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镇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部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南依嵩山,东接荥阳,北临黄河,是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也是巩义市农业和旅游业最有开发潜力的乡镇之一。总地势南高北低,依次是山地、丘陵、河滩。临滩有一排宛如莲花的山头,即谓有名是莲花山。镇域面积71.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6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黄河滩涂1.5万亩,旱岭地2万亩,属浅山丘陵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河洛镇
- 外文名称:heluo town
- 行政区类别:河南省
- 所属地区:华中
- 下辖地区:七里舖村、双槐树村、滩小关村等29个村委会
- 政府驻地:石关村
- 电话区号:0371
- 邮政区码:450000
- 地理位置:三市交界
- 面积:71.8平方公里
- 人口:2.6万
- 方言:河南话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北魏石窟
- 车牌代码:豫A
历史区划
2006年,辖29个村委会,256个村民小组:七里舖村、双槐树村、滩小关村、仁存沟村、沙鱼沟村、洛口村、金沟村、源村、英峪村、胡坡村、鲁村、寺沟村、黑叶沟村、官殿村、西石沟村、柏沟岭村、荣脑村、神北村、神南村、南河渡村、寺湾村、康沟村、石关村、庙码村、五龙村、古桥村、蔡沟村、水峪村、石板沟村。镇人民政府驻石关村。街道风景

1996年8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沙渔沟乡设立河洛镇。2005年撤销河洛镇、南河渡镇,设立新的河洛镇。原南河渡镇辖12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25人,面积59.71平方千米;原河洛镇辖17个村委会,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185人,面积71.84平方千米。
历史人文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洛河横穿全境,并在此流入黄河,清浊二水激荡交融之处形成太极奇观,流传着“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和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八卦”的美丽传说。
洛黄交汇的“洛汭”地区,是炎黄子孙最早繁衍、生息之地,也是远古帝王修坛沉壁、禅让祭天之所,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所形成的河洛文化被称为华夏文明之源。
近代,从这里走出了一生恪守“戏比天大”信仰、声音传遍大江南北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民国时期分别任安徽、河南省主席的刘镇华、刘茂恩兄弟,着名版画、书法大师陈天然和共和国第一任女总理吴桂贤。
资源优势
自然景色怡人,名胜古蹟众多。东面的大辟山与西面的神都山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数里宽的“天阙之门”。这里南面十里洛水如画,北部一脉大河东流,期间沟壑奇秀,滩陌平阔,自然风光秀美,被郑州市确定为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历史上的巩县八景中,什谷异流、洛口春游、邙岭秋色、石窟晚钟四景都在神都山下。伏羲八卦台、兴洛仓、烟雨台、北魏石窟、兴佛寺、刘振华庄园、香玉故居、香玉坝等文物古蹟、文化遗存灿若星汉。其中尤以始建于公元471年的北魏石窟最为着名,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洞窑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佛3尊、摩崖造像328个、佛像7743尊、碑刻186篇,特别是“帝后礼佛图”、“莲花飞天藻井”等浮雕以其构图完美、雕刻细腻、保存完整的特点成为全国石窟中的绝世珍品。

区位优势明显,城镇功能完善。处于郑州、洛阳、焦作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间,位于中原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地段,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焦巩黄河大桥飞架南北,规划中的巩登高速公路在此与连霍高速公路相接,镇区距新郑国际机场仅一小时车程。经过多年努力,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户户通”比例达到85%,镇区主干道路灯及行道树达到全覆盖,高标準建成农民休闲健身园8个,基本实现了垃圾清、污水清、路障清、路灯明,程控电话、行动电话和数据通信网路功能完备;教育条件不断改善,通过资源整合,建成全市唯一一所镇级能够完成9年义务教育、实行双语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的中心学校,建筑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此外,还拥有11万伏和3.5万伏变电站各一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农业发展
农业独具特色,经济效益凸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利用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按照猪、沼、果一体发展的模式,发展以石榴、桃、杏为主的小杂果基地,建成万亩“河南省无公害水果基地”,并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了“南河渡牌”商标,实现了品牌化经营。通过人工育林的方式,建成包括防风固沙林区、水土保持林区、石榴种植园区、小杂果休闲观光林区、人文景观区、湿地鸟类保护区、娱乐休闲区等7个功能区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的省级森林公园,其中栖息野生动物100多种。此外,还建成了虎啸山高效农业观光示範园区,重点发展了银龙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宏丰果品有限公司、黄河渔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一区、一园、一品牌、三龙头”的农业发展格局。以此为依託,以“吃、住、游”为主导第三产业已初具规模,河洛文化景区已经成为人们访古、探幽、休闲的理想之地。

河洛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围绕“南治山、北治滩”的发展思路,结合自身特点,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黄河滩区新发展速丰产林1500亩,种植优质大豆10000 亩,养殖水面1000 亩,已成为巩义市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南部山区种植核桃树1000余亩,种植大枣和嫁接酸枣30万株,年产大枣15万公斤;有现代化养猪场5个,年出栏生猪11000头,规模养牛场1个,年产肉牛400头。
工业发展
河洛镇工业起步早、发展快,素有“耐材之乡”的美誉。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00多家,初步形成了耐材、净水剂、化工、机械、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其中耐材、净水剂已成为全国、全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产、学、研”基地。辖区内的巩义市生态经济园区是经市政府批准的重点工业园区,水、电、气和道路已经配套到位,已有太龙药业、今麦郎饮品、河南维雪啤酒等一批超亿元重点项目入驻,使该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最佳化。与此同时,河洛镇一直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成立了招商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对外、“一站式”服务、“一个视窗”收费。
在抓好农业经济的同时,河洛镇瞄準“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目标,依靠创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河洛镇已聘请知名专家、顾问12名,建成产学研基地3个;企业发展到231家,行业有机械、化工、耐材等10 多个。
发展思路
“十五”期间,河洛镇金口至荥阳穆沟段县道改造等三项道路工程将建成通车,总投资 25 亿元的豫联工业园区已落户河洛境内,这些都将给河洛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河洛镇将继续按照“巩固农业,提高工业,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思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充分发挥 5000 亩黄河滩地土质肥沃、旱涝保收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精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搞好产学研基地,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壮大经济总量。
三是以“河图洛书”、“兴洛仓”、“伏羲八卦台”等遗址的保护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