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2019-08-05 15:32:10) 百科综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Volunteers' Service Center of Student Community,VSCSC),是隶属于方松街道贸院居民委员会的社区志愿者组织,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自励中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创业中心并称为上外贸“三个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 外文名:Volunteers' Service Center of Student Community
  • 简称:VSCSC
  • 隶属于:方松街道

中心简介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中心本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感悟”的宗旨,通过在松江大学城学生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建立一个“诚信、宽容、自省、和谐”的学习型文化社区,适应新时期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历史沿革

2005年4月15日,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学生居民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按国家法律规定程式和模式建立的、由学生自主选举产生的学生社区自治组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2007年,贸院居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形成,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随之建立,创立了“爱心书架”、“天气预报员”温馨提示、“居民调解员”、“电脑诊所”、“我秀我家”、“我的新室友”等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的志愿者活动。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2008年,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继续致力于社区服务,新增了“HHS——Holiday Home Stay“暖心行动、“情系西部儿童”——爱心超市义卖助学计画、“搭建学生与贸院社区的桥樑”——交流箱项目等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和广泛欢迎。
2009年,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积极服务于2006、2007、2008级八千多名贸院大学生,中心内部形成生活、调解、宣传、技术、社区活动等部门,中心步入正规化、专业化管理轨道。经过革新与合併,十项志愿者活动和便民措施继续开展,服务于民。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服务範围从原来的三期学生公寓拓展到一期学生公寓。同时,志愿者中心积极开展跨社区合作,与周边江城社区等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係。
2010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着重关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心晴聊吧”、“C计画”、“伴伴俱乐部”等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文化活动。
2011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各项活动和服务项目逐渐成熟,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和广大居民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中心积极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欣耕工坊等慈善机构合作,开展了快乐公益校园行,阳光助教等公益活动,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2012年,中心管理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建立健全策划、宣传、招新和绩效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志愿者活动和便民服务项目增加到十三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

工作目标

根据上外贸学科特色与学生特点,结合上外贸目前学生社区基本状况,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本着“校方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原则,通过各类实践平台的构建,建设“诚信、宽容、自省、和谐”的社区文化,通过志愿者服务文化的建设,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感悟”为培养目标,旨在建立一个在新形势下适应改革与发展要求,为学校素质教育起到有力支撑的学生自律自治的学习型文化社区。

管理机制

为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开展新要求的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组织推动、课题带动、人员联运,将制度研究与实践运作相结合,文化氛围营造与网路化管理相配套,开展新型社区的创建工作。
学生工作部门(如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学生社区的主管部门,不介入学生社区的具体管理事务,将服务功能剥离。
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学生辅导员入住学生社区,协助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指导学生干部,处理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作为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在学生社区的派出机构,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负责整合各方资源,在社区内建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起到协调和保障作用。
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学生社区党工委是社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领导机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由校社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工作,党工委委员全部为学生,由校党委任命,并成立相应的党支部和党小组。
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按照校党委关于“将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的工作要求,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在学生社区成立“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志愿者服务中心“。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志愿者服务中心在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和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中心设立以下部门:实践部、志愿者部、生活部、公共关係部、外联部、宣传部、秘书部和新闻部。
学生社区监管组织。成立以学生为主,由物业、学校、家长共同参加的学生社区监管委员会,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同时也对于社区管理和服务进行监督。

组织架构

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统筹协调中心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心设立八个二级部门,分别为实践部、生活部、公共关係部、外联部、宣传部、技术部、秘书部和新闻部,每个部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

志愿者项目一览

迎新志愿者

每年新学年伊始,志愿者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学校迎新工作,为新生提供学习、生活全方位的服务。
每年6月至9月,中心凭藉新生qq群、新生人人小组、志愿者中心微博等平台,以学长学姐为新生谘询志愿者,解答新生对志愿填报、高考应试、学校概况、宿舍概况、衣食住行、大学生活等各方面的疑惑。新生群、新生小组将一直存在,伴随新生四年大学生涯,成为学生交流互助的良好平台。
入学日,中心积极组织志愿者进行新生接引工作,进行新生登记、发放《新生手册》、《生活手册》等学习生活攻略,帮助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HHS暖心行动

HHS(Holiday Home Stay)项目是志愿者服务中心的特色项目之一,成立之初就旨在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深入社区、企业,设计出创新性的、体现大学生特色的活动,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同时,也让参与其中的志愿者走出校园,更多地接触社会、扩充视野。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成长,HHS团队逐渐发展壮大,经过结构最佳化,由外联、志愿者、活动策划、反馈、资料管理等5个小分部组成的HHS项目组已渐渐朝一个完善的组织工作体系发展,分工明确而又团结合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从2010年开始,HHS项目组与松江区社区联繫更加紧密,从原来的江虹、江城社区扩展到江中三大居民小区,给贸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更多志愿服务、回报社会的舞台。三年来,共同举办了各种帮扶、助学、联谊活动四十余次。在这些活动中,志愿者表现优秀、服务细心;服务中心也以专业的活动组织能力、细心的反馈机制(如精心製作的《服务手札》),赢得了志愿者的信赖。目前,HHS品牌在松江区已有一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中心继续致力于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HHS的品牌价值。

"阳光之家"志愿者

从2010年期,贸院居委会志愿者中心与永丰街道合作创办了“同一片蓝天下”爱心牵手智障(即“阳光之家”)活动。创办第一年,志愿者人数总计已达106人,仍有部分志愿者因名额限制作为候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该活动以关心智障人士为主要目的,培养他们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触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每周五,本中心都将派出8人一组的志愿者服务小队前去永丰街道进行志愿,与永丰街道“阳光之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係,为“阳光之家”的残障人士奉献一份爱心。

博爱康健园志愿者

上海市徐汇区博爱儿童康健园,创建于1996年4月1日,是上海最早实行并倡导对脑瘫儿童进行运动康复与教育并举的民办非营利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中心本着“奉献一点爱心,收穫更多快乐”的宗旨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每周六,志愿者们走入康健园的恢复中心,帮助老师对小朋友进行康复训练。每周日,陪伴周末独在康健园的小朋友,讲故事、教授英语、图画,志愿者们还特意编写了系统的课程,让小朋友们可以系统连贯的接受新的知识。努力为更多同学提供一个更专业的志愿者平台,为慈善机构提供更高服务水平的志愿者,积极地拓展更多志愿者服务项目,为校区与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樑。
部门内部建设方面,外联部倡导“充分交流,主动交流”的氛围。在与职能性部门配合中,外联部积极主动,对于涉及社区之外的活动的顺利举办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开展的志愿者服务中心新干事联谊活动,在招新结束的第二周左右通过游戏和节目熟悉中心的环境,建立友谊,沟通感情,充分体会中心的温馨氛围。联谊活动为今后的各部门更好的配合奠定了基础,为中心的团结协作起到了启蒙作用。

爱心超市义卖助学计画

本着建设节约型社区的原则,志愿者服务中心搭建了一个面向外贸学院全体学生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中心向学生居民收集二手书籍、二手生活用品,以低价售予需要的同学,所得资金与未售出物资以助学金和助学物资的形式资助贫困学生。从2007年6月10日起,“爱心超市”已走过了近五年的历程,随着经验的积累,活动日臻完善,形式也不断更新。现在,“爱心超市”已经成为贸院居委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在广大同学中有较大的影响,深受大家的欢迎。

天气预报服务队

为方便贸院学生的日常生活,志愿者中心天气预报服务队应运而生。这一项目覆盖一期和三期百余学生宿舍楼,并贯穿每个学期始终,由志愿者在各寝室楼下的黑板处更新天气预报,从细微处关心居民的生活,将温暖送入居民心中。2012年,天气预报服务队正式上线,将以手机报的形式服务社区居民。

爱心书报架

为让贸院学生获取专业以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筹办了爱心书报架项目。本项目目前于三期学生宿舍开展。社区书报架方便同学了解最新资讯,内容涵盖女生喜爱的时尚娱乐,男生钟情的体育、科技、军事,以及时事要闻、英语报刊等。过期的报刊杂誌将做同一回收出卖,所得款项记入爱心超市的善款中。

“大家一起过周末”

为了提供更多的交友机会,缓解外地学生周末思乡的情绪,生活部在每年“一起度中秋”活动基础上,拓展到周末举办的小型活动。此项目向居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并让外地学生更多的了解松江,了解上海的旅游胜地。为保证生活部节日活动更高质量的开展,此活动由原来的每学期两次改为一次,但选择的路线也相应适当加长,为同学们选择更受欢迎且有趣的旅游景点。

心晴聊吧

社区心理辅导站自2007年5月21日挂牌成立之后,在社区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充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的空白。去年,“心晴聊吧”项目组加强与学校心理谘询中心的联繫,组织了素质拓展活动等,丰富了工作内容。
“心晴聊吧”项目组的活动主要有:心理电影、心理测试、心理讲座等。
去年,项目组播放电影《盗梦空间》、《蝴蝶效应》与奥斯卡大片《黑天鹅》,参与人数空前。观看电影后,学员对电影进行分析、并进行多种互动,效果颇为显着。

“C”计画

“C”=Communication,整个项目旨在丰富在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广阔的交友平台。该项目组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保证所有活动参与者健康地,积极地,愉快地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上学期圣诞节,中心和上海大学在人民广场开展小规模的联谊活动,为举办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本学期在植树节,在中山公园开展了和同济大学的联谊活动,规模盛大,反响良好。
项目组希望使大学生在轻鬆、愉快、健康的环境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有更广阔的交友平台。

电脑诊所

“电脑诊所”是技术部推出的免费帮助大学生处理电脑及相关产品故障的便民服务活动。电脑诊所共有电脑医师11名,本年度内帮助同学们免费解决了300多次各类电脑问题,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同时,继云间、松江大学城论坛后,电脑诊所在人人网上也有了自己的主页@电脑屋,用于网上预约,同时发布实用电脑知识、最新技术新闻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