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

(2020-05-29 06:30:19) 百科综合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原中药和生物系)成立于2004年。目前有中药製药技术、中药、中药(养生与保健方向)三个专业(方向),中药製药技术专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示範性专业。设有中药製药教研室、中医药教研室、中药基础教研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
  • 创办时间:2004年
  • 原属:中药和生物系
  • 专业方向:製药、中药、养生、中药鉴定

学院规模

近年来,中药学院本着“立足广东,服务中医药,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生涯潜能发展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思路。八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中医药高技能人才近3000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9%,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在校生有1200人。
中药学院实践教学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有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调剂室、中药前处理实训车间、药物製剂实训车间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内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本系还与广州陈李济药厂、广东大翔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康美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中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康怡科技药业製造厂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资力量

中药学院教师团队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其中,专业教师2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75%,高级职称教师占45%,双师型教师占85%,完全能胜任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教师7人,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成果

近年来,中药学院教学改革、自然科学研究以及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药製药技术专业被评选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示範性专业,《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实用方剂和中成药》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此外,《中药製剂技术》、《中药饮片生产》等6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承担了包括国家级、省级各类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项,横向合作项目6项,教研改革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余部。另外,学院建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支,学生多次在全国医药职业技能竞赛、全省中药传统技能等职业竞赛中获得佳绩。

专业设定

中药製药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中药製药技术(广东高职教育示範性专业)
中药製药技术专业是学院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设定的第一批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院级示範性专业,同年被遴选为广东省示範性建设专业,2010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示範性专业。中药製药技术专业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果显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质量检测、调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製剂生产、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鉴定技术、中药成分提取与分离、中药质量检测与控制、中药製药设备使用与维护、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用方剂与中成药(国家级精品课程)、药事管理实务等。
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中药製剂工(高级)、药物检验工(高级)。
就业方向:中药製剂生产企业、综合性药厂、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医院药房、製剂室等从事中成药的生产、中药饮片的加工、中药调剂、中药的检验及医院製剂等岗位,以及与中药生产相关领域的工作。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20人,骨干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高级工程师)10人,中级职称10人,院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有企业经历的教师12人,双师素质教师18人,其中15人获得中、高级医药职业技能证书考评员资格,9人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近年来,本专业已选送6人次专业教师到德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或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聘请了20名熟练掌握中药製药最新技术的一线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校内外实训资源:本专业已建成了药物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前处理实训车间(按GMP标準)、中药调剂室、药物製剂实训车间(按GMP标準)等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自主开发了《中药製药仿真实训作业系统》(已获计算机软体着作权,登记号为:2009SR047068)进行虚拟实训教学。中药製药技术专业与省内外着名的中药生产企业,如广州中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陈李济製药厂有限公司、澳门康怡科技药业製药厂等15家製药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思路。
教研教改成果:本专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示範性专业。目前已有《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实用方剂和中成药》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製剂技术》、《中药炮製技术》等6门院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药物製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项目2项,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项,院级教研教改项目6项。并获得学院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公开出版教材22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8篇。并组织编写了卫生部全国高职高专中药製药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画和教学大纲。
技能大赛: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药製药技术专业不仅每年举办一次校内压片工、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技能大赛,还积极参加广东省以及国家的各项技能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医药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团体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获得省级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各1次,6名教师7次获得最佳指导老师称号。
科研成果: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8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 彰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
人才培养质量:中药製药技术专业已向广东省甚至全国医药企业输送毕业生1000余名, 100%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就业率高达99.0%,对口率达86.5%。称职率98.9%,优良率为51.2%。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行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本专业逐步成为珠江三角洲中医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中药专业
中药专业是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年开始招生的专业,目前共招收学生970人,已毕业学生296人,其中2011届最终就业率100%。现在校生673人。
1.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中药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中药鉴别、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製剂生产及中药商品经营各环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具有中药行业高等职业技能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毕业后获得中药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2.主要开设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中药栽培技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鉴定技术,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製剂技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成分提取与分离,中药製剂生产,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指导等36门课程。
3.师资与科研
本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近年来该教学团队获得各级奖励20多个。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本专业教学团队的良好素质与水平。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有18人,比例高达90%,具企业经历12人,占60%。具有硕士以及以上学历的15人,占75%。高级职称10人,占50%。这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能够满足本专业建设需要并且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合理,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学队伍。
中药专业教学团队具有很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近年来专任教师主持教研教改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教研课题9项(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研项目5项,院级教研项目7项。出版教材22部,其中主编6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近3年来,专任教师发表论文共92篇,每年人均发表论文2篇。
4.就业前景
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行销企业、中药饮片厂、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品质量检验部门。可从事中药饮片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验收、中药鉴定与质量检测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主要工种有中药商品採购员、中药商品营业员、中药保管养护工、中药检验工、中药炮製与配製工;中药生产企业和医院药房,从事中药生产、製剂配製及中成药质量检测等工作。主要工种:中药製剂工、中药製剂试验工、原料药试验工、中药製剂包装工、中药製剂质量检查工。通过已经毕业学生和单位反馈,我们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广阔。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