的雷达、光电、武器等系统也必须在飞行状态才能真实地反应各自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修复和改进。对于一些看似不需要进行飞行测试验证的设备(如通信、导航、识别等),在真实飞行环境下更能在各种场景进行全面测试,以挖掘出地面综合实验室不能发现的问题。航空飞行实验室AFL能够作为空中测试床(Airborne test bed)和地面综合实验室,用来为各种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提供验证平台,测试和验证任务系统以及任务软体的性能[f}l。在JSF}g}研製中AFL主要降低战斗机任务系统先进武器系统设计的风险,从而验证所研製战斗机的大杀伤性、高存活性、高支援性和可支付等特性,保证战斗机的顺利研製。
航空飞行实验室是90年代后针对JSF计画提出的用于保障JSF战斗机研製的新概念,也即在航空电子系统步入综合模组化(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阶段后发展的。综合模组化航空电子系统本身也经过探索性的军用航电F-22“宝石台”初步综合架构、民用航电ARINC(Aeronautical Radio Incorporation)651架构、经过DO-297的IMA架构发展到近期的分散式综合模组化(Distributed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DIMA)系统等几个不同类型架构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有多种IMA架构的研究计画及其在飞机上使用。1996年美国在“宝石台”计画基础上针对F-3 5战斗机的任务系统採用了IMA架构,欧洲英法德三国联合ASAAC C Allied Standard Avionics Architecture Council ) 计画成为欧洲“颱风”战斗机研製的IMA现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