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老性痴呆症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种,老年性痴呆症一般分为“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氏痴呆”两种。“阿尔茨海默氏痴呆”又称为早老性痴呆症。
基本介绍
- 别称:早老性痴呆
- 中医病名:脑血管性痴呆
- 英文别名:阿尔茨海默氏痴呆
- 多发群体:老年人
基本概述
随着人口结构的高龄化,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增多,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病理
通常,早老性痴呆症是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病症,很少有家族性的患病情况发生。它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脑中合成澱粉状蛋白前身物质,再由蛋白质酶将其分解成水溶性的澱粉状蛋白,该蛋白又经反应联结成澱粉状蛋白纤维,它会沉积在神经与神经细胞的神经键的狭小间隙中,引起神经与神经细胞的异常,使人患上早老性痴呆症。
早老性痴呆症患者与正常健康老人相比,脑内的乙醯胆硷浓度及菸硷性的乙醯胆硷受体的数量都有减少。生物体记忆体在的神经细胞若缺乏,就难以完成传输信息的任务。信息传送到神经细胞的末梢后,称为神经传输物质的化学物质就被释放出来。这种神经传送物质与受体结合后,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而乙醯胆硷是极为重要的神经传输物质之一。
用大脑部分损伤的大白鼠进行菸硷对空间识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脑部分损伤的大白鼠由于给饲菸硷,学习能力显着提高,能达到与正常白鼠相似的水平,而且一次服用可维持15天有效。所以给菸硷受体刺激,对治疗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感知障碍是有效的。
有研究人员用统计分析法,得出统计结论:吸菸和早老性痴呆病之间有显着的逆相关关係,吸菸数量越多,吸菸历史越长的人,其发病危险性越低。若将吸菸史和家族有无痴呆病史联繫起来分析,在家族内有痴呆病史的,其逆相关性较强,即发病危险性变得最低;在家族内无痴呆病史的调查组内,也同样反映出吸菸程度愈高,发病的危险愈低的倾向。
荷兰一研究小组,将200名早老性痴呆病患者与和他们年龄、性别相同的200名无病者为对照作为被检者,来研究痴呆症的发病年龄以及早老性痴呆病相对的发病危险性。
其结果归纳如下
一是吸菸者家族内患早老性痴呆症的较少;二是吸菸数量愈多的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危险性愈低;三是吸菸者患病的年龄平均要推迟17年;四是吸菸与早老性痴呆症有逆相关关係。也就是说吸菸或菸草中的菸硷对此病有抑制作用。
他们首先给发病初期阶段的早老性痴呆病患者服用菸硷,做了是否可改善其反应能力的实验,结果对早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反应能力有改善作用,反应时间方面也有明显改善。这种结果表明,菸硷及其相关的物质,将来作为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等老年性痴呆的候选药物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