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玉田县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20-04-14 16:29:16) 百科综合

玉田县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5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和实干兴县为动力,以实施“食药安全诚信河北”三年行动计画为抓手,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县为载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持续保持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为建设经济强县、中等城市、美丽玉田提供有力保障。

内容简介

2015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和实干兴县为动力,以实施“食药安全诚信河北”三年行动计画为抓手,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县为载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持续保持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为建设经济强县、中等城市、美丽玉田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安排


一、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监管体系
(一)加快推进县级监管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监管体制改革,确保职能、机构、队伍、装备、经费等保障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不削弱、有加强。统筹调配监管资源,科学制定风险清单,按照风险类别和管理难度,合理划分县级食品监管部门事权,加快构建起适合新体制要求、责任主体明确、职责分明的监管责任体系。加强农产品、林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监管力量。
(二)充实基层监管力量。紧密结合县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坚持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充实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强化基层管理责任,确保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到位,确保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聘用到位,真正发挥其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能。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精减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做好2015年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下放和衔接落实工作,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审批层级的事项,能够下放的一律下放;对有明确审批层级规定,依法可以委託下级审批的,一律委託下级实施;做好下放事项的衔接工作,加强对取消、下放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督指导,防止监管缺位。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监管、政府服务作用,最佳化行政审批程式,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开闢“绿色通道”,提供政策支持。
(四)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统筹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划,研究提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措施,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实行严格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种植养殖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行标準化生产,推广安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誌认证及常态化质量抽检监管工作。研究制定加强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工作意见,推进农产品产地準出和市场準入有效衔接。强化屠宰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整治违规屠宰畜禽行为,督导屠宰企业落实索证索票、待宰畜禽静养、“瘦肉精”自检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严惩屠宰和出售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往畜禽及其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
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规範各类食品相关许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準入管理,开展食品流通许可清查工作,对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经备案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实施市场準入。进一步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基本管理制度。强化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普查统计工作,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或其他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探索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质量安全授权人、安全师配备制度,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试点。
继续开展食品集中生产区整治提升和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工作。强化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在餐饮服务单位继续推进“明厨亮灶”工作,实施食品经营主体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探索网上销售服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小摊贩和小餐饮等业态监管模式,推行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风险自查报告制度。
(六)抓好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农兽药及农兽药使用、“瘦肉精”、非法添加、畜禽屠宰、小餐饮和餐饮摊贩食品安全、学校託管机构“小饭桌”、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注重解决“两超一非”、食品塑化剂、食品标籤标识等带有行业“潜规则”的突出问题,坚决防範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继续加强乳製品、肉及肉製品、白酒、饮料、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
(七)严惩重处违法犯罪。坚持重典治乱,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人民民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强化行刑衔接,建立健全案情会商研判、信息交流共享、联合执法办案、线索移送移交、案件成果联合发布等机制,始终保持对食品违法犯罪的高压围剿态势,严厉打击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食品安全犯罪,曝光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
(八)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树立问题导向,转变监管方式,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把事后查处、被动救火式的监管,转变为主动排查、预防为主的监管;把重视终端产品的监管,转变为关口前移、向生产经营全过程覆盖的全链条监管。加强各部门、各环节风险会商、风险交流,建立健全问题发现、问题线索综合分析、违法惩处等机制,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风险隐患。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及其相关产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食品监督抽验和风险监测计画,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检验监测结果的分析研判。定期发布抽验质量、案件查处和食品安全形势公告等信息,及时进行消费风险预警。
三、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各项制度
(九)严格规範执法。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複议法》,妥善处理行政複议与行政应诉案件。建立健全“三个公开”、“三个清单”制度,进一步规範执法程式和具体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製度,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公开。修订完善行政裁量权基準制度,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準,依法实施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开展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工作,切实纠正裁量不当、案件处理畸轻畸重、同案异罚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完善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使用全环节的监管制度体系。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商店、小超市、小餐饮等食品“五小”行业,以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付费及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企业资质管理等制度,加大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力度。加强调查研究、评估论证,配合市、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活动。
(十一)提高法律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素养,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执法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队伍的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民众队伍素质。组织第三方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则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及风险评估预判,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从源头上防範法律风险。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障能力
(十二)推进监管手段信息化。充分利用“智慧型食药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质量追溯平台,提高监管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推进食品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年底前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鲜农产品、保健食品等电子可追溯。宣传推广“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手机软体,扩大使用範围。
(十三)完善检验和标準体系。统筹整合县级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资源,筹建县级区域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具备常见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现场定性速测能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适当补助检验检测费用。
(十四)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建立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制度。做好突发事件防範应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突发事件调查处置。强化培训演练,切实提高指挥协调、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提高舆情信息监测分析水平。建立健全重大舆情信息应对处置机制和规程。
五、推动社会共治,形成监管合力
(十五)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食品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制度,大力推动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激励诚信和惩戒失信的长效机制。启动第三批食品安全诚信示範单位评选工作,进一步扩大示範引导效应。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推广和套用,逐步拓展诚信体系覆盖範围,重点向肉製品、饮料、调味品、罐头、发酵製品、植物油及油脂製品、白酒等行业推广。积极开展守法经营的宣传教育,加大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治理力度,提高行业诚信道德水平。
(十六)发挥企业自律互律作用。通过严格监管执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授权、产品质量追溯、企业风险信息交流等制度,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提供企业维护质量安全的自觉性。探索成立玉田县食品行业协会,鼓励制定全行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準则、约束自律机制,充分发挥其沟通企业和政府,对本行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规範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不合格产品曝光力度,倒逼企业自律。
(十七)发挥社会群防群控作用。继续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发动民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坚持24小时全天候受理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投诉举报,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案件,一律顶格处罚,并按高限兑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
成立玉田县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科普宣传、风险应对中的作用,强化行业指导、自律,提高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民众性自治队伍,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方针政策,收集上报食品安全信息,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创新信息公开方式,做好信息发布、解读回应、政务公开,引导民众积极参与,以公开促安全。
(十八)发挥部门协调联动作用。探索部门间有效的合作形式,实现部门间职能良性互动、政策紧密衔接、管理相互支撑,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盲点。继续健全完善县级政府食安委及其办公室,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完善部门间、区域间协调联动机制。
(十九)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等有效载体,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让人民民众提高自我防範能力,让生产经营者增强自律意识、诚信理念和法制观念。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重大方针、举措和重要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加强与媒体沟通,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六、开展示範创建,探索典型引路
(二十)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按照唐山市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安排部署,县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实行“一名领导挂帅、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笔专项经费”的工作推动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十一)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全面落实省、市“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画,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努力使全县食品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行业道德诚信环境明显改善,食品产业结构明显最佳化,食品保障水平和人民民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十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控制和社会管理功能,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为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积累经验。採取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方式分两阶段推进,在2015年5月底前,在最易发生整体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各类学校(幼稚园)食堂、医疗卫生机构食堂进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力争在2015年12月前,在全县规模以上、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餐饮服务单位和机关食堂进行全面试点,并逐步扩大覆盖範围。
七、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责任措施
(二十三)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长效机制,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强化重点管理岗位和审评审批、监管执法、审核认证等权利运行关键部位的监督和制约。巩固党的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党风廉政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坚决整治庸、懒、散、奢问题,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行为。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投入保障。
(二十五)落实任务分工。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认真抓好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
(二十六)强化督查考评。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制度,将食品安全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範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开展督促检查,根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十七)严格责任追究。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