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是扬·马特尔。
它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描述一名印度男孩与成年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历时两百二十七天的生存历险故事。本书一个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寓言,一部引人入胜的超小说。机智使它更有活力,恐怖为它增添了趣味,它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天才的作品。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创作年代:现代
- 文学体裁:小说
- 作者:扬·马特尔
内容简介
该书描述了16岁的印度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共同在太平洋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经历。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在书中不但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
作品目录
书评 | 第一部 多伦多与本地治里 |
虚虚实实,亦真变假――代译序 | 第二部 太平洋 |
作者序 | 第三部 墨西哥托马坦镇贝尼托华雷斯医院 |
创作背景
2002年美国公共电视台採访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时,马特尔透露了该小说的创作灵感。他说自己寻找的是一种看似渺小但又能直接影响我生命的故事。他内心孤独,需要人生方向。这本小说就是他生命的方向和目的。
马特尔也指出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篇关于巴西作家Moacyr Scliar1981年小说《麦克斯和猫》的评论。小说是关于一位犹太裔德国难民乘坐救生船横穿大西洋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与一头美洲虎共享同一条船。Moacyr Scliar说马特尔没向我打招呼便使用了我的故事,他曾经考虑过追究此事,但与马特尔交涉之后又放弃了。
作品评价
此书是“对上帝之存在的优雅证明,完美展示了故事的力量”。
——美国总统欧巴马
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作家 周国平
PI不读“屁”,读“派”,就是圆周率π,一个最真实最神秘的数字。
——书评人 小宝
我愿意把它看做一本人和世界(宇宙)的关係的小说。如果真的2012是末日,这本书可以留给任何倖存下来的人,它有太多的含义。
——雕塑家 向京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理察·帕克。它会在危难的时候,咆哮出柙,眈眈向人,却又与人相依为命。
——网友
化不可能为可能。它把文学的想像力推到了另一个新的前沿,既奇幻、怪诞,但又天真、写实,饶富深意。少年的奇幻旅程,最后变成了令人讚叹的阅读之旅!
──评论家 南方朔
这本小说充满了让人大快朵颐的诱惑力,因为它实在太好看了。好看到不忍心複述它的情节……惊险、悬念、流畅以及信仰,这是任何时代的读者都不会拒绝的美好大餐,何况今天?
——书评人 戴新伟
许多年来最奇特然而也是最容易读的一部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了一起。
——《经济学人》
作品影响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珍藏版)》获得诸多奖项,备受推崇,被誉为当代经典。全球热销七百万册,获得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被评为亚马逊网站200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2004年又获德国图书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等7项年度好书推荐!在台湾出版后获杨照、九把刀、南方朔等各界名人推荐。2005年译林社推出该书后,受到诸多名人如周国平、叶兆言、李敬泽等人推荐。
2012年11月下旬,国际导演李安执导的同名3D电影即将全球上映。早前在电影节放映后获得压倒性好评,被誉为“下一个《阿凡达》”。影评人称其有“《铁达尼号》的视觉特效、《阿凡达》的3D技术革命”。藉由电影的影响力,有望吸引更多的观众在走出影院后捧起原着小说,感受影像背后的文字之美。
作者简介
扬·马特尔(Yann Martel),加拿大作家,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父母是加拿大人。他在哥斯大黎加、法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地生活并长大。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他做过洗碗工、植树工和保全。之后他开始写作。当他不住在别处的时候,就住在蒙特娄。
扬·马特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