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部落格(网路日誌)

(2018-03-13 22:00:22) 百科综合
部落格(blog(网路日誌))

部落格(网路日誌)

blog(网路日誌)一般指本词条

部落格,仅音译,英文名为Blogger,为Web Log的混成词。它的正式名称为网路日记;又音译为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使用特定的软体,在网路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或者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部落格上的文章通常以网页形式出现,并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排列。部落格是继MSN.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路交流方式,现已受到大家的欢迎,是网路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连结为入口的网路日记,它代表着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许多部落格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个人性的日记。一个典型的部落格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部落格或网站的连结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部落格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部落格内容以文字为主,但仍有一些部落格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部落格是社会媒体网路的一部分。比较着名的有新浪等部落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日誌
  • 外文名:Blog,Weblog
  • 流行时间:2000年(庚辰年)
  • 着名部落格:新浪
  • 音译:部落格、部落格、部落阁等
  • 域名选择:.com、.cn、.cx、.cc、.me、.tv

解释

  1. Blogger指写作或是拥有(Blog或Weblog)的人。
  2. Blog或Weblog,指网路日誌,是一种传播个人思想,带有知识集合连结的出版方式。

部落格(动词)

指在部落格(Blog或Weblog)的虚拟空间中发布文章等各种形式的过程。
简言之,Blog就是以网路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鬆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同的部落格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码,所以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兼容。而且,很多部落格都提供丰富多彩的模板或其他个性化方案,这使得不同的部落格各具特色。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路交流方式,至今已十分受大家的欢迎,是网路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连结为入口的网路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部落格(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体,在网路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部落格养站方法

——部落格资源的选择
选择高权重的部落格除了利用工具之外,还可以“问问”搜寻引擎,谘询下大家的看法,然后自己去看看是不是好做,有些部落格确实是不好做的,比如没有独立的页面、不好注册等等。
选择部落格我会特意选择和论坛相关联的部落格,比如我常在新浪论坛上发布帖子,论坛上的这个账号我是没有开通部落格的,而在选择部落格的时候我就可能就会选择新浪部落格。
另外在部落格资源选取上可以通过在搜寻引擎中搜寻blog,来找一些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找的资源权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给大家推荐十个权重比较高的部落格供大家参考:
部落格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网路日记,后来喜欢新名词的人把这个词的发音故意改了一下,读成we blog,由此,blog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中文意思即网誌网路日记,不过,在中国大陆有人往往也将Blog本身和blogger(即部落格作者)均音译为“部落格”。“部落格”有较深的涵义:“博”为“广博”;“客”不单是“blogger”更有“好客”之意。看Blog的人都是“客”。而在台湾,则分别音译成“部落格”(或“部落阁”)及“部落客”,认为Blog本身有社群群组的意含在内,藉由Blog可以将网路上网友集结成一个大部落格,成为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自由媒体。
①BLOG= weBLOG = 部落格 =网路日记=网誌= 网路日记本
②blogger= 写blog的人 =博主

网誌

Weblog就是在网路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我们通常称为“网路日誌”,简称为“网誌”。部落格(BLOGGER)概念解释为网路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路活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路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Blogger即指撰写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时候也被翻译成为“部落格”一词,而撰写Blog这种行为,有时候也被翻译成“部落格”。因而,中文“部落格”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Blog(网誌)和Blogger(撰写网誌的人),也可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誌这种行为,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罢了。
Blog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为动词,表示张贴的意思,作为名字,指张贴的文章)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为Blog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你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网路日记”。作为网路日记是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的,而Blog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网际网路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连结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他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是对网路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百度空间标誌百度空间标誌
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
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的浏览网页的初衷已相去甚远。网路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套用在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中。

历史

历程

在网路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开始真正流行;
部落格标誌部落格标誌
2000年部落格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但都业绩平平;
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让中国民众了解到了部落格,并运用部落格;
2005年,国内各入口网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部落格业务,也加入部落格阵营,开始进入部落格。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网路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它也逐渐被套用在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截至2013年,BSP商家风起云涌,已有数十家大型部落格站点。新浪部落格,网易部落格,搜狐部落格,腾讯部落格,部落格中国等。

编年

1993年6月:最古老的部落格原型—— 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这个页面从93年6月开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连结,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部落格网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连结,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开始出版,最早的连结是关于“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部落格,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个人部落格网站Camworld中写道:“Dave Winer开始了最早的部落格网站,Camworld无需隐瞒地表示,模範和追随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争开始公开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邮件列表中贴出帖子,爆发争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部落格网站都不忍卒读”。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部落格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重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过Winer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 News将网站的口号变为:网际网路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部落格网站,开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攻击,部落格成为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部落格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之父

部落格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部落格历史,却不是一件轻鬆的事情。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比如谁是“部落格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部落格原型
首先,最早的部落格网站:显然最早的部落格是作为网路“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部落格网页。Justin Hall的黑社会连结网页也是最早的部落格网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部落格预言家
其次,最早的部落格命名人:着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部落格:“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为浏览网路,精选内容,并以此为生,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需求”。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 ;开始真正具备了部落格的基本重要特性。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体“Frontier脚本环境”。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 ;“Robot Wisdom Weblog” ;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至今,在部落格领域,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部落格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部落格网站更有意思。目前最流行的辞彙“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这一年,也是部落格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路出版发布免费软体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伺服器空间。有了这些,一个部落格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当时,他们有着一支网路出版软体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 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幺叫部落格: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幺区别。最容易明确的区别方式当然就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因为部落格的内容五花八门。Evan Williams的定义非常简介:“部落格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而后来继续演化,更规範更明晰的形式界定为: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连结”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就不能称为正式的部落格网站。
由于部落格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路套用。部落格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人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式的“部落格之父”,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打得头破血流。

最早

Userland公司CEO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开始真正具备了部落格的基本重要特性。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体“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部落格,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部落格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 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档案”,因此几年前如果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体,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专业

也可以叫有的部落格因其作者及内容专业性,可按照专业划分为专业部落格,如专注于电子商务/网路行销领域的实践与研究,着力于企业网路行销/电子商务套用/网站最佳化与推广/医药电子商务/SAAS/WEB2.0套用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围炉部落格,即是电子商务专业部落格。
最早使用辞彙“weblog”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至今,在部落格领域,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Jorn 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誌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誌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时间

而目前最流行的辞彙“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题为“辞彙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我一直很喜欢辞彙,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我喜欢辞彙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 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辞彙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辞彙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 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部落格世界)等的说法。

分类

按功能分

1.基本部落格
Blog中最简单的形式。单个的作者对于特定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发表简短的评论。这些话题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的所有领域。
2.微型部落格
即微型部落格,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部落格形式,部落格作者不需要撰写很複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140字(这是大部分的微博字数限制,(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以个人和企业来分类又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部落格主人的知名度、部落格文章受欢迎的程度,可以将部落格分为名人部落格、一般部落格、热门部落格等。按照部落格内容的来源、知识着作权还可以将部落格分为原创部落格、非商业用途的转载性质的部落格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部落格。

按用户分

1.个人部落格
1)亲朋之间的部落格(家庭部落格):这种类型部落格的成员主要由亲属或朋友构成,他们是一种生活圈、一个家庭或一群项目小组的成员(如布穀小区网)。
2)协作式的部落格:与小组部落格相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共同讨论使得参与者在某些方法或问题上达成一致,通常把协作式的部落格定义为允许任何人参与、发表言论、讨论问题的部落格日誌。
3)公共社区部落格:公共出版在几年以前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持久有效的商业模型而销声匿迹了。廉价的部落格与这种公共出版系统有着同样的目标,但是使用更方便,所花的代价更小,所以也更容易生存。
2.企业部落格
1)商业、企业、广告型的部落格:对于这种类型部落格的管理类似于通常网站的WEB广告管理。商业部落格分为:CEO部落格、企业部落格、产品部落格、“领袖”部落格等等。以公关和行销传播为核心的部落格套用已经被证明将是商业部落格套用的主流。
2)CEO部落格。“新公关维基百科”到11月初已经统计出了近200位CEO部落格,或者处在公司领导地位者撰写的部落格。美国最多,有近120位;其次是法国,近30位;英德等欧洲国家也都各有先例。中国没有CEO部落格列入其中。这些部落格所涉及的公司虽然以新技术为主,但也不乏传统行业的国际巨头,如波音公司等。
3)企业高管部落格。即以企业的身份而非企业高管或者CEO个人名义进行部落格写到“新公关维基百科”统计到85家严格意义上的企业部落格。不单有惠普、IBM、思科、迪斯尼这样的世界百强企业,也有Stonyfield Farm乳品公司这样的增长强劲的传统产业, ;这家公司建立了4个不同的部落格,都很受欢迎。服务业、非赢利性组织、大学等,如咖啡巨头星巴克、普华永道事务所、Tivo、康奈尔大学等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NOVELL公司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公关部落格,专门用于与媒介的沟通。
4)企业产品部落格。即专门为了某个品牌的产品进行公关宣传或者以为客户服务为目的所推出的“部落格”。据相关统计,目前有30余个国际品牌有自己的部落格。例如在汽车行业,除了的日产汽车Tiida部落格和Cube部落格,我们看到了通用汽车的两个部落格,不久前福特汽车的野马系列也推出了“野马部落格”,马自达在日本也为其Atenza品牌专门推出了部落格。通用汽车还利用自身部落格的宣传攻势协助成功地处理了《洛杉矶时报》公关危机。
5)“领袖”部落格。除了企业自身建立部落格进行公关传播,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部落格群体作为意见领袖的特点,尝试通过部落格进行品牌渗透和再传播。
6)知识库部落格,或者叫K-LOG:基于部落格的知识管理将越来越广泛,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那些原来只是由部分工作人员拥有的、保存在档案档案或者个人电脑中的信息资料。知识库部落格提供给了新闻机构、教育单位、商业企业和个人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

按存在方式分

1、託管部落格: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
2、自建独立网站的Blogger: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自己需要会网页製作,需要懂得网路知识,当然,自己域名的部落格更自由,有最大限度的管理许可权。)
3、附属Blogger:将自己的Blog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部落格网站。
4、独立部落格:独立部落格一般指在採用独立域名和网路主机的部落格,既在空间、域名和内容上相对独立的部落格。独立部落格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网站,而且不属于任何其他网站。相对于BSP下的部落格,独立部落格更自由、灵活,不受限制。

特点

1、操作简单的特点,它是部落格发展的推动力。这是部落格客群多网民的青睐的最大特点。众多部落格託管商在注册会员前都会标着这样的口号:“只要花一分钟,轻鬆拥有部落格”,甚至可以称之为“傻瓜式”注册。我在介绍同学注册部落格中国人时,都会说这样的话:“只要你会上网,会认识汉字就可以部落格了。”操作简单不仅仅体现于申请注册的时候,而且进入管理平台后,提供模板(自主选择)、部落格设定(参数变更)、日誌管理(建立分类)、添加日誌(记录内容)、发表日誌(点击保存)、预览首页(完全搞定)。只要简单走六步,就学会部落格了,开始部落格之旅的第一站。
2、持续更新的特点,它是部落格生命的催化剂。部落格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如果部落格注册申请了,将近半个月内没有更新过了,那样的部落格可以称之为“睡眠部落格”。草根一族上网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所以持续更新应该能够做得到。强调持续更新,就是了培养勤奋能力,考验坚持係数。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超级快速,更新部落格就似生物的新陈代谢,没有了新陈代谢也就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而没有了更新,部落格也同样失去了生命力。如果条件允许,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下去生命力会越来越强。
3、开放互动的特点,它是部落格交流的推广链。网路赋予了部落格的开放性,部落格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空间了。有些草根认为,觉得推广没有必要,写部落格只写自己的事情。其实,如果追求私人空间还不如去申请日记本,这样可以封闭了。如果写博就知道开放的重要性,总会有人不经意间“闯”入宝地,这便有了交流。游客与博主在给我们写评论和签留言,这时对我们部落格与日誌的交流。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回复,并通过连结地址进行回访,达到互动效应,这也是种礼节性的来往。因此,利用开放互动的特点,可以 交流推广,形成固定的博友圈。
4、展示个性的特点,它是部落格精彩的原动力。部落格主体是草根本人,因为每一位草根都可以通过部落格载体,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可以简单地从日誌内容,部落格界面,文章数量,日誌分类,人气指数,体现出博主的个性。同时,部落格也越来越自主化,DIY的模式也越来越强,真正做成自己的想像的模样。博主可以换上心爱的背景图片,可以使用喜欢的字型颜色,可以增添动感的特效代码。所以想要做好部落格,一定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作用

主要用途

1、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
2、知识过滤与积累;
3、深度交流沟通的网路新方式;
4、部落格行销。
但是,要真正了解什幺是部落格,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马上去实践一下,实践出真知;如果你现在对部落格还很陌生,我建议直接去找一个部落格託管网站。先开一个自己的部落格帐号。反正比注册邮件更简单,也不用花费一分钱,觉得没劲也就随手扔掉得了。
部落格,之所以公开在网路上,就是因为他不等同于私人日记,部落格的概念肯定要比日记大很多,它不仅仅要记录关于自己的点点滴滴,还注重它提供的内容能帮助到别人,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
很好的一句话:部落格永远是共享与分享精神的体现。
商业价值
部落格行销存在一些误区,部落格门未必是网路行销的财富之门。不久前看过一个案例,法国某个葡萄酒生产商通过向法国部落格赠酒获得口碑,再通过口碑来扩大销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而这个案例如果放在国内却值得商榷。国内部落格,特别是名人部落格有些是枪手来写的,枪手也许会有想尝尝葡萄酒的冲动,可枪手却不一定会热衷于写酒后感,弄不好葡萄酒厂就肉包子打狗了。如果不想肉包子打狗那幺必须要对部落格公关,中国的部落格多数并不像法国部落格那幺浪漫,货架甚至十分现实,他们的名气是有价格的,其成本是一般小企业接受不了的。目前国区域网路络行销的部落格现象主要集中在通过提升个人知名度来提升企业知名度,如三一重工的向文波部落格。
如果将网路作为行销工具,那幺就要弄清楚网路的种种优势,成本、速度、多样性,图文影声并茂的网路行销工具要比单一的电邮、网站或者网路广告要更有效果。
“花非花,雾非雾,网路行销无重数”。对于企业而言,网路行销并没有任何版本可言,企业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具体甄别,切莫歧路亡羊。
部落格行销
什幺是部落格行销呢?部落格行销的概念可以说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部落格这种网路套用形式开展网路行销。要说明什幺是部落格行销,首先要从什幺是部落格说起。关于部落格概念的介绍已经非常多了,对部落格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简单来说,部落格就是网路日誌(网路日记),英文单词为BLOG(WEBLOG的缩写)[网路行销教学网站对于部落格概念的解释:什幺是部落格,部落格及其发展简史。
部落格这种网路日记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网路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路日记,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人思想、观点、知识等在网际网路上的共享。由此可见,部落格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徵,正是部落格这种性质决定了部落格行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路信息传递形式。因此,开展部落格行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行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与部落格行销相关的概念还有企业部落格、行销部落格等,这些也都是从部落格具体套用的角度来描述的,主要区别那些出于个人兴趣甚至个人隐私为内容的个人部落格。其实无论叫企业部落格也好还是行销部落格也好,一般来说部落格都是个人行为(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个公司集体写作同一部落格主题的可能),只不过在写作内容和出发点方面有所区别:企业部落格或者行销部落格具有明确的企业行销目的,部落格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带有企业行销的色彩。
部落格行销本质
部落格行销本质在于通过原创专业化内容进行知识分享争夺话语权,建立起信任权威形成个人品牌进而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购买 。

其他用途

1、作为网路个人日记的承载平台。
2、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空间,让更多人了解你。
3、网路交友的地方,能认识各行各业的形形色色的人。
4、抒发个人感情的地方,把自己所想写在日誌里,不受局限,言论自由。
5、话语权。着名的中文搜寻引擎最佳化部落格昝辉说话语权是部落格的最重要的作用。一点不假,一个成器的部落格就像一个媒体,一个旗帜。

功能

分类

分类指用户定义类别并给博文归类。这是很自然地整理文章的方法,所以也成为部落格系统的基本功能。

标籤

标籤相当于传统文章的关键字和书本的索引,指明的是文章包含的某一点内容或者特色。分类往往是从某一个角度将所有文章讨论的範围分成几个子集。标籤则只是反映文章的侧面和特色。两者相互补充,就像一本书既有目录也有索引。比如,我们可以把车辆分类为脚踏车、机车和汽车,同时又可以给不同的车贴上进口、永久牌、女式、我骑过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标籤。在一个网站上,如果标籤设定得规整,保持一致的角度,也可以替代分类。用户操作上,类别需要单独先添加再选择,标籤则可以即时输入或选择。网际网路上灵活自由的风格,两者若只选其一,标籤比分类更适合。

定位

1、以行销自己为目的。
这类部落格,博主的目标是通过部落格的写作,给自己带来人气,名气,最终能为自己带来名利。当然,这类人刚开始写部落格的时候并没有目的性,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了部落格有这样行销自己的功能,也就有心为之了。
2、以行销公司文化,品牌,建立沟通平台,更好的为公司管理销售服务为目的。
这类部落格主都是公司的老闆或者高层管理人员,主要看好部落格这种行销手段。这类部落格行销要做好,最关键的不是部落格文章,而是整体的管理策划和引导。
3、以行销产品为目的。这类部落格目的很简单,通过部落格文章的写作,达到销售产品和拿到定单的目的。
这类博主一般都是小型企业的老闆或者销售主管,就是想通过部落格行销为自己公司的电子商务服务。由于这类博主的目的简单明了,部落格文章的写作对他们才是最实用的。因此,在这里我只讨论部落格行销目的第三种情况。也就是掌握部落格行销文章的写作技巧,打动客户,感化客户,提高产品的销量。

推广

部落格平台

部落格的选择有很多,如百度空间、新浪、部落格大巴、搜狐、网易等。但由于百度空间作为百度产品之一,百度赋予权重会更高,很多朋友都会选择百度空间,但由于百度空间并非建立了百度便会收录,当然收录了其排名必然靠前的,但叶剑辉更建议选择新浪部落格,因为其更为火热,并且建一个,百度就收一个,而如网易部落格由于设定nofollow属性,不再传递权重因此不建议选择。

内容更新

选择好部落格并确立标题后,要做的便是对内容进行更新。在建立部落格初期,文章最好不加或少加连结,建议在文章最后注明文章来源并加上关键字连结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确立标题之后,部落格更新的内容应围绕标题进行更新,如此才能更好的对网站关键字排名进行最佳化。

更新频率

对于内容更新的频率笔者建议每天更新1-2篇即可,不需要太多,但必须每天规律的更新,切勿心血来潮就更新多几篇,反之就不更了。
其实只要用心的去养,长期的坚持,部落格推广效果不但会很好的,而且比论坛等外链更为稳定。

注意事项

部落格推广应该注意的事项!“内容为王,外链为皇”在网路行销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真理,不管是做网站还是做部落格都是一样的,做好外链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为常用的是论坛和部落格推广等,我们做seo的都在寻找一个更有效的外链方式,但是现在网路行销最好的方式还是部落格,部落格的外链是最有效的,部落格推广也是效果最好的。
第一、部落格的选择
权重比较高的部落格有新浪、搜狐、网易和百度空间,我平时也比较注重于这几个部落格,而其他诸如和讯、天涯、凤凰等部落格大家若有时间也是可以慢慢养着,虽然他们的人气无法跟前者相比,但还是有人会看,所谓多一点资源则多一点机会,有耐心的人可以试一下。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在选择部落格时还要查询它是否设有nofollow标籤。
第二、内容要“精”,具有可读性
内容为王,不管是网站内容还是养部落格都同样适用。部落格内容的质量是部落格生存的基础。好的部落格不要只是转载,还应该有适量的原创。当然,伪原创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对标题、内文进行充分的加工,确保内容的新鲜,吸引搜寻引擎和网民的关注。内容最好是图文并茂,可以吸引点击。
第三、部落格需要定时更新。
由于做部落格推广的人太多,就算部落格网站本身的权重再高,想让部落格为自己网站带来流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一个部落格要用心维护几个月之后才可能看见效果。
第四、部落格质量更重要。
部落格也是有权重的,权重低的部落格文章也很有可能不被收录,既然都不收录那你发文章上去就是徒劳取不到任何效果。大量建立部落格还有被搜寻引擎认为採取部落格群发作弊一旦认为你是作弊,轻则降权处理,重则直接K站。
第五、部落格与部落格间需互连。
如今众多的部落格都可以开办友情连结,我们在每个部落格上除开可添加自个儿的网站连结外,还可以把每个部落格互衔接接起来。
网路行销讲师石建鹏老师提醒我说过,“网路行销实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部落格推广之路漫长无期,不要操之过急。做好一个部落格也并不是想像的那幺简单或者那幺难”。

经营诀窍

时常更新

时常更新不仅对部落格有利,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做到每天至少更新一次,就没有充分利用部落格的潜力。时常更新不仅是因为读者喜欢新鲜的内容,还因为可以增加搜寻引擎的偏好度。搜寻引擎喜欢新的内容,网站越常更新,搜寻引擎便越常造访,如此可以让你的部落格经常被列入搜寻的结果中。不断更新,一旦让搜寻引擎信赖,便能提高部落格搜寻结果中的排名。
积极回应评论
在每篇文章的下面提供评论框,可以鼓励读者评论的文章。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在自己的评论框回应他们的意见,以进一步讨论,让访问者意识到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
多和其它博主交流
建立利益同盟(community of interest)是企业或个人成功经营部落格的关键。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个同盟中混杂着现有的部落格写手、新资源以及业界有影响力的人士,以及员工、合作伙伴、供货商及顾客等。对个人而言,你的利益同盟是你的朋友和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利益同盟就是感兴趣的同盟加上对方感兴趣的同盟。在你的利益同盟中留言是让这些部落格写手及他们的读者了解他们可能会对你的部落格感兴趣。大家最常发现新部落格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共同的连结,如果可以参与其间便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就能与其他部落格写手及他们的读者建立关係。
开放许可权
多与好友交换友情连结,扩大自己的部落格圈子
与好友交换友情连结,不仅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的访问量,还可以扩大部落格交往圈子,让好友的好友也了解。交换连结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是否可以直接增加访问量这一範畴。
让访问者很容易digg
诸如digg等网站可以让读者给自己喜爱的部落格和文章投票评论。在每篇文章的底部都包含这些网站的连结,使访问者能够轻鬆的将文章提交给这些网站并进行投票评论。一旦你的文章被Digg到这些网站,就有更多的人看到的文章,并可以对你的文章进行投票和评论。可以加入一个网页说明如何订阅,附上很多部落格都使用的橘色XML图示,表示这个网站是可以订阅的。应该让读者有权自行决定是否订阅,儘可能减去障碍,使访客变成读者。

广泛提交

1.向搜寻引擎提交
搜寻引擎像Google等都喜欢部落格,但是,不是所有的搜寻引擎都容易发现的部落格。所以,还要人工呈递来补充。
2.向部落格搜寻引擎提交
另外,随着部落格的兴起,各大搜寻引擎纷纷推出了部落格搜寻功能。如果部落格能被抓取到各大搜寻引擎部落格搜寻的索引库中的话,那将会给部落格带来更多的访问量。
3. 向部落格目录网站提交
生动、创意的标题
标题是成功经营部落格的一大关键。北京货架好的标题可以让搜寻引擎找到并为带进更多的流量。有魅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阅读的内容,换取更多的连结。标题对于搜寻引擎、新闻种子(RSS)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理解的部落格非常重要。在这些情况下,用户通常只看标题,并据此判断是否阅读整篇内容。
加入“部落格圈”
在部落格的BSP服务提供商中一般都会有“部落格圈”,在部落格圈中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部落格圈内容例如“原创文学交流圈”“驴友天下圈”“电影评论圈”“服装潮流圈”“易发电子传真圈”等,多加入与自己部落格定位相同的圈子可以得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关注。
多参加官方活动
官方部落格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节日活动或徵文活动等,多参加官方活动,也可以获取高的流量,增加更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部落格创造了很多销售奇蹟,那幺中小企业应该怎幺做部落格呢?

官方部落格

草根企业不要老是开部落格来发布广告。你可以分享企业的创业历程、文化、理念以及各方面的技巧。

专栏部落格

专栏部落格平台网站,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几乎每一个行业或产业都会有几个专栏部落格平台,聚集了许多的行业专家,在业界内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成为很多商家、经理、销售总监等的营养吸收基地。长期坚持的行业或产业专栏撰写先行者,会很快成为该行业或产业的意见领袖,至少有一定的话语权。话语权已经夺得,宣传推广就更加不在话下了。

第三方部落格

第三方的立场是客观公立又公正的,所以很多网民都以第三方的说法作为论据和观点参考。这样一来,怎幺控制第三方部落格上的言论呢?
我不主张企业内部人士以其他名义虚假开建第三方部落格。可以联繫一些业界朋友或其他非竞争企业开建部落格,部落格大家一起管理,不同领域人士来做第三方评论。比如做化工的可以评论礼品行业的,做礼品的可以评论饮料行业的,企业间可以相互做评论。虽然不会很专业,不过观点绝对是客观的,客观就会获得尊重和关注。

其他相关

部落格与微博的区别
微部落格草根性更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但无论哪种商业模式,应该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特性和基本功能。
1、便捷性:平民和莎士比亚一样
在微部落格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李松博士认为,微型部落格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誌着个人网际网路时代的到来。部落格的出现,已经将网际网路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然而,部落格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部落格作者成为很重的负担。“沉默的大多数”在微部落格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2、背对脸:创新互动方式
与部落格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部落格上是背对脸的 follow(跟随),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幺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 follow ;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上瘾。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部落格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3、原创性:演绎实时现场的魅力
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路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比如,爱上随心微博的李小姐在中央大街咖啡厅看书,忽然看到大街对面是自己认识的一对“地下情侣”。于是她马上用手机拍摄下来,发到自己的微部落格上,在第一时间引起朋友圈子内的一片轰动。她非常为自己超具现场感的狗仔队精神而欢喜,也因此更爱“微博”。
类例于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部落格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部落格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主流开源部落格程式
下面为部落格爱好者常用的部落格程式,各有特色。
PivotX(可支持文本资料库)、PJBLOG、ASBLOG、Z-Blog、ZJ-Blog、WordPress、Bo-Blog、Jblog、oBlog、emlog、L-BLOG、Sablog-XLxBlog、Ghost。
PivotX
pivotx是一个强大、灵活、开源的blogCMS,支持多个Webblogs,多个写作者,内置评论审查功能,垃圾信息防护,易于更换模板,一个灵活的扩展框架,SEO友好,支持MySQL资料库以及文本资料库等。
PivotX 是一种自由的内容管理系统。整体架构源自于Pivot网誌(着名的无资料库、文本资料库开源部落格软体), 系统以 PHP编写,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运作, 其主要特性为管理者接口採用AJAX模式运作, 除可允许多名作者建立多类别、多网誌的动态内容外, 还支持纯文字档Flat File Database(文本资料库)与MySQL资料库的资料储存模式。
範例:国内着名的微博网站随心微博的官方部落格即是採用PivotX服务的网站。
PJ-Blog
PJBlog是由舜子(陈子舜,英文名字PuterJam,PJblog就是以他英文名字缩写命名的,他本人就职于腾讯公司QZONE开发组)所开发的一套开源免费的中文个人部落格系统程式,採用asp+Access的技术,PJBlog同时支持简繁中文,UTF-8编码,相对于其他系统,PJBlog具有相当高的运作效能以及更新率,也支持Blog所使用的新技术。
pj-blogpj-blog
Z-Blog
Z-Blog是一款小巧而强大的基于Asp平台的Blog程式其特性包括:
zblogzblog
支持界面主题及样式更换
採用Web Standards网页设计标準
静态生成日誌,支持自定义目录配置
支持FierFox、Opera、Safari等浏览器
支持Wap、Windows Live Writer等离线写作软体
oBlog
oBlog是一套经过完善设计的多用户部落格建站程式(软体着作权登记号:2005SRBJ1568),是WindowsNT服务环境下多用户部落格程式的最佳解决方案。精心设计的架构与功能机制,适合从个人到企业各方面套用的要求,为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易用而快捷的部落格系统。分免费版和商业版等不同版本。
o-blogo-blog
Bo-Blog
Bo-Blog是一款基于PHP的、以MySQL为资料库支持的免费blog程式。
Bo-Blog的特色有:
基于XHTML+CSS+div ;布局的模板结构;
可自由定製的页面模组、外挂程式与模板;部分基于Ajax的新体验;
bo-blogbo-blog
多语言包化与UTF-8国际编码;
强大的spam信息防御机制;
RSS、XML-RPC、Tags支持;
内置留言本、天气、表情、置顶、验证码、头像等。
WordPress
WordPress是一种使用 PHP ;语言和 MySQL资料库开发的开源、免费的 Blog(部落格,网誌)引擎,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资料库的伺服器上建立自己的 Blog。
wordpress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部落格系统,外挂程式众多,易于扩充功能。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WordPress 已经成为主流的 Blog 搭建平台。
Emlog
emlog 是 "Every Memory Log" 的简称,意即点滴记忆。它是一款基于PHP语言和MySQL资料库的开源、免费、功能强大的个人或多人联合撰写的部落格系统(blog)。致力于提供快速、稳定,且在使用上又极其简单、舒适的部落格服务。用户可以在支持PHP语言和MySQL资料库的伺服器上建立自己的Blog。emlog的功能非常强大,模板、外挂程式众多,易于扩充功能,简洁而不简单。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emlog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大用户的青睐。
标誌标誌
Spacebuilder
Spacebuilder简称SPB诞生于2007年asp .net mvc架构。可使用预置部落格、群组、论坛、微博、分享、相册、档案、活动、投票、资讯等套用模组,可以一站式搭建sns社区网站。另外还有问答、招贴、招聘等扩展套用模组。拥有便于二次开发的平台服务:私信、邀请、许可权、审核、隐私、积分、通知、动态、标籤、分类、附属档案、全文检索。
Ghost
Ghost是一种使用Node.js语言开发的开源、免费的 Blog(部落格,网誌)引擎,其创始人是WordPress UI的前首席设计师。设计目标是创造更简洁的写作和发布平台,并且获得了众多开源爱好者的支持。因为官方只发布了英语发行版,所以在国外的部落格用户较为广范。

titletitle
部落格热
部落格(Blogger)的出现,使我们在网际网路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位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部落格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部落格日誌(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连结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在其形成的部落格媒介下,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部落格传播的出现,标誌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徵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徵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网际网路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部落格传播是网路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其出现改变了网路传播的秩序,重新划分了网路传播的界限。部落格的出现还打破了长久以来传统媒体对媒介所传播内容的控制,使得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1947年率先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受到强烈冲击,以至于更有甚者宣称,“守门人”时代结束。一个理论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实践的结论升华,它反过来必然要指导实践活动。一个理论的结束,对于现实生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部落格技术下发展起来的部落格群体、部落格媒介和部落格传播,是否将重新定义网际网路的界限...
我国部落格编辑的职能研究
部落格是网际网路2.0下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以往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它对话语权的配置和重构,使普通民众拥有了自由发布信息的权利。部落格传播的出现,标誌着在以“信息共享”为特徵的第一代入口网站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徵的第二代门户——部落格託管网站正在蜂拥而起。 部落格编辑,是指从事网际网路部落格託管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部落格编辑由于其编辑对象——部落格的特殊性,也就随之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编辑大不相同的新特点和新职能。部落格编辑对编辑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上的编辑干预度降到了最低,在运用“把关”职能时,也只充当了“信息过滤者”。部落格编辑的工作更多地集中在对部落格用户的人性化管理,对部落格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以及发掘优秀部落格文章和部落格作者,以促使部落格健康发展、努力提升品位上面。随着部落格的不断发展,它其中的负面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如部落格侵权事件不断发生,部落格中色情、暴力内容屡见不鲜,所以,维护部落格健康、有序发展的重担就落在了部落格编辑的肩上。如何巧妙地通过“把关”、整合和去粗取精等编辑手段引导部落格使用者接纳优秀部落格文化、摒弃糟泊,是每个部落格编辑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作中部落格编辑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该如何平衡维护“言论自由权”……
我国部落格的发展现状与危机研究
部落格是以自由、开放和共享为文化特徵,通过图文音象等表现形式,围绕个人网路存在的五大功能,提供存取读写、组织沟通、评价交换等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个人服务模式。它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但确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路套用,一种形式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计算机原始码开放,它像一部傻瓜照相机一样,让所有使用者都成了程式设计师,这就大大消解了网路与人的距离,也消解了人与人的距离。部落格的全民性,让它的传播方式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然而,部落格并不如表面般繁荣,当部落格毫不掩饰地在大众面前喧闹的时候,接踵而来的问题使得部落格乱了方寸。 本文以非独立部落格网站为研究对象,从传者、受者、内容、部落格服务平台以及互动反馈等几个方面对部落格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以下结论:部落格参与者的盲目性导致了部落格行为过程中的迷茫与厌倦;由于进入的零门槛和缺少监管,彻底颠覆网际网路既有模式的部落格,变成了新的信息垃圾场。部落格正遭受低俗肤浅成风、网路侵权等因素的困扰;部落格平台在服务、管理以及价值导向上忽略了用户体验;部落格间的互动也呈现两个极端的尴尬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部落格正处在一个混乱期,隐藏在虚热表面下的是种种的危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