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国小算术教学法

(2020-06-15 00:09:25) 百科综合

国小算术教学法

国小算术教学法是分科教学法之一。中等师範学校和高等师範学校有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研究国小算术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奠基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从近到远,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的算术学习顺序,强调通过观察、测量来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发展了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原理,并把算术教材按圆周排列,成为后来整数教材编排系统的雏形。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实验心理学兴起,算术教学法的研究开始与心理学联繫起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练习律”、“效果律”等学习律,一度把算术的学习引向机械的练习。

同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杜威学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虽对克服传统算术教学的缺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妨碍学生掌握系统的算术知识。以后,有些学者开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以理解算术基本原理。在俄国,十月革命前,被誉为俄罗斯算术教学法之父的古里耶夫在他 1861年所着的《实用算术》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并断言:数的科学不应当从定义开始,而应以定义结束。20世纪 40年代末,普乔柯所着《国小算术教学法》一书出版,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国小算术教学法是随着师範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起初只是各科教学法的组成部分,以后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较早出版的有 1926年俞子夷编着的《国小算术教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总结优秀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各种版本的《国小算术教材教法》,供教师教学参考。国小算术教学法的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国小算术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原则、方法、组织、成绩考查等;分论部分系统而有重点地阐述整数、小数、分数、套用题、几何初步知识、量的计量等的教学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