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美世界航空(英语: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自1930年代至1991年倒闭前,一直是美国的主要航空公司。最初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慢慢发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为航空业带来很多革新,包括大量使用喷射客机,巨无霸客机和电脑化订位系统,更成为20世纪的文化象徵。
1991年,泛美航空倒闭后,曾有两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义运作。第二家泛美航空于1996年至1998年间营运,集中经营来往美国与加勒比海的廉价长程航线。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为基地,但于2004年结业。(其姊妹公司波士顿-缅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义运作。)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为其IATA代码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为IATA代码和PAA作为ICAO代码。但三家泛美航空均无任何关联。
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洲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几位有权势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持,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后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的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
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
1950年,泛美航空公司更名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1950年代,泛美航空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创立了洲际酒店和购入商务飞机,参与南大西洋飞弹追蹤系统和在内华达州运作核能发动机实验室。
激烈的竞争
虽然,泛美航空公司致力提高其国际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优势正逐年减少。美国海外航空公司(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垄断局面,随后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竞争,如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Braniff国际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美国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Orient)分别加入竞逐欧洲、南美洲和东亚的市场。面对竞争,泛美航空开始进行革新,包括购入DC-8和波音707喷气式客机,1958年投入运营。越南战争期间,泛美航空公司接载美军人员到香港、东京和其它亚洲城市休假。
1970年代初,泛美航空公司航线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在高峰时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分航线都由纽约来往欧洲和南美洲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当时在广告中推广的品牌口号“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航空更知名。
由一架登记编号N533PA,名为自由钟声飞剪号(Clipper Liberty Bell)的波音747SP-21执行,自由钟声飞剪号以46小时50秒打破了由飞虎航空(Flying Tiger Line)一架波音707创下的商用飞机环球飞行记录。这航班于1976年5月1日自纽约甘迺迪国际机场起飞,停经新德里和东京羽田机场,最后于5月3日回到甘迺迪国际机场。虽然在羽田机场遇到工潮令航班延误了2小时,但完成时间仍然比旧记录快16小时24分钟。
泛美50号航班
为了纪念50周年,泛美航空又执行了另一班破记录的航班,由旧金山出发,停经伦敦、开普敦和奥克兰后返回旧金山,航程间飞越了北极和南极。使用名为新地平线飞剪号(Clipper New Horizons)的747SP-21飞航,这架747SP-21正是1976年的自由钟声飞剪号,令该机成为唯一一架曾沿赤道(以自由钟声飞剪号的名义)及南北极(以新地平线飞剪号的名义)作环球飞行的飞机。泛美50号航班用了54小时7分钟12秒,刷新了6项由国际航空联合会认证的世界记录。而新地平线飞剪号的机长也于当年驾驶自由钟声飞剪号。
1964年至1968年间,行骗高手小弗兰克·威廉·阿巴戈内尔(Frank Abagnale)曾多次冒充泛美的飞行员坐在驾驶舱内的折合椅(Jumpseat)前往多个地方,还入住泛美提供的酒店、用伪造支票付款和兑现伪造的泛美支薪支票。他在着作《Catch Me if You Can》---《有种来抓我:最非凡骗子的真实传奇故事 中叙述了这些事件,于2002年被拍成电影《我知道你是谁》(又名《逍遥法外》,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1986年9月5日 - 泛美航空73号班机(由“海之女皇飞剪号(Clipper Empress of the Seas,一架747)”执飞)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国际机场被劫机,43人死亡,120人受伤。这次事件后来被改编为电影《Neerja》(劫机惊魂),以在劫机事件中牺牲的尼尔嘉·巴诺特(Neerja Bhanot)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